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意味規則,少數意味破壞
不管是什么樣的組織,少數總是為了多數活著。這樣的觀點實際上最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在銷售隊伍的建設方面尤其這樣,少數的精英,他們一邊創造著歷史,同時也在不斷的破壞著規則,在少數人的眼中,什么都是可以改變的,他們是優于一般的,所以他們應當享受優于一般的條件,在這樣的驅動力下,所有的規則可能會被根本改寫,而這勢必會觸及到多數的根本利益,實際上這與最高統治的利益也是相抵觸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少數是有巨大破壞性的,他們是規則的最大破壞者。當然在很多情況下,少數人又是變革的動力,在一個群體里面,少數人的帶動作用是不能小看的,他們的優秀起到了默默的示范作用,在與總體的發展相適合的情況下,他們是非常重要的引領者。在破壞與推動的轉換之間,認識到少數的作用是駕馭這種轉換的基本要求。
多數的可能是最普通的,所以他們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改變規則,所以他們更愿意在一定的規則下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他們都會是秩序的重要維護者,他們可以在不同的條件下,改變他們自身的發展軌跡,這對于長期的公司發展是有益的,但是過分的強調普通,會造就順民文化,造成整體團隊缺乏必要的競爭能力。多數意味著方向的最終確定,意味著整體的穩定與發展,所有的少數都可以稱為試驗品,只有多數才能稱為成品。在面對企業生存、發展的問題上,多數的跟隨、提高,比極少數的創造要重要的多,換句話來說,少數的存在是為了多數的存在而存在的,沒有多數的存在,少數的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比如銷售隊伍中,精英分子并不一定是企業的財富,他們的強大對企業來說未必是一個福音。而多數銷售人員的成長,即便是每個人都提高1%對于企業來說都是重大的變化,企業的發展絕對不能依靠少數,而是要依靠多數。
少數的與多數的管理需要協調。企業的發展不能依靠精英,精英是危險的,因為他意味著不穩定,但是不能沒有精英,沒有精英,企業將喪失活力,喪失進取的動力;企業的發展依靠多數,只有多數才是穩定的,企業的管理關鍵是如何將多數變成“合格的”。
對少數與多數的統治
所有的管理究其根本,都是金字塔形的管理方式,最終都是為了少數的統治者所服務的。實施上,管理本身就是少數對多數游戲,而不是多數對少數,多數對少數叫做批判,不叫管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對少數人的控制往往是管理中最困難的環節,而且必須建立在對多數人依賴的基礎上,換句話來說,對少數人的管理必須依賴于對多數人的管理。少數人的優越感來源于超出一般,什么叫超出一般呢,就是在很多的情況下,他們自認為是無法替代的,面對這樣的局面,少數的管理是非常困難的,而要實現對少數精英的有效管理,就必須解決替代性問題,也就是說,只有一個人真正的感覺到自己是可以被替代的,才能夠被有效的管理。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途徑有兩條,第一條途徑,就是使所有的“一般”變成精英。這樣的道路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因為很多的精英分子的特點是很難模仿的,他們所謂的優點只屬于他們個人,并不屬于企業。
另外,如果一個企業的事業只有精英才能完成,而一般的人是不能做的,這樣的企業也是沒有生命力的,因為精英永遠是最少的,而平凡的永遠是最多的。第二條途徑,就是讓企業的事業變成一般的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企業的員工必須在有效的訓練之后,變成合格的士兵,他們可能不是優秀的,但是他們一定是合格的,企業的管理一定要建立在合格的基礎之上,只要是合格的,那么他就應當能夠達到公司的基本要求,完成公司交給的基本任務,這時,他們的可替代性是非常強的,因此也是非常容易管理的。當然精英也可以被這樣的“合格”所替代,盡管他們的替代不是非常的完美,但正因為這樣潛在可能性的存在,才能夠完善對少數的管理。
少數的管理者必須來源于一般人。擁有從基層到高層成長線路的少數管理者,更容易認識到合格的威力,更容易形成服從意識,他們來源于一般,或者說是來源于多數,因此他們更容易理解成長的含義,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的危機意識會逐漸的建立起來,這對于那些空降,或者是開始就從事管理崗位的人來說,這樣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從這個角度看,企業管理隊伍的建設,仍然需要堅持自己培養的方針,只有更多的管理人員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時候,企業才真正具備了統治這個隊伍的能力。
對少數與多數的培養
培養經常會成為少數的專利,這比較符合中國人骨子里面的君王思想,只有出類拔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所有故事的描述都是對英雄的描述,而不是對一般的描述。然而歷史卻是多數人創造的,或者說是“人民創造的”。同樣,在所有企業的銷售培養體系中,英雄的培養仍然是最主要的旋律,我們總是千方百計的希望所有的銷售都成為精英,或者是不斷的以精英的方式要求他們,這樣的結果將使更多的銷售喪失信心,甚至是離開我們的隊伍。同時以精英為導向的企業,領導人可能更加崇拜“勝者王侯,敗者寇”的生存邏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資源將會向更少的人集中,將使更多的人喪失進步的機會。因此對于企業來說,訓練以及培養銷售人員,首先針對的應當是多數,而不是少數。這和國家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是一樣的,培養尖子人員,是為國爭光,但對提高整體的國民身體素質的幫助并不大。反而是全民的健身素質提高了,各種體育項目得到普及了,才能促進更多的尖子選手的產生,從培養的角度講,少數的尖子是生長在多數中的,明智的企業應當創造更多人能夠提高的機會,而不要僅僅為尖子選手開小灶。
多數人的培養一定是以合格為目的。對于多數銷售人員的訓練應當強調基礎、簡單的動作要做到位,而不是復雜的動作如何創新。這個問題對于多數銷售人員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經過長期的研究,我們發現,企業的銷售人員普遍并不缺乏行業經驗,或者是行業的技能,反而是在基礎、通用的銷售技巧上是非常欠缺,而這些對于一個銷售人員來說完全可以形成一套固定的訓練方式,比如我們現在正在應用的模壓式訓練系統,就是這樣一種訓練體系,它傳授的都是通用、基礎的銷售規范動作,強調先規范動作,再自選動作。它培養的是合格的銷售,而不是優秀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眾多的銷售人員訓練、培養的問題,才能形成標準的、批量的制造銷售人員的模式,才能促進更為廣泛的合格銷售隊伍的產生。因此,“按照合格的,而不是優秀的”方式來訓練銷售人員才是解決銷售隊伍成長的靈丹妙藥。
結論:
1、發展必須依靠多數,沒有多數就不會有少數;
2、管好少數,必須依賴于多數的提高;
3、建立模壓式訓練系統是提高多數的關鍵;
4、模壓式訓練系統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