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洪才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
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本次出臺的《意見》共提出了八個方面31條舉措,意見除了優化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文件還就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良好氛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
民營經濟31條出臺是為了調動民營企業積極性
政府歷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重視民營經濟發展,2005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被稱為“非公經濟36條”,2010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被稱為“民間投資36條”,2019年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被稱為“民營企業28條”,和這次出臺的“民營企業31條”,合起來一共131條,顯示出政府對民營企業的強大支持。合起來的131條之中,雖然有重疊有交叉,有些東西是不斷強調重申,但是它都是有不同的背景,以問題為導向解決不同的問題。
前兩次是國務院發的文件,后兩次是黨中央跟國務院一起發的,這是不一樣的?,F在的情況跟以前有所不同了,現在主要解決的問題是疫情之后的經濟恢復動力不足的問題。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民間投資增長負0.2%,這顯然是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說明民間投資的投資信心不足,其背后的原因是總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老百姓不愿意消費,因此企業的東西賣不掉,所以企業也不愿意投資,是這么一個邏輯。這種現象的根本,在于老百姓口袋里沒錢,不愿意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產能過剩。當然也有長期的原因是分配不合理,城鄉居民的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這個問題短期內解決不了。
從短期來看是經濟動力不足,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生存情況還比較困難,影響了就業,影響了收入。在經濟數據尤其是投資增速疲弱背景下,所以出臺措施要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就是要調動民營企業的積極性。
要解決當前的經濟動力不足的問題,彌補短板,提振信心,也要為未來中長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源泉,所以這個政策有它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對“民營企業退場論”等言論要撥亂反正
《意見》二十六條提出,要堅決抵制、及時批駁澄清質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否定和弱化民營經濟的錯誤言論與做法,及時回應關切、打消顧慮。這是本次意見的一個亮點。出臺文件的背景是基于前兩年一些不友好的氛圍,比如民營經濟退場論等,現在要撥亂反正。特別是對民營企業家合法經營的收入財富,我們要尊重要保護。民營企業家為社會創造財富,個人也會創造財富,這叫創富光榮。所以其合法經營的收入不僅要予以保護,而且要有一種榮譽感、成就感。
此次《意見》政策本身很具體了,有些部門可能會出臺更細則的措施來落地,我們也期待更多細則出臺落地,建立健全民營經濟投訴維權平臺,完善投訴舉報保密制度、處理程序和督辦考核機制等。引導全社會客觀正確全面認識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社會氛圍。
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實現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意見》這個文件它一共八個方面,中間有六個方面都是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這是第一個方面。
《意見》第二部分講的是“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展環境里面更多的是講公平競爭,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以及在操作的過程當中,有一些彈簧門玻璃門的問題,有一些不公平的問題,不合理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靠什么辦法來解決,怎么樣去創造一個良好的一個發展環境的,后面接下來第三第四部分就講得很清楚了,第三部分是講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門可以做到的,第四部分是講的法制保障,法律保障是從立法的角度,從國家法制建設的角度來講的。政策支持有金融政策,還有財政政策,很多方面政策要支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但是在執法的過程當中也有一些偏差,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的經營活動。
《意見》第五部分強調“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國家層面的總體要求,同時也是對民營企業的要求。民營企業只有高質量發展才有競爭力。高質量發展首先是創新,自己單打獨斗是不行的,要融合創新,大企業跟國有企業還有大學研究機構創新平臺這些合作,有些國家級的實驗室技術,推動成果的應用轉化。
《意見》第六部分提到“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有幾個方面,一個是企業家自身的成長,還有高素質人才的使用,比如調動員工積極性,就是說個人能力的發展,企業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這三者之間有機統一起來了。鼓勵優秀人才在民營企業平臺上發展自己的事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也推動了企業的價值增值,為社會創造的價值。這就是個人企業和社會三者之間統一起來了。
呼吁設立中國民營企業家節
民營31條的新政策關鍵在落實,要認真學習,要形成一個學習的氛圍。在全社會應該要有一種形式來保證它的內容的實施落實,每年11月1號,浙江省永康市要舉辦民營企業家節,我提議把永康民營企業家節給它升級為中國民營企業家節,作為一個國家級的節日,就如同每年9月10號教師節,人民教師節每年搞一次節日,引導輿論,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整個社會要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鼓與呼,民營企業家創造財富光榮,大家都有臉上有光,經濟就發展了。優秀民營企業家要亮相、要表彰,要貢獻正能量,形成一種榮譽感、自豪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