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了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總共900余個試點項目入圍。時至今日,“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的5G技術不再是公眾遙不可及的“黑科技”,正逐步與醫療健康等垂直行業融合,從暢享走向落地。兩部委以試點的形式推進5G+醫療健康落地,讓普通患者、百姓真真切切看得見、摸得著,體驗到5G+醫療健康應用。
“細品”本次入圍試點項目清單,可以看出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第一,相比以前“遠程醫療”“遠程問診”等寬泛缺少針對性的應用場景,本次試點呈現出5G與醫院科室自身業務緊密結合的特點,專病??频呐R床應用逐漸涌現,5G在腫瘤科、骨科、口腔科、精神心理科、兒科等領域均實現了應用,甚至傳統的民族醫學(中醫、蒙醫等)也與5G技術找到了結合點。
第二、5G進一步深入消毒供應、血液管理、醫學影像、病理、檢驗、藥劑科等醫技類科室。醫技類科室患者較少直接接觸,但實際上這類科室非常重要,是現代化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臨床關系緊密,起到輔助臨床、提高醫療質量的作用。5G與醫技類科室的結合,有望提高對臨床科室的支撐水平,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水平。
第三、各類醫療機構結合自身定位與能力水平,紛紛挖掘與5G技術的結合點,形成了一批各有側重、層次分明的應用,貼合分級診療的制度設計。比如:省部級三級醫院,利用5G開展急危重癥、重大疾病救治,利用技術縮短搶救時間,提高響應效率。而入圍試點的縣域醫院,在與5G的結合上,則以慢病管理、中醫調養這類“相對緩和”治療場景為主。處于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做好“百姓健康守門人”的角色,以圍繞居民生活為核心,挖掘疾病預防、養老和婦幼保健方面的應用場景,讓居民足不遠行,就能享受方便、廉價、基礎的醫療保健服務。
隨著5G技術的逐步成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醫療流程能更順暢、就醫渠道能更多元、醫療手段能更豐富。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夢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