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宜信財富舉辦的《超有料大會》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劉玲玲為我們分享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研判。
未來三十年,我們有一個新百年目標。
就是用三十年的時間,把中國從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一個完成了早期中期工業化的國家,變成一個完全現代化生產力的國家。
如何實現新百年目標?
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分了兩步走。
一是前十五年,到2035年大體上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這些國家整體的一個平均水平。而人均GDP 2.5萬美元則是進入這個臺階的數據。我們現在跨過了人均一萬美元,接下來想用15年的時間翻1.5倍,這是我們要達到目標。
二是再用15年的時間,人均GDP能夠接近4萬美元,并且實現中國全方位的現代化這個目標。
美國的很多政治家一直認為,中國需要花40年的時間,到2040年,才有可能達到人均GDP一萬美元。也就是說中國等于提前20年我們就把這個目標實現了。中國的發展速度,讓全球驚嘆。
中國是一個大的經濟體,國內有很大的一個自己的市場。中國走到向現代化是必然的,但我們的現代化和歐美不一樣。他的現代化只惠及了兩代人,他們的年輕人正面臨著新的結構,新的問題,貧富差距的問題,種族問題。由于經濟發展速度放慢了,他們也進入了所謂的后現代化。
而中國的現代化,在未來三十年里,等于現代化和后現代化咱們一起走下來。我們想在全世界去開一條新的路,一條能不能讓這個民族一直走下去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這其中包括了推進新的全球化。這也叫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現在目標明確,我們只有一次機會,我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中國未來的兩次機會
從前15年來看,我們有個預判:2021年到2025年,每年經濟平均的增長速度是4.9%;2026年到2035年,十年平均速度是3.4%。
但高盛卻有不同看法。
原因有三條:
一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壓力大;
二是疫情反復,導致動態清零成本高;
三是我國外貿出口,未來面臨多方競爭。
盡管這樣,但是他們從全球的股票市場來看,依然對A股維持超配的判斷。為什么?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的經濟轉型,還有很多好的企業、好的行業。比如新能源汽車、新消費、電商傳媒,以及半導體行業。
再就是他們認為中國的國企改革,特別是混改,把一些好的上市公司的質量提升了。他們認為是維持叫超配的判斷。
但不管我們是不是遇到了疫情,也不管是不是全球經濟出現什么樣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中國經濟傳統的工業化,能夠挖掘的潛力實際已經頂到了天花板。
所以,中國的現代化不是別的問題,是中國要發生一場新的工業革命的問題,是將用人類第四次科技革命真正地改造國民經濟所有的行業,推進國民經濟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問題。所以我們未來的宏觀政策,無論是供給端還是需求端,需要改變思路,這叫新思路,新格局,新辦法。
什么意思呢?從需求的角度來看,過去二十年來拉動經濟增長三架馬車是投資、消費、以及拉動出口。但是今天這三架馬車怎么拉?消費這個短板要補上,但同時我們遇到了新情況,就是供給側三十年的改革,怎么改?
未來,中國還有兩次機會:
一次機會是新工業革命,徹底改造生產要素,從人到物。
我們提出了中國工業新四化,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定制化。這四化是我們提出來的,現在其他國家沒有提出你說的這四化,為什么?因為中國的工業門類齊全。中國人干活沒人攔著。中國人民現在心氣很足,一定要把現代化這個硬骨頭啃掉,所以卡住脖子的事怎么辦?彎道超不過去,那我們就換道超車,換一技術路線,甚至換個新材料,一定要想盡辦法走過去。這是我們的一次偉大的機會。
另一次機會是中國的城鄉一體化。
這次我們提出建立中國統一大市場,大家可能有點兒誤解,這其實是中國版的模范城市運動。美國1960年就開始建立美國的統一大市場,就包括交通運輸、行業標準、產業,都要按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法制。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的空間布局效力。
中國又有一次產業空間布局的革命,我們把它看成是中國版的模范城市運動。這會帶來巨大的新的投資機會,以及新的消費模式的誕生。在這種情況下,以國內大市場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我們就有把握。
中國未來的兩條主線
六十年代初肯尼迪總統說,給我三十年,在美國培養中產階級。如果美國是個橄欖型的社會結構,美國社會就是和諧的,所以美國當年提的口號和我們提的很像,向貧困宣戰,向污染宣戰。然后在美國建立五十個州,解決城鄉差別,地區差別。無論是日本、德國、美國,當年大家實際干了三個活兒培養中產階級。第一個活兒就是工資穩步上漲;第二就是降低公共服務標準的成本;第三條就是家庭財產性收入。
我們也會有兩條線,日本有,韓國有,我們就有。大家記住,中國的雙循環,這兩條線,第一條線是中國的產業轉型。
大家看到底下這個圖,表示日元在緩慢升值,為什么?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創新能力又高,又有全球的定價權,所以本幣就會不斷升值,購買力也會提高。
第二條線,創造了國內的中產階級。國內貿易在不斷提高,而不是舉全國之力賣點便宜貨。貿易立國,圖中這條藍色的線一直往上走,就是國內貿易在發展。
所以國內市場大統一,有一部分可能會把四五十歲的農民工送回到鎮上,回到縣里,再解決十年的就業。另外,我們還有能夠有保持戰略定位,包括出口轉內銷、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線上線下的廣交會、以及上海進口博覽會。我相信我們會開拓新的市場,這些都夠讓我們走得更穩一點,更安全一點。
我們從現在開始,第一不能太著急;第二不能一刀切;第三最需要把安全意識放在第一位。所以叫穩中求進。
“穩”是第一位的,穩得住才有可能進。“穩”沒有了就沒有進了。所以我們無論從現在開始還是在未來,每一年確定的基本經濟增長目標,必須完成,而且我們是有能力完成的。我們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因為發達國家戰后幾十年在走向現代化這個進程中都是每個國家發展比較快的時期。
而且,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遵守國際規則,商業規則。在這個規則下面我們支持自己的國內經濟,支持自己的民營企業,包括國有企業發展,我們沒有錯,大家一定要覺得我們應該理直氣壯。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對全世界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