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煤礦是河南煤化集團永煤公司本部第四對生產礦井,投產以來,以“內部市場化管理”為主線,以先進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標準化建設為手段,加強成本全員管理,提高了成本管控水平,實現了經濟效益的提高和礦井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
1.主要做法
1.1劃分責任主體,明確管控方向
加強成本管控,必須要明確成本管控的各級責任主體,崗位職責、職權范圍,做到事事有人管、物物有人問、責任有人擔。新橋煤礦建立了內部市場結算的區隊科室、班組、個人三級內部結算主體,其中:礦對各區隊、科室以及各區隊、科室之間的交易形成一級市場,各區隊科室為一級結算主體;各區隊、科室與各班組以及各班組之間的交易形成二級市場,各班組為二級結算主體;各班組與員工個人之間的交易形成三級市場,員工個人為三級結算主體。主體體系按照“生產—生產輔助—生產服務—生活服務”四種職能,進行流程再造和職能重組,在礦內部營造出一條完整的價值鏈,使全礦13個基層區隊和15個業務科室均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按業務的上下游和平行合作關系,一方面把自己的工作結果作為“產品”向下游“推銷”確認,另一方面一方面通過收購其他單位加工的初級“產品”,滿足業務開展的需要。
1.2建立兩個體系,夯實管控基礎
1.2.1建立標準體系,明確質量標準
建立標準體系就是把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各個要素、各項工作要達到的要求以文字、數據、表格或電子文本的形式固定下來,使全礦對進行內部交易“產品”“服務”質量判定有據可依。
標準化管理是規范化的主要內容,是內部市場化最基礎的管理工作。在建礦之初,新橋煤礦就提出了“工序流程化、管理程序化、操作標準化、行為規范化”的要求,將流程化、標準化與市場化工作相結合,作為礦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開展了以明確科室和崗位職責范圍、管理和操作流程、崗位入職要求、崗位工作標準和崗位工藝流程為內容的標準化管理工作,統一規范管理人員的思想和行動,優化溝通渠道,加速企業發展。
通過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體系,明確了規定各部門、各崗位、各類人員的工作任務、工作程序、工作要求以及應負的責任和權限,實現了人、財、物等要素的系統、科學管理,使各市場主體在內部交易過程中對產品、服務質量的判定、驗收有據可依;對內部市場各類價格的制定、修訂有可靠的人力資源、物耗定額作保障;對內部市場交易糾紛的仲裁有規范、程序可依;最大限度降低了物耗、能耗,提高了全員勞動生產率;各崗位人員在協作和配合中真正懂得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種程度,確保了生產過程中技術上的相互銜接,管理上的有序高效,信息傳遞的準確高速。
1.2.2建立價格體系,明確交易成本
成本管理,價為準繩。內部價格體系是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的重要基礎保證和重要依據,只有科學準確的價格,才能充分體現企業的管理和激勵導向,才能充分調動內部市場主體圍繞大局和中心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
以三級市場為載體,形成“橫到邊、縱到底”覆蓋全廠的內部價格體系。以勞動及各類消耗定額為基礎,以成本項目為對象,在充分考慮市場主體可控性的前提下,對工資、材料、電費及其它各類費用等項目及各類工作量進行測算,形成了內部各項產品、勞務的綜合價格,制定了管理三級市場體系的內部市場價格體系,編制的《新橋煤礦內部市場分項定額(價格)》,涵蓋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運輸定額、電力消耗定額、設備租賃價格五個部分,使鏈式結算、直接結算、單項工程結算、服務結算都有價格依據。把礦與區隊之間、區隊之間、班組之間、崗位之間的協作關系和管理關系,轉變為等價交換的市場關系。
1.3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即時準確結算
企業管理離不開充分的信息支持和輔助,成本管理的市場化,精細化,也必須滿足礦內各個單位對信息加工不同深度的要求,這就決定了原先孤立分散的數據不可能通過大量的接口簡單地連接起來,而必須通過重新進行統一規劃和構思,建立一個集成信息系統模型,才有可能實現信息系統信息共享和實時傳遞。企業信息化已成為帶動全礦各項工作創新和升級的突破口。
結合內部市場化管理的要求和自身實際,2007年底,新橋煤礦率先開發啟用了內部市場化信息管理系統。經過升級,該系統目前已經由原來的四大模塊增加到七大模塊。其中與成本管理相關度較大有:物資管理模塊、設備管理模塊、內部市場核算模塊。通過市場化子系統,達到了成本核算、控制的層層分解與協同管理,促進了內部市場的健康有效運行,確保各項經營指標的完成。
2.取得的效果
2.1基礎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通過建立標準化的制度體系、全方位的定額體系、網絡化的市場結算體系,實現了管理流程優化,管理職責明晰,規范了企業管理行為,減少了工作中的推諉扯皮現象,提高了執行力 ,提升了企業基礎管理水平 。
2.2員工市場意識不斷增強
依據“收入-支出=工資”簡單明了的分配方式 ,使員工從過去的“干著算”轉變為現在的“算著干”。
2.3管理創新亮點不斷涌現
創新啟用了井口物資超市,簡化了領料程序,拉近了物資供應與生產的距離,提高了工作效率。把倉儲管理由供應倉庫延伸到區隊二級庫。設備實行日租賃管理,提高了設備使用率。促進礦井發展安全高效。新橋礦通過深入實施內部市場化管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實現了礦井的跨越式發展,超額完成了公司各項指標,2010年1-11月份完成煤炭產量236萬噸,超計劃25萬噸,較上年同期180萬噸增產5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11億元,超計劃3.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收4.59億元,原煤制造成本151.28元/噸,較計劃下降10.96元/噸,較上年同期下降25.76/噸,實現利潤 8.33億元。
3.幾點體會
3.1以人為本是核心
市場化精益管理是體現人本管理的科學管理體系,是企業凝心聚力,提升管理者素質,謀求長遠發展的新舉措。
3.2領導重視是關鍵
市場化管理是單位“一把手”工程,離不開各級領導的理解、重視和配合、支持。
3.3解放思想是先導
成本管理必須市場化是一個新生事物,思想固化是推行市場化的最大阻礙。推行市場化管理,就必須解放思想,破除“不愿干、不想干”的惰性思想。
3.4夯實基礎是前提
建立完善的制度化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標準化管理體系,實現管理規范化;制定完善的勞動、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物資儲備、電力、租賃費、加工修理、礦車裝車、礦車運輸等價格體系;增添核子秤、電度表、水表等必要的計量器具,采用統一的、標準的計量單位;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對各類生產經營信息定期進行收集、整理與分析。
3.5正確方法是保證
分層次、分專業對礦領導、科隊長、專(兼)職市場管理員、核算員、材料員等進行學習 ;要在基礎工作較好的單位進行試點,逐步進行推廣;推行市場化管理要有詳細的實施計劃和措施,要貼近實際、簡單實用;要分階段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和實施措施,對實施效果進行分階段總結、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