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管理理論是和諧理論在管理學領域的發展和應用。和諧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如何在各個子系統中形成一種和諧狀態,從而達到整體和諧的目的。和諧管理的要旨是組織為了達到其目標,在變動的環境中,圍繞和諧主題的分辨,以優化和不確定性消減為手段提供問題解決方案的實踐活動。其中和諧主題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中,在人與物要素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核心組織問題。”
國內權威的和諧管理研究專家譚小芳老師認為,企業和諧管理的價值并不是針對抽象的企業.也不僅僅是針對企業所有者,而直接指向企業的相關人群。隨著人類社會經濟關系的不斷發展進步,企業的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發展的趨向表明,企業不再是為股東創造最大利潤的工具,而是各種相關群體在一種契約體系中完成社會分工和合作,為相關群體提供最大福利的組織。
這一思想在美國許多州的立法變革中得到了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是社會為了達到某種目的,通過一系列的契約而組成的組織。因此,它就帶上了一種社會性的色彩,使得組織行為與環境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譚小芳老師表示,從更廣泛的社會學領域來說,和諧就分為六個層次:構成的和諧;組織的和諧;內部環境和諧;外部和諧;總體和諧;超驗和諧。
和諧管理就是對稱的管理,對稱的管理就是有機的管理。只有系統把握社會、企業、個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要素及其相互對稱關系,才能使企業有序運作,生產有序發展。管理即謀人。謀人,可以抓住管理的根本。和諧管理,就是使被管理者的人和事對稱,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和諧管理,就是管理者的和諧心態。管理人生活在緊張的競爭氛圍中,生活在不良的環境里,應首先學會自我超越,保持和諧的心態,使自己輕松愉快地管理。和諧管理,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和諧關系。和諧管理,就是品人、識人、找人、選人、育人、用人、管人、容人、留人的層層遞進、有序運作、隨機應變、一環扣一環,使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得心應手、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功。
和諧管理,是經濟過程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對稱,是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結構的合理有序,是老板之間、股東之間、出資者和管理人員之間、老板和員工之間、領導和群眾之間、上級和下級之間、合作伙伴之間、團隊成員之間、企業和顧客之間的雙贏合作,是上游產品和下游產品之間、生產鏈的上一個環節和下一個環節之間的最佳組合。只有經濟過程、企業內外各種關系協調有序、和諧運作,才能發揮經濟主體的最佳功能。譚小芳老師認為,和諧管理的內容如下:
一、企業與環境和諧
所謂企業與環境和諧,就是企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也不能以犧牲有限的資源為代價,更不能以職工的健康為代價。
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那些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和極端齷濁的工作環境,在資本主義發展早期并不鮮見。遺憾的是就在當今社會也時見報端。目前節能降耗和環境污染問題已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不管在什么地方,再走“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式經營”老路是不行的。再走“用職工的健康和生命換取社會財富”的老路也是不行的。
二、企業與社會和諧
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企業活動于社會之上,因此企業與社會和諧十分重要。與社會和諧,第一表現在與鄰里的關系上,第二表現在社會責任上。與鄰里的關系就是要同鄰里搞好關系,不能以鄰度壑,更不能與鄰為仇。特別是有的企業,在征地期間就沒處理好與群眾的關系,不是付價太低,就是遲遲不兌現。再一個就是污染了環境,影響了周圍群眾的正常收益和生活。表現在社會責任上,就是企業要為社會多作貢獻,遵紀守法以樹立企業形象。有的人提出“前半輩子掙錢,后半輩子捐錢”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截然分開,要隨時保持這種和諧。
三、企業與市場和諧
這表現在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營銷服務、售后服務等幾個方面。產品是是不是適銷對路,花色品種和質量是否能滿足顧客的要求?至于見利忘義搞假冒偽劣,甚至添加有毒有害物質以獲取暫時性的效益和搞陰謀詭計以損人利己,并不可取。)“瘦肉精”“毒豆芽”“染色饅頭”“塑化劑”“地溝油”,2011年這些名詞讓百姓感到焦慮,這是一種短視行為,更不符合和諧管理的要義。食品企業如何誠信經營,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成為這一年和未來誠信建設關注的焦點。食品企業誠信建設在制度建設中步步前進,但是仍舊有諸多重點、難點亟待突破。
四、企業與政府和諧
政府是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管理者,在經濟發展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任何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叱咤風云,不同政府搞好關系是不行的。美國微軟被分割、俄羅斯石油大王被逮捕就是這個問題沒有處理好。中國是一個官本位制盛行的國家,同政府的關系確實是一個比較微妙的問題,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搞不好容易同貪官形成利益集團,雖然可以得到一些額外的好處,但貪官倒臺有可能為其陪葬。最近一些跨國公司行賄被曝光,就是如此。貪官倒臺是罪有應得,而企業為其殉葬則形象受損,得不償失。而離得太遠又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面有許多事也不好辦。在與政府的關系上,遵紀守法仍是第一要務。
五、企業同職工的和諧
企業雖有老板和職工之分、管理人員同一般職工之別,但企業仍然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只有利益兼顧的企業才可能和諧。常言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企業的第一要務。企業要創造利潤,老板要賺錢,但絕不能以損害職工的利益為代價。因此,那種為了減少成本而刻意創造惡劣的工作環境,為了剩余價值最大化而任意增加職工勞動時間,為了減少職工所得而采取的高處罰,以及為了緩解經營壓力而任意裁員都是不可取的。至于強迫職工勞動的集中營似管理,更是犯罪,為社會所不容。日本媒體認為“績效主義把工薪族逼上絕路”,值得警惕。
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國家的領袖們創造性的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實在是高瞻遠矚的英明之舉。和諧無論是對于一個人,對于一個組織,還是對于一個社會的確太重要了。一個人如果身心不和諧,那就會非常的痛苦,不可能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個社會如果不和諧,那社會不可能穩定,更談不上持續發展。和諧氛圍是由一點一滴的和諧行為積累起來的,一個社會的大和諧是由一個個小細胞的和諧構成的。因此,譚小芳老師強調:和諧企業的創建,對于創建和諧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企業與社會和諧
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企業活動于社會之上,因此企業與社會和諧十分重要。與社會和諧,第一表現在與鄰里的關系上,第二表現在社會責任上。與鄰里的關系就是要同鄰里搞好關系,不能以鄰度壑,更不能與鄰為仇。特別是有的企業,在征地期間就沒處理好與群眾的關系,不是付價太低,就是遲遲不兌現。再一個就是污染了環境,影響了周圍群眾的正常收益和生活。表現在社會責任上,就是企業要為社會多作貢獻,遵紀守法以樹立企業形象。有的人提出“前半輩子掙錢,后半輩子捐錢”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截然分開,要隨時保持這種和諧。
三、企業與市場和諧
這表現在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營銷服務、售后服務等幾個方面。產品是是不是適銷對路,花色品種和質量是否能滿足顧客的要求?至于見利忘義搞假冒偽劣,甚至添加有毒有害物質以獲取暫時性的效益和搞陰謀詭計以損人利己,并不可取。)“瘦肉精”“毒豆芽”“染色饅頭”“塑化劑”“地溝油”,2011年這些名詞讓百姓感到焦慮,這是一種短視行為,更不符合和諧管理的要義。食品企業如何誠信經營,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成為這一年和未來誠信建設關注的焦點。食品企業誠信建設在制度建設中步步前進,但是仍舊有諸多重點、難點亟待突破。
四、企業與政府和諧
政府是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管理者,在經濟發展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任何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叱咤風云,不同政府搞好關系是不行的。美國微軟被分割、俄羅斯石油大王被逮捕就是這個問題沒有處理好。中國是一個官本位制盛行的國家,同政府的關系確實是一個比較微妙的問題,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太近搞不好容易同貪官形成利益集團,雖然可以得到一些額外的好處,但貪官倒臺有可能為其陪葬。最近一些跨國公司行賄被曝光,就是如此。貪官倒臺是罪有應得,而企業為其殉葬則形象受損,得不償失。而離得太遠又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持,下面有許多事也不好辦。在與政府的關系上,遵紀守法仍是第一要務。
五、企業同職工的和諧
企業雖有老板和職工之分、管理人員同一般職工之別,但企業仍然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只有利益兼顧的企業才可能和諧。常言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企業的第一要務。企業要創造利潤,老板要賺錢,但絕不能以損害職工的利益為代價。因此,那種為了減少成本而刻意創造惡劣的工作環境,為了剩余價值最大化而任意增加職工勞動時間,為了減少職工所得而采取的高處罰,以及為了緩解經營壓力而任意裁員都是不可取的。至于強迫職工勞動的集中營似管理,更是犯罪,為社會所不容。日本媒體認為“績效主義把工薪族逼上絕路”,值得警惕。
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國家的領袖們創造性的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實在是高瞻遠矚的英明之舉。和諧無論是對于一個人,對于一個組織,還是對于一個社會的確太重要了。一個人如果身心不和諧,那就會非常的痛苦,不可能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個社會如果不和諧,那社會不可能穩定,更談不上持續發展。和諧氛圍是由一點一滴的和諧行為積累起來的,一個社會的大和諧是由一個個小細胞的和諧構成的。因此,譚小芳老師強調:和諧企業的創建,對于創建和諧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和諧是為了發展。企業的發展需要和諧,企業只有和諧,企業的資源才能獲得最有效的利用,人的積極性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企業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節奏。因此,和諧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推進企業的發展,并且是持續、健康的發展。如果企業的和諧不能服務于企業的發展,這樣的和諧是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健康的和諧。
其次,和諧不是一團和氣。企業的和諧主要體現在企業與社會的和諧,企業與合作伙伴的和諧和企業內部關系的和諧。而企業內部關系的和諧對和諧企業的創建更為重要。因為一個企業如果內部關系都實現不了和諧,那其它方面的和諧都無從談起。和諧的企業內部關系不等同于大家一團和氣,而是大家各盡其責,密切協作,一起積極、主動解決問題,不回避問題和矛盾。
最后,我們要以合作促和諧。善于與別人進行合作,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每個普通員工,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合作可以實現企業資源最大化、最優化,也是創建和諧企業的重要途徑。沒有合作,就沒有和諧——合作產生凝聚力,合作也是競爭力。
其次,和諧不是一團和氣。企業的和諧主要體現在企業與社會的和諧,企業與合作伙伴的和諧和企業內部關系的和諧。而企業內部關系的和諧對和諧企業的創建更為重要。因為一個企業如果內部關系都實現不了和諧,那其它方面的和諧都無從談起。和諧的企業內部關系不等同于大家一團和氣,而是大家各盡其責,密切協作,一起積極、主動解決問題,不回避問題和矛盾。
最后,我們要以合作促和諧。善于與別人進行合作,無論是對于企業,還是每個普通員工,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合作可以實現企業資源最大化、最優化,也是創建和諧企業的重要途徑。沒有合作,就沒有和諧——合作產生凝聚力,合作也是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