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印象中,營銷人的工作既瑣碎重復又機械簡單,是個憑體力吃飯性質不穩定,隨時準備跳來跳去的不安分群體,其生存現狀與市場環境和公司命運密切相連,常常在無奈中痛苦和歡樂時沉淪,不是嗎?
在我們周圍,確實有一部分人,營銷工作僅僅是無奈被動謀生過程的中轉站,歲月濃縮的無非是經歷的疊加和年齡的積累等數量式的機械,他們沒有長遠的規劃,也不會有意識真正從本質上去理解營銷的精髓所在,在實際工作中沒有也不想創造性的根據市場動態變化調整策略,只是機械一味的執行,有時甚至是盲從。一旦工作不順心,就立馬想到下一個港口,于是,跳槽就成為了必然。
這樣下去,很多營銷人在其個人經歷中常常迷失自己。
怎么辦?
營銷人,應該給自己職業生涯做個系統規劃,要從戰略角度認真審視自身角色定位,也許這在目前是個奢侈和幻想。但你想想,年齡不饒人,歲數一大往往與缺少激情活力對等,這雖說不公平,但社會普遍認知是這樣。有人總覺得營銷工作僅僅是解決生存的載體,他們不回考慮到三年五年以后自身成長發展的方向,因而定位的狹隘和角色的脆弱常會制約他們進一步提升。
試想,如果你僅僅滿足一個職位,在千變萬化的市場環境中仍舊照搬重復以往,或者好高騖遠,自身所負責區域市場尚且疲軟,又想謀求更高發展,諸如此類,面對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格局,面對強手的輩出和激烈的職場競爭,那又該怎么辦呢。
從長遠角度講,要想在競爭中爭取主動不至于在今后歲月中失落,你必須要經營自己品牌了。
經營自身的品牌?營銷人?是的!因為這是市場多元發展的客觀需求和自身追趕時代潮流所必須建立的信譽平臺,它包括了人品、實力、人脈、資源等多方面社會性元素的組合。
就著名品牌營銷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于斐先生看來,其以下幾方面要有意識的積累和進行。
一、戰略規劃,找準定位
營銷工作是個直面競爭深具挑戰性和誘惑力的職業,它不僅磨煉意志,錘煉品質,更主要的是能從中學到經商之道為人之本,這為后繼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營銷人應該具有長遠的目光,不要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只滿足自身眼前的一片,想不到未來自身廣闊運作的空間,那樣的話,淘汰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降落到你的身上,因此,進行良好的戰略規劃,找準定位應該從現在而不是今后開始。
現在,我們進入一個營銷時代。市場正以其強大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改變著企業和產品的命運,為了求得生存機會和發展平臺,眾多的營銷人背負各自的使命正上下求索,風雨兼程,用各自的執著和堅韌書寫著人生。
誠然,就精神而言他們值得尊敬,但從發展來看,也不得不為他們今后值得憂慮。
作為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的CEO,在市場一線征戰了二十多年,我深深知道,以往曾經的付出和投入都是為了未來的積累和貯備,因此再苦再累,再大的風和雨,我們都沒有理由松懈自己,逍遙世外。有人說,營銷人靠得是一張嘴,二條腿,但在我看來,這種純數量式的單憑體力作戰的本能只會累積狹隘的經驗,在現今,只有腦力和體力同時互動,用創新和突破才能真正打造核心優勢。
近幾年來,以終端為主導的營銷似有取代以廣告為主導的營銷之勢,“做廣告是找死,不做廣告是等死”,怎么辦?
對于眾多醫藥保健品和快速消費品來說,廣告的風險實在太大了,弄不好,就淪落為媒體的打工仔。再說,廣告的作用只在創造機會,營造氛圍,終端才是結果。于是,片面的重視營銷技術和提升銷量就成了一段時間內急功近利的主導方向。一些企業和產品不論是實力、規模如何,都在千軍萬馬擠占終端這座獨木橋,一下子,有限的目標和稀缺的資源就成了營銷人關注焦點和掠奪首選。久而久之,許多營銷人,只要談起市場推廣與產品拓展話題始終就是終端包裝怎么怎么、生動化陳列怎么怎么、活動促銷怎么怎么,除此之外,就沒有新的見解和方法,更有甚者,當問起怎么做市場,有營銷人集中的話題就是買斷專柜、堆頭、貨架,要不就是搞活動,其它再無延伸內容新意可言。試想,這樣的營銷人今后讓他獨擋一面,他們能挑起大梁嗎?有道是,思路決定出路,“終端制勝”、“終端為王”的確有其獨到優勢,但如果沉陷其中,拔不出來,營銷這門動態和實戰的學問怎么成了單一的終端戰術呢。我們經常講一個產品運作成功與否,其實是廣告、公關、促銷等多種宣傳手段的整合。一個企業只有跟蹤客戶的需求變化對其終生進行周期管理,不斷打造品牌的興奮點,這樣才能維系現有的客戶。就拿終端來講,其內涵與實質也是多方面的,除了硬終端,還有軟終端,而后者牽涉到相當多的管理學問。遺憾的是,現在許多企業把一個個營銷員都異化成了單純終端的苦行僧,唉!
二、培養人脈,發出聲音
一項事業成功靠單槍匹馬,單打獨斗時絕對成不了氣候的,它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團隊的力量,同時,在社會上要善于結朋交友,積累起豐富的人脈資源。我們現在正處于開放時代,信息流、文化流不斷刺激著我們敏感與求新的本能,我們要善于主動出擊,有意識的在行業領域出席會議,開展活動與人結交中獲得多樣化收獲。
在我周圍,有許多經過多年打拼的營銷人,開始了自身的創業。此前,他們除了資金和經歷積累外,對消費需求、通路渠道、媒體外聯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與了解。因此,把原先熟悉的東西演變成產品拓展中的資源優勢,一度使他們在市場中順風順水。可不長時間,隨著眾多產品的涌入和運作手法的同質化,分割了許多原本自身擁有的市場。于是,危機出現了,由于在創業前,他們積累的多是有形的資源,也是純數量式的東西,對無形的資源諸如理念、策略、思路、方法等的創新卻不多,以至于在與別人競爭拼搶時疲態盡顯。
營銷人,打拼未來需要積累,正如品牌營銷專家于斐先生所指出的今后的營銷方向不會單純是個體推銷而更是體系營銷。除了積累資歷、業績、人脈和激情外,你的團隊理念、企業品牌、市場策略等都要有所積累,而后者才真正是質量范疇上的,也更重要。
一個人只有擁有廣泛而深厚的人脈,在社交場合等多種舞臺盡一切可能表達自身看法,大膽闡述觀點和理念,這樣,才能真正彰顯優勢,突出自身的影響。
三、與高手過招、合作
市場經濟活躍造就了營銷人施展發揮的空間,要想擁有良好的個人品牌效應,除了自身一定實力外,最好的辦法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學習他們帶有個性魅力的品格精神,善于從他們為人處世中找尋值得借鑒和吸取的東西,從而激活自身的能力,那樣才能胸襟開闊、視野博大。作為營銷人,不能滿足于在自身小圈子中拉幫結派,而應與行業內知名高手、實戰專家交流、溝通,雙方知識互補,資源共享,通過良好的合作進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與業內著名人士過招交流,你才能真正學到真實本領,同時借助他們的知名度和影響進一步延伸自身的品牌效應,要記住,通過與名人名家的合作,往往能短時間內吸取眼球,引發關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記得1997年美國學者MichaelGoldhaber在一篇題為《注意力購買者》的文章中這樣寫到,“獲得注意力就是獲得一種持久的財富。在信息爆炸的新經濟下,這種形式的財富使你在獲取任何東西時處于優先位置。因此,注意力本身就是財富。”
四、儀表精神,談吐得體
市場是有人組成的,因而與人打交道貫穿整個營銷過程始終。
作為營銷人,出門辦事,對外交流要有意識進行自我形象包裝。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精神、自信的風范常常能給人帶來深刻印象。因此服飾打扮、談吐舉止往往代表了個人修養,要想不被人輕視和忽略,樹立個人品牌首先從現在開始要注意自身形象。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營銷專家,美國《福布斯》重點推薦的營銷實戰專家,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中國十大杰出營銷人,人民日報社市場報等8家權威媒體和機構認定的“中國品牌建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創業導師,《中國證券報》特約品牌顧問,中國《品牌》雜志首席專家,清華
、北京大學EMBA高級研修班
品牌營銷特聘授課講師,中國保健行業十大杰出經理人,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100人,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專家委員。
近二十年的營銷生涯,成功服務過幾十個著名品牌,其領銜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品牌”,現專業致力于品牌策劃、公關傳播、新聞營銷、招商代理、市場推廣、實戰學習
等營銷服務,出色的企劃力、整合力、執行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是國家商務部向海內外唯一推薦的知名實戰型行銷顧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