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我一直有個偏見。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制度。任何制度都是人制定的,并且要由人來操作。所以,我同意,制度問題很重要,但是它不比人更重要。
老子:你這么一說,我倆的分歧就立刻顯現(xiàn)出來了。我并不認為制度是人制定的,我也不認為制度是可以由人,尤其是權(quán)力者,任意操作的。相反,真正的制度是天道的一部分,是超驗的道德秩序的制度化。這些制度是人發(fā)現(xiàn)的,是人在服從這些制度的前提下來運行的。錯誤的制度才是人制定的。如果有人無視天道和超驗的道德秩序來任意制定制度,這樣的制度必然是偽制度。純粹的人為就是偽,漢字對此講得很清楚。政治制度不僅與天道有關(guān),而且還與人性有關(guān)。
孔子:還與人性有關(guān)?我只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政治制度與人性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老子:天道、人性、制度三者是交織一起的。合乎天道的制度,必須從兩個方面回應(yīng)人性:第一,任何制度,不能讓人去做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第二,制度不能調(diào)動人性中壞的東西、惡的東西,如仇恨、嫉妒、暴力傾向、非理性、殘忍等等。煽動人與人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的仇恨,鼓勵人們無休止地進行惡斗的制度就是最壞的制度。違反天道、違反人性的制度是行不通的。如果強制推行,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人間的慘禍。
孔子:為什么違反天道的制度行不通?還會有嚴重的后果?
老子:因為這樣的制度違背人性,而人性又是由天道賦予給人的。違反天道、違反人性的制度,如同踮腳立正、跨大步快跑一樣,很快就堅持不下去。制度面臨危機,穩(wěn)定也難以維持,最終走向崩潰。這種違反天道與人性的制度,不靠強制手段,一天也維持不下去;不進行強制,民眾一天也不接受它。因此,維持這種制度的代價高得出奇。如果一個制度或者體制,不管是政治制度還是企業(yè)制度,你不動用強制手段就不能自立,就要坍塌,這肯定是有違天道、有違人性的制度。最極端違背天道與人性的制度是那些放縱權(quán)力、不對權(quán)力施加任何約束的制度。這樣的制度必然造就專權(quán)。
孔子:當然,這樣的制度我也反對。這樣的制度還有什么壞處?
老子:專權(quán)者為了推行這種違反天道與人性的制度,還常常使用說教與強制的辦法試圖強行改變?nèi)诵裕源_保制度永久不變。企圖靠說教與強制來改變?nèi)诵裕@無異于緣木求魚。即使是最有煽動性的說教,抑或最嚴酷的法律,都無法改變?nèi)诵浴2粌H不能改變?nèi)诵裕炊鴷糯笕诵灾胁缓玫囊幻妗=⒁磺姓w與政治制度的出發(fā)點永遠都是順應(yīng)人性,而不是改變?nèi)诵浴_`背天道與人性的事情,必然不能持久。
我記得有人說過,一種壞的制度會使好人做壞事,而一種好的制度會使壞人也做好事。合理的制度不是要改變?nèi)死旱谋拘裕且J可并利用人這種無法改變的利己心。人的利己心是至死方休的,越是壓制,人的利己心反而越膨脹、越扭曲,其中孕育的破壞性能量也越大。中國人早就發(fā)現(xiàn)一個根本的道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一種理想和制度,建立在消滅人的利己心之上,并以此為理想實現(xiàn)的前提,那就沒有什么比這樣的錯誤更嚴重了,也沒有什么比這樣的理想與制度更違背天道與人性了。
孔子:那么,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好的制度呢?我們能不能發(fā)現(xiàn)一種最符合人性的、完美的制度呢?
老子:人是不完美的,因為人性是不完善的,而且是不可完善的。這一命題意味著,不完善的人只能造就不完善的制度。不完善的人通過漫長的點滴積累,才能獲得足夠的智慧來找到一套適合其本性的制度。
但是,好的制度也是可以在全人類的范圍進行學習、傳播、模仿、改造的。如果允許各種制度自由競爭,就會優(yōu)勝劣汰,好的制度就一定會勝出。開放的、鼓勵創(chuàng)新的、允許自由競爭的環(huán)境能造就出相對較好的制度。發(fā)現(xiàn)好的制度與發(fā)現(xiàn)天道的原理是一樣的:那就是允許人們?nèi)プ杂商剿鳌⒆杂砂l(fā)現(xiàn)、自由言說。即便沒有這樣的自由環(huán)境,人們也不會停止對天道、對人性、對符合天道與人性的制度的探索,差別是探索的時間更長,付出的代價更大。
孔子:看樣子,發(fā)現(xiàn)好的制度不容易。實施好的制度似乎更不容易,對嗎?
老子:如果好的制度僅僅被發(fā)現(xiàn),而沒有被實施,那僅僅是空頭的理想。發(fā)現(xiàn)與實施好制度的最大障礙是有巨大既得利益的權(quán)力者。這樣的權(quán)力者總是企圖把自己神圣化,力保其權(quán)力不受任何制約,不論他們?nèi)绾巫砸姟⒆砸暋⒆苑ァ⒆择妫麄兌疾贿^是有私心、有缺點,品德和能力都有限的常人和俗人。普遍人性的之俗之惡在他們身上一件也不少,甚至常常被加倍放大。他們身上缺少的倒是普遍人性中常有的那種善。
孔子:怎么才能讓制度最合乎人性呢?
老子:我覺得,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是用相對“善”的制度,引導(dǎo)人性中“善”的一面,防范人性中“惡”的一面。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制度并不是要改變?nèi)死旱谋拘裕且萌说睦盒娜ヒ龑?dǎo)他做有利于社會和組織的事。制度的設(shè)計要順從人的本性,而不是力圖改變這種本性。人的利己無所謂好壞善惡之說,關(guān)鍵在于用什么制度朝什么方向去引導(dǎo)。如果只有人斗人、人吃人,才能實現(xiàn)利己,人就比野獸還要壞。相反,人為人、人幫人,才能實現(xiàn)利己,人就比天使還要好——市場經(jīng)濟的本質(zhì)就是如此。要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只能靠一套把利己變?yōu)橛欣诶说闹贫取?/p>
總之,可以選擇、可以改造的是制度;不可選擇、不可改造的是人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做好事。一種合理的制度一定是適應(yīng)人性的制度,而不是強迫改變?nèi)诵缘闹贫龋绻环N制度是建立在改變?nèi)诵缘幕A(chǔ)上,這樣的制度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危險。從大的范疇講,唯有公民國家的制度之善才能引導(dǎo)權(quán)力之善和人性之善,使天道暢行于神州大地。
孔子:那么,什么樣的政治理想最符合人性?越務(wù)實越現(xiàn)實越符合人性?
老子:任何一種制度,不管是政治、法律還是企業(yè)管理,其計劃 都是以對人性的某種假設(shè)為前提,而對人性所抱持的不同觀點將直接關(guān)系到人們對各種制度一種必要性的判斷,對制度創(chuàng)設(shè)模式的選擇和判斷,也關(guān)系到對制度正當性的論證。對任何政治制度而言,人的本性、人的尊嚴都不可侵犯,人的價值不能貶低,人的自由不能踐踏。符合天道的政治制度,一定要慎待人性,善待人性,不能拿人性開刀、做實驗,不要動改變?nèi)诵浴⒏脑烊诵缘哪铑^,不要把人性當作可以任意鑄造的鐵水、任意涂抹的白紙。人性中有積極的一面,人性中還有負面的東西。符合天道的制度構(gòu)建要求一種力量的平衡,既能發(fā)揮人類尊嚴和理性的作用,同時又能抑制住人類的罪惡與墮落。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道德經(jīng)·第二十四章》
踮起腳跟,反而不能久站;劈腿跨步,反而不能遠行。統(tǒng)治者們:你們自逞己見,反而見識不高;你們自以為是,反而看不分明;你們自我夸耀,反而未必有功;你們自高自大,反而不配當頭。從道的角度看,這些自欺欺人的做法,就像是剩飯贅肉,人人都會厭惡。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