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業者,我特別喜歡8個字:贏在細節,輸在格局。”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曾在柳傳志身邊工作過6年,深受這位中國企業家教父的影響,做事穩重、老成,勤思考、善總結。
他認為創業企業保證不輸的前提是要在一個正確的格局里。然后在正確的格局里要把握細節,才能贏。“如果在一個錯的格局里,怎么努力都不能贏。”
中國移動互聯網處于高位
所謂格局,就是要找到中國優勢的產業方向,要順水行舟。具體到IT領域,俞永福認為每十年都會有一次重要的產業變遷:20世紀80年代,是以蘋果、IBM的硬件產商的崛起;20世紀90年代則幾乎是微軟獨領風騷,這代表了軟件產業的時代;21世紀之后是互聯網十年,雅虎、谷歌等企業在這一階段引領產業,中國也出現了騰訊、百度這樣的巨頭。那么,2010年到2020 年,一定是移動互聯網產業的舞臺。“如果你今天還不會用手機上網,你就OUT了。”俞永福表示。
在2011年年底說移動互聯網是大勢所趨,恐怕不會再有一個人反對。但UC的創業是在7年前,那時候肯投身到移動互聯網的似乎只有瘋子或是傻子。“只有比別人走得早,才有機會把握住格局。”俞永福認為能夠看到格局的人,未必都有勇氣邁出那一步。所以勇氣、冒險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他們團隊7年前的冒險之舉,UC就不會擁有全球超過3億的用戶,不會排在全球手機瀏覽器的第一位,更不會在中國市場相比競爭對手處于絕對的領先優勢。
在當下,移動互聯網已經被公認為趨勢的時候,頗有格局感的俞永福認為:“在軟件、硬件、互聯網時代,中國都是復制美國成功的企業,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已經處于產業的高點。無論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還是創業者在互聯網時代鍛煉出來的能力,使得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先發優勢。”今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移動互聯網毫無爭議的市場中心,世界上超過一半的手機終端由中國制造;全球前十大運營商中國有兩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手機上網用戶數全球第一,全世界一共才8億多手機網民,中國就占3.5億。
而他認為在移動互聯網生態當中,無論是手機終端、運營商、軟件、應用內容等各個環節,中國都有機會出現世界級的大企業。“越是競爭充分、市場化程度高的環節,越容易成就中國的世界級公司。”這也是俞永福的夢想。
互聯網企業請出海
原本倡導開放精神的互聯網,卻難以創造出真正的全球化互聯網公司。雅虎、eBay、亞馬遜、谷歌在中國難以成功,中國的騰訊、百度也是難以跨出國門。或許,這個困境能夠從移動互聯網時代打破。
11月9日,UC公司的印度辦公室剛剛落成。幾位UC公司的員工包括俞永福本人,在印度參加辦公室的開業慶典期間,因為吃不慣,全都病倒了。在他們看來,那還是一個很落后的市場,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市場,已經擁有超過4000萬移動互聯網用戶,讓他們看到了國際化的希望。
兩年前,UC公司準備做國際化市場,首先俞永福先組建了一支有經驗的團隊。他告訴記者,這些人多數來自華為、中興的國際團隊,有很豐富的國際化運營經驗。
隨后,俞永福帶領團隊做了非常詳細的市場考查:一、用戶是誰?二、終端產品是什么?三、運營商是否控制終端?四、用戶的使用習慣。五、在那個市場有沒有成功的國外公司?關于每一條,整個團隊都做了仔細的考查與分析,最后得出三個結論:一是走華為路線,先打發展中市場,后做發達市場;二是要縱向國際化,而不是平衡國際化,深入、本地化地一個一個攻破重點市場,而不是同時推進;三是分空軍、陸軍兩個階段作戰,即首先通過互聯網試探市場,如果得到一定數量用戶的認可,再在該地區建立正式的辦事處。
印度的辦事處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成立的:首先將目標放在跟中國市場相似、但又落后于中國市場的印度。在印度,諾基亞是第一大手機品牌,運營商不能控制終端,手機通過零售渠道銷售。這些都與中國市場特性相似。于是UC通過互聯網將產品“空投”到印度,并通過與當地企業的合作來推廣產品。很快UC瀏覽器在印度的用戶數量就過了千萬。在空軍作戰階段取得勝利之后,UC開始推進在印度的“陸軍”作戰,招兵買馬,建分公司,大力推進全產業鏈的合作。目前,UC在印度已經擁有了包括Google、Nokia、Getjar、ebuddy和nimbuzz在內的超過500家終端、內容、運營商等合作伙伴,為20%的本地用戶提供端到端的移動互聯網服務。
在印度辦公室落成的那天,俞永福是第一次來到印度。但因為空軍已經打下基礎,他對印度的市場很有信心:希望能在2015年之前,使UC瀏覽器在印度的用戶達到一億。另據了解,目前UC還在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市場開始布局。
“我們在國際化方面比騰訊、百度、新浪走得快,是所有中國互聯網企業里走得最快的。”從創業至今,有兩件令俞永福最高興的事:一是市場份額第一;二是打破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無法走出國門的困局。
俞永福
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