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化團隊力量
-訪瑞爾齒科上海種植醫生陸學偉

從1991年在牙科診療領域工作至今,陸學偉已經是瑞爾齒科上海區種植方面的資深醫生,同時身兼瑞爾集團上海區醫務總監的職務。盡管陸醫生注重自身的努力并懷有高超的醫術,但他更相信制度和團隊的力量。
和忙碌得如同流水線一樣的公立醫院不同,瑞爾齒科更像是一個專業的私密會所。陸學偉認為瑞爾最大的特點就是嚴謹,這里把全科和專科醫生匯聚一堂,將醫生們各異的知識結構納入到一個治療方案中,使得方案更加完善。口腔疾病的治療并不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么簡單,僅僅專科就可以劃分為口腔內科、外科、正畸和種植等多個類別,遇到稍微復雜一些的病例,全科醫生往往并不能掌控全局,這就需要專科醫生的介入。
“我們的特點是以患者為中心,把所有資源整合起來,為每個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陸學偉介紹,他對瑞爾齒科內部完善的糾錯機制頗為自豪,他自己也是糾錯機制中的一名監控員。
齒科內部有診所主任牽頭的討論會,復雜病例經過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共同討論,討論的方案必須經由三個以上醫生的認證才能通過。“這樣不僅能保證治療方案全面完善,還能使經驗不足的新醫生短期內迅速提升臨床經驗。”
面對可能出現的人為失誤,瑞爾齒科有著完善的糾錯體系。“我們擁有醫務管理和醫務檢查兩個獨立的團隊,后者負責對前者的治療行為進行質量把關和監控,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
管理機制和監管機制雙向結合,醫生每個月都要將工作進行匯報,根管治療的X光檢測定期匯總到檢查團隊,如果匯總的數據沒有達到規定的要求,臨床責任醫生就要進行專業再強化。
更為重要的是,監管機制同時也使患者的治療更加完善。陸學偉談到一件事,一個博士畢業不久的年輕醫生負責一個修復病例,由于是一個簡單案例,方案很快被制定,但剛一啟動,醫療團隊成員就在病例討論中發現了該方案的不足,這個病人存在咬合垂直距離降低的情況,需要進行牙頜學重建,醫生迅速糾正了治療方案,這個病例最終由專科醫生首先對病人咬合高度進行重建,考慮到病人有夜磨牙的習慣,又補做了夜磨牙墊。
醫療服務不是一個微笑一個關懷就夠了,與病人建立信任是更重要的是職業素質。責任心和技術是兩個概念,提升醫患信任前提是要在加強技術的基礎上強調責任心,不做違背醫學原則的過度治療。陸醫生分析過他所有患者的年齡分布,大多在40到60歲之間,這是一個成熟的群體,多是一些事業成功人士。“高度自信,同時又要謙虛。”陸醫生并不以“價格高昂”這樣單一的維度來衡量高端治療的含義,他更關注的是如何將瑞爾齒科打造得“質價相配”。
獲得患者的信任并不是易事,陸學偉有位病人是一個著名的旅法鋼琴家,這位女士在解放前就去了法國,有著老派的儒雅之風,只會說上海話,對新上海的醫療診所并不熟悉,她在上海的表演在即,突然遭遇牙冠脫落,情急之下司機把她帶到了瑞爾。長期在法國生活的她最初并不信任國內的醫療診所,最初幾次她進門就查看診所的消毒隔離,“很好的裝修并不能完全提高診所的檔次,病人最終看重的還是診所的軟性指標。”陸醫生說。考慮到美觀,醫生們為她做了臨時修復體,為了口腔的長期健康,又為她量身制訂了牙頜墊治療,同時將她口中的病灶牙全部治療,這一治療歷時半年,全程有根管、修復和種植三科的專科醫生三管齊下,做了包括種植和修復體等多項治療,最終鋼琴家滿意極了,連聲感嘆,“沒想到中國醫生比法國醫生還要棒。”回憶起鋼琴家的評價,陸醫生深感收獲的也不僅僅是治療成功的成就感。
陸學偉認為自己的病人群是很聰明的那一類人,他們閱歷豐富,通過一次治療,他們就能感知到醫生的治療計劃是出于經濟考慮還是完全以治療牙齒為目的。建立完善的信任關系,陸醫生的經驗是盡可能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他的生活背景、生活經歷、口腔衛生習慣幾乎都可能影響他的口腔問題。在治療前,陸學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傾聽。一旦信任建立,這個人群也就是最容易合作的人群,往往非常能接納醫生給出的治療建議。陸醫生把病人看作是他治療團隊中的一員,關注病人的生活圈子,聊他們生活中意義重大的事件,他笑言他的病人善于融入團隊,給治療方案的完善和病情的長遠規劃夯實了基礎。
陸學偉醫生有豐富的專業背景,他不僅擔任瑞爾齒科多個管理職務,而且還擔任Osstem AIC以及Nobel Biocare的講師,專業的技術、良好的溝通相得益彰,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