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控制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控制度的設計是否合理,內控執行是否到位都和內控環境密不可分。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這一過程貫穿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各個單元;力求實現一個或多個不同類型但相互交叉的目標;這一過程為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內部控制是由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為實現以下控制目標的過程:主要包括經營管理合乎法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目前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失效,很大程度是由于內控環境的缺陷引起。通常表現在管理層內控意識淡薄,內控制度流于形式等方面,從而造成內控名存實亡。因此,研究內部控制環境可以使企業從根本上發現內控失效的原因及內控制度的缺失,進一步提高內控實施的可能性,使內控得以真正發揮作用,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內控管理主要的內容有哪些呢?
1、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兩者即有很多重合部分和交叉性并且相互依賴。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要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為基礎保障,同樣,內部控制的建立的健全和實施效果也將有利于公司治理結構目標的實現。
2、董事會與審計委員會
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從促進公司成長和維護全體股東利益出發,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推動公司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有效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董事會的獨立性、董事的知識與經驗、專業委員會的設置及權力配置、董事會議事規則、董事會及下屬委員會掌握重大信息、敏感信息的充分性與及時性、董事會及下屬委員會對重大問題所采取的行動等。從而充分調動公司各職能部門、經營核算單位加強內部控制的積極性,通過認真梳理業務流程、強調內部控制對公司規范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公司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3、人力資源政策
企業內部控制中人力資源政策的實施,能夠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促進企業實現目標、減少各類風險產生、打造高效員工隊伍。企業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企業高度重視人力資源政策、以人為本實施人力資源政策、成本效益原則實施人力資源政策、政府促進企業實施人力資源政策。
員工的聘用、學習
、辭退與辭職;員工的薪酬、考核、晉升與獎懲;關鍵崗位員工的強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崗位輪換制度;掌握國家秘密或重要商業秘密的員工離崗的限制性規定;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的其他政策。
4、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
企業的的內部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盡管沒有統一模式,但所采用的組織結構應當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并保證信息通暢流動;(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5、管理哲學與經營理念
管理者要樹立良好的管理哲學和經營理念,管理人員的操守、管理哲學與管理風格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影響深遠,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和貫徹,管理人員的管理哲學、經營理念,企業各種規章制度、信息溝通體系、業績評價機制,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的品行、操守、價值觀、素質和能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公司要有良好的控制環境,使整個組織中的員工具有控制覺悟和自覺的控制態度。
6、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態度
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是最基本的風險源,地震、干旱和過度降水都可能導致損失,當然,它也可能是機遇的來源,例如,晴朗的天氣就可能使旅游業收入增長;人為環境:人為環境由于有人的因素在作用,其規律摸索起來就較為困難,在分析風險的來源時,可以將人為環境進一步細分如下:社會環境,是指人們的道德信仰、價值觀、行為方式、社會結構和制度。當人的道德信仰和價值觀受到沖擊時,就可能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這些事件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政治環境,主要通過政府的政策對一個企業產生影響,如貨幣政政策、財政政策;經濟環境:企業的很多風險,尤其是市場價格風險,都和經濟環境密不可分。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人類對風險的認識卻并不完全都是客觀的,換句話,由于我們所掌握的信息有限,或者風險管理者對風險的理解、估算的能考力有,實踐中對風險的認識往往摻雜了主觀的判斷,而當主觀判斷和客觀實際有差別時,就可能給面臨風險的組織帶來不確定性。例如投幣試驗就是一個典型的隨機不確定的例子,我們無法確定未來一次投幣的結果是正面還是反面,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其正、反面出現的概率各占一半。由此可知,隨機不確定不是由于人們對事件不了解,而是由于事件結果所固有的狹義的不唯一所造成的,即雖然結果是正還是反不能唯一確定,但結果的概率分布唯一確定。
作者系天元鴻鼎咨詢集團 曹雪 更多最新觀點,請關注天元鴻鼎咨詢集團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