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健全企業采購體系,加強采購管理。實行必要的招標采購,公開透明;選擇好供應商,實現供應渠道的穩定和低成本;通過與供應商簽訂所需物料協議,得到縮短提前期、減少物料庫存。
(2)利用互聯網降低采購成本。①減少人為因素和信息不暢通問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采購成本。②統一從供應商訂貨,以求獲得最大批量折扣。③將生產信息,庫存信息和采購系統連接在一起實時訂購,最大限度降低庫存,實現“零庫存”管理。④實現庫存、訂購管理的自動化和科學化,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的干預,可以節省大量人力和避免人為因素造成不必要損失。⑤與供應商進行信息共享,可以幫助供應商按照企業生產的需要進行供應,同時又不影響生產和增加庫存產品。⑥發布求購信息和“實時視頻會議”系統,可以讓全球的供應商報價與競價,選擇綜合成本最低的供應商。
2、存儲環節成本管理
存儲環節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儲存空間成本。儲存空間成本包括把產品運進和運出倉庫所發生的搬運成本以及租金、取暖和照明等倉庫成本。這些費用根據具(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體情況不同變化很大,儲存空間成本隨庫存水平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公司在估算空間成本和資本的時候,不僅要計算固定成本,還包括變動成本。第二,庫存服務成本,包括保險和稅收帶來的成本。第三,庫存風險成本,它反映了存貨的現金價值下降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遠遠超出公司的控制范圍。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存儲保管環節可采用ABC管理法,實施有重點的存貨管理,降低保管成本;存貨優化,指以最少的資金占用和最低的成本耗費控制存貨數量,以滿足生產和銷售的合理需要;控制存貨水平,要平衡存貨采購與生產投入的數量與時間,平衡批量采購成本與存儲成本,以形成最低存貨成本。
3、物流環節成本管理
物流資源是指有利于加強存貨管理的所有資源。包括倉儲資源、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管理資源、動力資源等。物流資源的利用情況,直接影響著存貨的經濟采購量、倉儲量和存貨的倉儲成本。
(1)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的物流資源。要求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從客戶的立場來確定什么創造價值、什么不創造價值;對供應鏈中的采購、產品設計、制造和分銷等每一個環節進行分析,找出不能提供增值的浪費所在;根據不間斷、不迂回、不倒流、不等待和不出廢品的原則制定創造價值流的行動方案。及時創造僅由客戶驅動的價值,一旦發現有造成浪費的環節就及時消除,努力追求完美,實現物流的按時 、準確、快速、高效、低耗,同時達到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物流資源的目的。
(2)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倉儲費用和運輸費用,減少推銷和采購差旅費用;形成企業生產成本的節約,提高產品的競爭力。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專門從事物流工作的行家里手,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物流水平,加快企業產品的流轉速度,提升產品服務形象。
(3)企業物流外包。可以減少物流設施投資費和物流人員管理費、減少流通環節、減少在產品質量和貨款上的被欺詐行為;使企業專心致志地從事自己所熟悉的業務,將資源配置在核心事業上。
4、把握內控制度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從廣義來講,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相關的內部控制應當實現以下目的: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保證所有有效交易和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于適當的賬戶,保證對資產的記錄和處理均經過授權,保證賬面資產與實存資產定期核對相符,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秩序、高效率地進行。
(1)存貨采購內部控制。
①存貨采購審批內部控制。要保證存貨采購業務按計劃申報程序進行,由采購部門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計劃和材料請購單編制采購計劃,提出具體的采購目錄,經主管計劃的負責人審核后報主管領導審批。
②簽訂存貨采購合同內部控制。保證存貨采購在授權下按合同進行,要求主管領導對采購人員進行授權委托,授權的內容一定是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的內容;采購人員按計劃簽訂合同,無權在授權之外簽訂合同和變更合同的內容,合同的副本應送會計和計劃部門審核價格與留存。
③存貨驗收和入庫內部控制。要保證存貨采購數量、品種、質量符合合同的要求,做到準確、安全入庫。
④存貨采購資金支付結算內部控制。要保證貨款支付正確、合法。財會部門接庫房通知承付貨款,應審核合同的簽訂是否符合規定;驗收單、入庫單是否真實可靠,是否與合同一致;進貨發票是否合法,是否與合同、驗收單、入庫單、付款通知單的品名、數量和價格相符。審核無誤后,辦理付款手續,進行貨款支付結算。
⑤存貨核算內部控制。應通過采購部門和財會部門的日常核算保證存貨采購業務資料準確、真實。采購部門和庫房保管部門要對存貨的購進、發出和庫存進行日常核算,庫房應登記材料卡片,采購部門登記既有數量又有金額的明細賬,定期將收料單送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根據入庫單、驗收單、付款通知單、付款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存貨賬簿及有關賬簿,月末與采購部門和庫房管理部門進行核對。
⑥存貨內部稽核內部控制。應保證采購業務的記錄正確,做到賬賬、賬表、賬實相符。月末將收料單與材料明細賬核對,同時材料明細賬還應同財務部門的材料分類賬、總賬核對,由內部稽核人員復核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是否符合內部控制程序和會計制度。
⑦存貨內部審計。應保證存貨業務合同有效、保管安全、付款正確,會計核算準確,各部門資料反映真實可靠。由內部審計人員抽查存貨采購合同,審查合同是否經過授權、是否有效,同時審查在途存貨,審核各部門核算是否正確,各部門反映的數據是否相符,有無違反規定程序和舞弊行為,還要對存貨的內控措施進行評價。
(2)存貨領用內部控制。
①存貨領用審批內部控制。存貨領用應制定定額,且須經部門負責人審批簽字才能領用。
②存貨發出內部控制。應保證存貨領用無誤,手續齊全。倉庫保管要審核領料單,雙方要檢查數量和質量,并簽字或蓋章。材料發出后,保管人員要按計劃價格標明金額,登記材料卡片,并轉材料記賬員記賬后隨發料匯總表定期送往財務部門。
③存貨領用核算內部控制。應保證存貨領用業務記錄真實,領發無誤。要求倉庫保管員發貨后及時登記存貨臺賬;財會部門根據材料記賬員的發料匯總表按用途匯總分配,匯總領料單,分攤材料成本差異,分類制證,登記有關賬務。
④存貨領用內部稽核。應保證存貨安全,記錄正確。由內部稽核人員審核領料單,核對收發憑證和存貨臺賬,檢查收發記錄和結存余額,查看存貨的領用會計核算是否準確。
⑤存貨盤點及處理內部控制。應保證存貨賬實相符。倉庫保管員應定期盤點庫存存貨,編制存貨盤點表,并提出處理意見。財會人員年底應抽查存貨盤點表,對于生產中已無轉讓價值的存貨及其他足以證明已無實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根據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批準的處理意見,同倉庫保管員共同調整存貨賬務,以確保賬實相符。
⑥存貨領用內部審計。應保證存貨安全、賬實相符、核算準確。由內部審計人員抽查存貨盤點表,監督存貨盤點,審核保管部門和財會部門的日常核算是否準確,各部門的數據是否相符,有無違反規定程序和舞弊行為;還要對存貨領用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
總之,優勝劣汰是競爭的基本法則,企業要生存、求發展,就必須不斷地追尋更好的管理方式,以低于競爭對手的成本進行生產經營,從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