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10到15年,全球儲能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在“2023浙江光儲產業發展論壇”上的公開演中作出上述判斷。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 李俊峰
“碳中和”之下全球光伏高速發展
在全世界各國努力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李俊峰認為,人們對于構建以風光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達成了共識。為了彌補風電光伏不穩定的缺陷,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需要電網公司靈活調度和儲能來支撐。
正因如此,無論是在世界范圍還是在中國國內,光伏的發展速度都非常驚人。
李俊峰指出:“據各國已公布數據統計,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30GW,這是繼2017-2021年連續5年新增容量超100GW后,首次實現年新增突破200GW。截至2022年底,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可超過1000GW,接近1200GW。光伏發電已經在很多國家保持重要角色。”
“2022年,全球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分別達到了77.4萬噸、415萬噸、423GW和465GW,后三者的增幅分別達到67.8%、69.8%和45.4%。”
針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情況,李俊峰表示:“中國光伏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2022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約87.4GW,創歷史最高水平,連續第十年位居全球首位。分布式新增51.1GW,集中式新增36.3GW,占比分別為58.5%和41.5%。
截至2022年末,中國光伏累計裝機約393GW,占全國總發電裝機容量的15.3%,光伏發電成為僅次于火電、水電,成為裝機規模第三大能源。”
中國光伏產業的優勢地位讓世界其他國家感到不安,因此,李俊峰指出,海外正在加強光伏制造業的本土化進程。截至2022年底,美國、德國、印度、法國等國家在光伏組件、電池片、硅片等產業鏈不同環節規劃了新增產能,根據不完全統計,其制造業的規模已超50GW。
世界各國將儲能置于戰略目標
作為光伏配套支撐的儲能產業,也隨著世界光伏的迅速增長得到快速發展。美國、中國、澳洲和歐洲都將布局儲能作為重點。李俊峰分享了一組數據:“2022年,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強儲能部署,中國、美國和歐洲仍是全球最為火熱的三大市場。美國2022年新增儲能可達到 9.2GW;歐洲以家庭儲能為主,新增規模4GW左右;而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規模達到6.9GW。”
李俊峰表示:“2022年受能源危機、電價上漲、疊加補貼政策激勵,歐洲儲能、特別是戶用儲能市場規模激增。”
“據預測,2022年歐洲新增戶用儲能的裝機規模可達到3.9GW左右,年增速超過70%,累計規模約為9.3GW。到2026年,戶用儲能市場可發展到44.4GW,增長近4倍。”
在世界儲能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的儲能發展速度也非常快。“2022年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6.9GW,功率規模歷史上首次突破6GW,較上一年增長了180%,抽水蓄能總裝機規模達45.79GW,位居世界首位,”李俊峰介紹說。
貿易壁壘是國內企業的一道“坎兒”
光伏和儲能無論是當下還是不久的將來都會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李俊峰預測:“分布式光伏應用到2027年,年新增容量可達到近170GW。未來5年,印度、美國和東盟等國家硅片產能將增加近五倍,到2027年多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產能可能會翻一番。但光伏發電年新增容量超過600GW之后,會逐步降低增速,產能擴張也會隨之放緩。全球儲能市場預計將持續快速增長,無論是在中國、美國、歐洲還是印度,儲能都會發展很快。”
李俊峰認為,儲能行業在較長的時期內,還會呈現技術百花齊放,容量快速增長的局面,但是大規模電源側儲能市場的形成,既需要電力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又需要儲能技術進步促進其成本下降。
而對于國內廣大光伏和儲能企業來說,未來的貿易壁壘問題可能會給其拓展海外市場帶來不利影響。海外多國正在大力發展本土光伏和儲能制造業,極有可能對我國光伏和儲能產業造成一定沖擊。中國光儲企業要有做好產業格局發生變化的準備。應對這些變化,李俊峰建議,國內企業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技術和機制的創新,以此來適應復雜的形勢變化。
李俊峰在演講最后強調:“光伏和儲能在能源轉型的進程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希望業內人士認真思考,如何為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