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到管理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就是規范,規范是我們當今國內企業最缺乏的。
而我們了解到西方管理強調的正是規范。什么是一個好的規范管理?規范無非講到管理架構,這是我們中國企業當中面臨最大的問題。
可以問一下在場的每一位聽眾,你的企業有一個好的管理架構嗎?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問你的員工或者你可以看到,在你的公司里邊問一下你的員工,你有幾個老板?這是最簡單的問題。我相信中國99%的企業,都會告訴你,他有N個老板,部門經理是他的老板,部門經理的副經理也是老板,總監也是老板,副總裁也是老板,總裁也是老板,董事長也是老板,董事長的妹妹、老婆、姐姐也是他的老板,這是中國的現狀。
一個員工在企業里邊,有N多個老板。如果你是員工,你會面臨十個老板,你的工作效率是什么,你的判斷力是什么,你到底聽誰的。所以說無畏是最簡單的,不要去得罪任何人,因為我的老板太多了,我要對誰負責?我要對十個老板都負責,結果就是對十個老板都不負責。這就是中國管理最大的缺陷所在。
我提出的簡單式的管理是什么?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員工只有你一個老板,就是你的頂頭上市。當你只對一個人負責的時候,你的方向非常明確,你的職責也非常的明確。
但看到我們很多的企業,一個出差報銷需要幾個人簽字?七個人、十個人,這樣的企業有效率嗎?你覺得這七個人有用嗎?我可以告訴你這七個人怎么簽字的。這七個人的簽字,第一個人簽字最簡單,因為他知道后邊還有六個人簽字,所以我這個簽字不重要。第二個人也簡單,因為第一個人都簽了,我簽更不重要了,因為前面有人簽,后邊還有人簽,隨便就簽一個字。到了第七個人,一看前面六個人,每個人都是副總裁、總監、部門經理簽了,這個單子應該沒有問題,所以我也簽一下吧!這就是中國的現狀,這樣有效果嗎?
可見,規范管理的企業,不再是老板一人說了算,而是決策分級、責任到崗。哪怕是最基層員工也不用事事請示報告,否則大小事務都是老板一人說了算,企業里的很多事情就沒有人管不是員工不管,而是他們不敢管、沒權管。一個人說了算的企業,很多時候員工都在等指示、等命令不是他們不做事,而是他們沒有接到上級指示之前,不敢做事、不能做事。
譚小芳老師在這里引入一個新概念:抽屜式管理。抽屜式管理是世界上最近幾年來流行的一種新的規范式的管理方法。它的主要含義就是在每個管理人員辦公桌的抽屜里,都有一個明確的職務工作規范,一方面對每個人所從事的職、責、權、利四個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做到四者統一;另一方面是明確每個人所從事和管理的主要專業業務,分工協作關系,橫向縱向聯合事宜,以及上下左右的對口單位等,達到理順企業管理關系的目的。譚老師與各位分享一下規范管理的一些主要原則:
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企業需要制定什么規范、達到何種水平,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制定出的管理規范又應當在實踐中經過試點或試驗,證明它確實符合客觀規律和本廠的實際情況,確實能取得良好效果,才能組織實施。
2、堅持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原則
管理規范是要全體員工來執行的,必須反映群眾的集體意志。管理規范的制定必須有領導的總結群眾的時間經驗,充分聽取員工的意見,這樣才能扎根于群眾之中,為廣大群眾自覺遵循執行。
3、堅持系統、全面、統一的原則
系統指各項管理規范要配套,達到整體優化。全面指凡涉及經營管理活動全過程的各項工作、各個崗位都要有相應的管理規范,作到有章可循。統一指各項管理規范應當相互協調,服從統一的領導意志的共同的目標。
4、堅持職務、責任、權限、利益相一致的原則
職務是前提,責任是核心,權限是條件,利益是動力,四者缺一不可,必須相互一致。
5、堅持繁簡適度、通俗易懂的原則
管理規范應當規定得詳盡明確,有關項目不能有遺漏和含糊之處,指標、要求盡可能的定量化,并且,行文要作到簡單明了、通俗易懂,使執行者易于理解和掌握。
什么樣的企業才算管理規范呢?譚老師提供規劃管理的八條標準供你參考:
1、企業目標明晰化
2、企業決策程序化
3、企業組織系統化
4、事務工作流程化
5、管理行為人性化
6、績效考核定量化
7、全員權責透明化
8、大小獎懲有據化
企業如果做到了以上八條,不僅可以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而且還可以向“人人做到位、事事都管好”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