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木屐,著漢服,拜孔孟,跪先賢……近年來,國學熱持續升溫,導致大量的資本涌入,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國學班、形形色色的國學課層出不窮。但同時,行業出現不少投機行為、文化騙子更是大行其道。
作為孔子第78代后人,孔維勤老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傳承孔子精神。他怎么看這些國學現象?國學是否需要走向娛樂化、商業化?近日,我們有幸采訪到孔維勤老師,聽他講述他和國學的故事以及他對國學傳承的獨特見解。
(國學傳承人、孔子第78代后人、臺灣孔子學院院長、畢業于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北大清華復旦等名校商學院講師、北京光大銀行總行上海百金化工全球總部特邀講師)
把根扎在祖國大地,傳遞孔子精神
凱迪網:“孔子78代后人”這個光環,對您在國學道路上有什么優勢?會帶來壓力嗎?
孔維勤:作為孔子的后人,對我而言沒有特別的光環,或許會給我帶來一點道德壓力,時刻警醒著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但是隨著我年紀的增長,我對孔子的了解也不斷深入,我覺得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論,能體現出高尚的精神,能夠給予他人一種振奮的力量,而我也有了一種使命感,想把他的精神傳播出去,幫助到更多的弱勢團體,照亮每一個中國人。
凱迪網:你在臺灣期間,曾擔任諸多職位,是什么緣故讓您突然萌生定居大陸的想法?
孔維勤:在很早的時候,我就曾受邀參與各種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而來訪大陸,在各大院校授課和演講交流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思想多元的碰撞,這使我獲得不少啟發,也獲得了不少的收獲。同時作為國學文化的傳播者,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透過切身的實踐體驗,去觀察整個社會,是有其現實意義的;而祖國大陸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性,也為我的國學知識注入了養分。其實歸根到底,講到文化,就必須要回到故土,祖國大陸具有文人騷客的文化底蘊,對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我前半生都生活在臺灣,而我的后半生,恐怕要把重心扎根到祖國的土地上了。
凱迪網:您覺得兩岸在國學研究與教育上有什么差異?您是怎么適應的?
孔維勤:其實,兩岸在國學的教育上差別并不大,因為兩岸在教育都是應試教育,所以不管在學生時期的哪個階段,學生都要面對國學考試的問題。但對國學研究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非常重視,不想傳統文化的“根”就此斷絕。而對我而言,如何打破國學傳統文化的固有專業術語,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這是我面臨的一項挑戰,所以我也嘗試將國學的智慧,更多地運用到生活上,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場景。
國學不僅要娛樂化,還要商業化
凱迪網:近些年,國學走向了娛樂化和商業化,您覺得國學到底該不該商業化?又該如何走向商業化?
孔維勤:我認為國學娛樂化,并非是件壞事,能夠做到貼近生活、雅俗共賞、寓教于樂,讓更多的人接受傳統文化,對國學傳播是有正向的價值;像《三字經》《弟子規》透過編故事的形式實現寓教于樂,這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是具有其活潑性的;但是,娛樂化也要把握好方向,不要讓其變得無厘頭和淺薄化。
而國學不僅要走上娛樂化,還要走上商業化。商業的價值就在于服務,而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給人帶來心靈的洗滌,如果將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它具有很大的市場。而想要發展文化產業,就需要打造我們的文化IP,我們有熊貓、花木蘭、少林寺等傳統文化品牌,但是這些品牌都被迪士尼拿去了,這恰恰說明我們沒有重視這一塊。
而往深層次來看,商業化雖然會帶來不少問題,但是資本家也并不是自私自利的,他們也會強調社會價值,透過國學文化對企業管理者的熏陶,他們就會在企業中潛移默化傳播有價值的傳統文化。同時,企業作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具有傳統文化的企業一旦成為跨國公司,這無形中把我們的文化向全球進行傳播,從而提高我們的文化影響力。
用國學智慧管理企業
凱迪網:不少企業家都說現在的90后00后的員工不好管理,從國學的智慧,您會給予企業管理者什么建議?
孔維勤:相比起上一代,現在的90后、00后生活在物質充裕、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不愁吃穿的問題,互聯網信息檢索能力很強,能夠接受多元的信息文化,所以他們都非常獨立且具有個性,非常重視自我的感受。而現在許多企業管理層,都是沒有經歷過他們的時代,在思維習慣上具有不少的鴻溝,以致在管理上,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
要化解這種管理難題,還是要運用國學的智慧,以儒家的方法來管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管理上出現問題,首先需要管理者自己檢討,不要倚老賣老,要學會敬畏年輕人。同時,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管理者也要推己及人,要不斷地拉近他們的距離,與他們建立好溝通,認清他們的優勢與弱勢,了解他們的個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地進行教導。同時企業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只要真正關心年青人,才能留得住人心,發揮他們最大的價值。
凱迪網:在諸子百家思想中,您覺得哪一家的思想,最能在企業商道中發揮價值?
孔維勤:我認為是儒家思想。首先儒家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企業在頂層設計、考核標準以及管理規范上合乎人性,那就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人力資源的最大價值。其次,儒家強調誠信,“信近于義,言可復也”,而作為企業,就必須要以誠信為本,這樣才能讓企業做大做強。最后,儒家還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企業管理上構建平等和公平的等級秩序,同時學會“無為而治”在管理上實現收權與放權的平衡,更大調動企業中的能動性,激發企業的活力。所以,在儒家思想中,能夠為企業提供許多智慧,讓公司實現長久發展。
凱迪網:您給企業做培訓、傳播國學的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困難嗎?
孔維勤:首先,我感覺現在國學領域出現不少形式主義,不少書院學堂缺乏文化內核,例如一些拜師禮,就像撲個粉一樣,只是留存于表面的功夫。同時,對于國學專家學者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讓人感覺缺少了尊重。其次,因為這幾年的國學熱,導致了大量的資本涌入,從而也出現了不少投機現象,文化騙子也開始大行其道,市面上的國學班魚龍混雜,掛羊頭賣狗肉,影響行業發展。最后,一些無形的條條框框限制了學術的討論空間,使得國學很難展現出他的活潑,不容易抓住他人眼球,讓人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