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燭光,柔和的音樂,客人們或輕松交談,或安靜地挑選食物。這是2010年3月28日晚8點半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大堂吧的場景。免費的雞尾酒、用小燈籠營造的溫馨氛圍,浪漫環境使長達1小時的熄燈時間變得不再漫長,而更像是幾個好友在夜色下的一場約會。
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因此而獲得了2010年WWF舉辦的“地球一小時”活動的最佳創意獎。作為喜達屋酒店集團下屬的最重要的高端商務酒店之一,威斯汀的綠色事業遠遠不止這一個小時的功夫。無論是商業理念、工程細節還是服務標準,到處都體現出綠色精神,他們甚至把環保、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工程上升到教育客人,與之共享成果的戰略高度。
精細的節約工程
“我們酒店屬于喜達屋酒店管理集團,集團歷來都對旗下酒店的環保水平要求嚴格。地球公民部門專門為所有酒店的環境可持續發展建立了一套涵蓋節水、節電、空氣質量監控及改進,采購鏈管理等方面的評估系統,集團還率先定下了2020年之前減排30%的目標。”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總經理 Charlie Dang告訴記者。
2008年,剛剛開張1年的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在內部成立了以總經理Charlie和工程總監Tay為主導的綠色行動委員會,集中了5個行政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共同制定酒店的環保戰略。
為了了解日常工作當中有哪些是可以做到可持續發展的,工程部做了一系列調查統計和數據分析,不僅有傳統的水電統計,連客人的毛巾用量,詳細的垃圾分類信息都有,詳細的數字使威斯汀的節能環保有的放矢。
以前威斯汀酒店的照明系統是3個回路,晚上從不熄燈或者把燈關得很暗,現在的設計是每日
晚上12點之后一個回路的燈保證基本照明,其余的回路全部關閉。而用來照明的燈具也從原來50瓦的射燈更換成3.5瓦的LED燈,僅此一項便節約了8%的用電量。
在節約用水方面,威斯汀酒店采用中水系統,用能夠回收的廢水澆花和沖馬桶,通過水的循環,提高利用率。甚至在馬桶上,威斯汀都進行了改進。威斯汀的馬桶按鍵是雙鍵式的,客人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半桶或者是整桶沖水,避免了沖水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常規的環保做法還包括,客人只有確實需要更換床單,把卡片放到床上時,工作人員才會進行更換,這就減少了洗床單環節中大量的水電浪費。
這些節能措施從長遠看為威斯汀自身的運營節省了成本,而威斯汀的綠色客房計劃則是將綠色觀念與客人互動的一種新嘗試。
五星級的綠色房間
傳統意義上的商務酒店,一般來說都讓人覺得沉悶、嚴肅。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的宗旨卻是讓人活力煥發。因為處在金融街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威斯汀的客人大多數都是到附近銀行和金融機構進行商務洽談的人士,怎樣給這些工作高度緊張的職業人士提供一個放松、享受的氛圍,是威斯汀非常看重的事情。
但是,高端并不意味著鋪張浪費,傳統五星級的奢華在威斯汀更多體現在它對綠色精神的追求上。“正因為我們服務的都是摩根斯坦利、IBM這樣的頂級公司,客人本身對供應商就對環保和低碳有要求。”Charlie說,“我們讓客人有參與感,體驗輕松樂趣,也會讓他們對我們更加認同。”
為鼓勵顧客參與廢物回收,每一個到金融街威斯汀的客人,只要將自己搜集的10個化妝品空瓶子交給酒店,就可以換取200元的天夢水療的SPA抵用券。這些廢舊瓶子將由酒店統一進行回收,送去指定的玻璃廠和造紙廠進行循環再利用。
金融街威斯汀還正在規劃一個嶄新的“綠色房間”計劃。現在,他們正在改造2-4間客房作為試點。按照規劃,客人在入住酒店的時候可以選擇入住綠色房間, 作為回報,他們將有機會獲得喜達屋俱樂部的額外積分或者免費的餐飲獎勵。
在綠色房間中,淋浴的水量受節水器的控制,顧客可以隨時監測自己的水量消耗,電器均以節能為第一訴求。不僅如此,浴室的洗浴用品都采用可降解材料包裝,甚至可能不再有一次性的消耗品。
“如果經過試點,這種房間受到歡迎,我們將大量改造客房,甚至改造所有客房,用以推廣綠色環保理念。”Charlie說,“如果客人參與到節能中去,他們就會體會到實踐綠色理念的成就感與樂趣。”
綠色紅利
按照常理,五星級商務酒店的運轉本身就耗資巨大,在綠色房間和環保改進上的投入更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對于威斯汀來說,許多有形和無形的綠色紅利完全值得自己為此付出。
“從節水、節電方面來看,我們已經為自己節約了很多成本,雖然前期需要投入,但一年半的時間就能收回成本。” 負責整個喜達屋中國區的工程總監Tay說。
另一方面,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客戶對綠色酒店的理念越來越認同,綠色酒店的特質甚至會成為未來贏得客戶青睞的殺手锏。
“曾經有一個包下500間客房的大會議團和我們酒店簽入住協議。他們首先要求的,就是我們要做到對會議過程中的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采用節能環保材料等等。而這樣的客戶要求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國際潮流。”Tay介紹道。
從這一點來看,將一群思想最活躍的商務人士作為自己客戶群的金融街威斯汀,現在所做的工作既能為酒店節省運營成本,也將為未來贏得低碳競爭的制高點。(《商業價值》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