眾所周知,在中國的乳品行業,一些乳品企業采用輕資產的模式,將上游奶源建設或者生產加工環節分離出去,將重心放在市場營銷和渠道建設上,這種模式雖然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投入成本,獲得了階段性的高速增長,但也為一系列的質量安全問題埋下隱患。在管理專家袁岳看來,輕資產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但由于用錯了行業,或者忽略了管理控制,就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發生。
不是誰都可以輕資產
對于企業而言,是否選擇輕資產模式,與企業初創階段,創始人掌控的資源和戰略選擇有很大關系。
在體育用品行業,有兩類商業模式,即輕資產模式和垂直整合模式,前者的典型代表企業就是 李寧 和耐克,而后者的典型代表則是安踏等一批晉江的制鞋企業。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CEO張慶覺得從中立的角度看,無論是輕資產還是垂直整合,就商業模式本身而言,沒有好壞和對錯,對于企業而言,選擇哪種模式,與企業初創階段,創始人掌控的資源和戰略選擇有很大關系。
當年李寧進入體育用品行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李寧”這個名字,李寧當時也受到健 力寶 的指引,把經營的重心放在品牌和營銷上,而基本沒有涉足上游的加工制造環節;而安踏的起步則是根植于晉江,是從制造業的鏈條最低端進入的,從代工到模仿到做自有品牌,帶有典型的草根色彩。
1999年, 蒙牛乳業 初創的時候僅有1000萬元的初始資金,這對于一個乳品企業而言簡直是捉襟見肘,但是蒙牛將這筆錢一分為三,一部分用來租賃、托管一批效益不佳的中小型乳品企業,很少的投入就獲得了這些企業的加工設備;三分之一用來做廣告打品牌;最后一部分則是維持日常經營。由于資金的匱乏,蒙牛乳業買不起加工設備,更沒有能力建設奶源基地,迫不得已以輕資產模式,進入了乳品行業,反而創造了蒙牛神話。
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沒有受到影響的三元牛奶,在奶源控制方面投入很多資金,其90%以上的原奶都來自集團位于北京的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而在紐交所上市的飛鶴乳業,更是將主要的資金都投入到奶源基地的建設上,在齊齊哈爾建立了4大牧場和飼養基地,每一個養殖基地投資動輒數億元。正是由于在奶源建設上加大投入,有效地保證了奶源的安全,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來自黑龍江的多家乳品企業都沒有上“黑名單”。
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肖明超則認為,很多行業的后起之秀,為了迅速發展,往往采用輕資產模式。但由于這些企業品牌沉淀不夠,資源整合能力薄弱,系統化管理能力不足,反而讓企業欲速不達。從近來頻頻出事的很多輕資產模式的企業來看,輕資產的弊端在現實中還是會難以避免。
輕資產之痛制定嚴格合理的管理標準,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按照標準嚴格執行就不會出現問題。
一向穩健的李寧集團,最近因為裁員事件被多方關注。經歷了品牌重塑陣痛之后的李寧集團,無論營收還是利潤都被安踏集團甩在身后,而2011年又遭遇純利可能下跌50%的尷尬局面。
作為輕資產公司,李寧和耐克相比,單品的加價率更低,產品的溢價能力低,于是給供貨商的利潤空間就小,這就要求本土企業在成本控制上要做得更好。然而,李寧在生產制造環節沒有優勢,無法控制因為原材料漲價,提前備貨等環節的成本控制;相比之下,晉江的安踏由于掌控制造環節,不但在這一環節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還比李寧這樣的輕公司多了一個利潤來源。
例如,一雙鞋的制造成本是40元,出廠價大約為60元,到經銷商那里加價到100元,再到零售為150元,安踏無論在出廠價、經銷商、零售等多個環節都可以產生利潤;此外,對于棉花、石油原料的采購,作為生產企業,如果提前下單,就可以提早備貨,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購成本,像李寧這樣的企業就很難讓制造商提前備貨,出廠價就高于安踏。這些因素都是多年來安踏的利潤率一直高于李寧的原因。
比成本控制更讓輕資產企業痛苦的則是質量和安全控制。當年紅極一時的輕資產公司PPG,砸下數億元推廣品牌廣告,但由于疏于管理,對制造環節的質量控制沒有做到位,產品出現了很多質量問題,投訴不斷,終于讓這個迅速崛起的輕資產公司又迅速地倒閉;早期得益于輕資產模式的乳業企業,由于無法自己掌控奶源,導致大量加水、加三聚氰胺的牛奶進入到加工制造環節,為忽視前期質量安全的投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袁岳認為,輕公司之痛本質不在輕資產,而在于管理標準缺失,制定嚴格合理的管理標準,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按照標準嚴格執行就不會出現問題。乳業行業之所以頻出質量問題,在于這個行業整體性的不重視質量標準,例如新出臺的乳業新國標的很多指標竟然比老國標還低,很多乳業大企業不是想著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標準,而是大家聯合起來,努力降低行業的質量標準,這樣的行業能不出問題嗎?
加強供應鏈管理如何提升供應鏈的管理水平,在戰術上可以借鑒日本和美國的模式。
輕資產企業往往把自己不擅長或者投入成本高的環節外包出去,比如生產制造或者渠道開拓,這樣企業可以以較低的成本專注于核心的業務環節,例如產品開發設計、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袁岳認為,輕公司的模式勢必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對于外包環節的監督和控制,比企業內部的管理更難。
例如,當年PPG出事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產品質量難以保證、退貨率高,而這些問題主要出現在生產制造環節,由于PPG過度倚重打廣告做品牌,卻疏忽了制造環節的質量控制,最終滿盤皆輸。凡客誠品吸取了PPG的教訓,采取多個措施提高供應鏈管理。這些措施包括:采用自建和第三方相結合的物流方式,建600人的呼叫中心;在面料采購、服裝生產、庫房等各個環節都設置專門巡檢員;另外配有數百人的物流,8.5萬平方米面積的倉儲,以及龐大的售后服務,保證及時退換貨。
實施輕資產戰略的 光明乳業 控股了江西英雄乳業后,由于管理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強,沒有及時進行相應的品牌推廣和塑造,更換光明品牌后在區域市場不被消費者認同,造成連年虧損,還被查出三聚氰胺,不得已在2009年以1元的價格出售江西英雄乳業51%的股份。
輕資產公司由于無法有效地掌控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和過程,就必須建立清晰和明確的指標體系,對指標進行嚴格的控制,不符合指標的產品堅決不能進入市場。肖明超覺得,國內的輕資產企業在供應鏈上與合作伙伴出現的各種問題,更多地體現為企業過于貪婪,不愿意讓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賺錢,將對方的利潤壓到最低,對方賺不到錢,在產品質量上自然難以保障,像國內的國美、格蘭仕、 比亞迪 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如何提升供應鏈的管理水平,在戰術上可以借鑒日本和美國的模式。日本的企業采用供應商入股的辦法,往往在供應鏈的某個環節讓供應商入股,成為唯一的供應商,例如豐田的零部件供應商直接把零配件送到豐田的裝配車間,不需要驗貨,流程很簡單,合作成本降低。因為這些供應商都是豐田的股份公司,由豐田管理,管理是統一透明的。美國公司的做法則是采用戰略合作的方式,某個供應鏈環節,尋找兩三家企業合作,扶植這些供應商,讓這些供應商保持競爭關系,最終進行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