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很多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商家,出售天價口罩、高價抗疫物資,受到了有關部門嚴厲查處。
著名經濟學者薛兆豐卻說:發國難財,在危急時刻高價出售商品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是正當且值得鼓勵的。這些發國難財的人,是在救別人的命,他們應該得到一個獎章,而不是得到懲罰。
這話說得非常離經叛道,引發了許多人的批判。
難道那些炒作抗疫物資的人不應該抓,反而給他們頒發勛章,這有點荒謬吧? 他在書中對發國難財現象有這樣的論述:
借國難發財的人,只是給別人多提供了一個選擇,他們確實利用了別人,但是這種利用對另一方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乘人之危發財的人,他的行為本身增加了供給,緩解了供需矛盾,從而使商品價格趨于回歸。
他講了一個故事:美國颶風災難造成大規模斷電,有個人把全部身家拿出來買了19臺發電機,租了輛大卡車開了1000多公里,以雙倍價格賣給災區群眾。可警察以違反價格欺詐條例抓了他,19臺發電機也沒收了。令人費解的是,直到他出獄,那19臺發電機還在倉庫里扣押著。
有人經過思考后問他:到底是想發國難財的人能幫助居民,還是把發電機扣押在倉庫里的官方更能幫助居民?居民只要發電機、要電、要食物,發國難財的反而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他得出結論:阻止發國難財的直接后果,就是剝奪了災民的選擇權。
薛兆豐還有很多經濟學的發現:
1、廉租房不該配廁所?
他經過研究后得出一個驚人的發現:
廉租房如果配備獨立廁所,窮人根本住不上。獨立廁所是富人的標配,公共廁所才是窮人的專利。因為租金非常低,廉租房成為了每個城市的稀缺資源,很多有錢人都想貪這個便宜。
如果有了獨立廁所,那這些唐僧肉就會被有錢有勢的群體瓜分殆盡,形成開豪車住廉租房的社會怪象,窮人反而住不上了。
兆豐的推理不是沒有道理,在我國歷史上也曾有過類似的案例。乾隆年間,全國很多地方發生旱災,糧食顆粒無收。和珅前去賑災時發現有人在街上施粥,他二話不說從地下抓起一把沙土就扔進了粥里,看得一眾官員目瞪口呆!周圍的下屬都驚了,問他這是干什么?
和珅說:真正的災民都餓瘋了,根本不會在乎粥里有沒有沙土,只要能活下來就行。這樣一來那些蹭吃蹭喝的人就可以被排除在外,讓更多災民可以得到活命的機會。和珅的方法就是經濟學里的歧視,看似很不人道,但對篩選真正困難的人卻十分有用。
2、同工同酬問題;
很多人都覺得只有同工同酬才是最公平的。
薛老師卻說,同工同酬對于弱者來說,將是毀滅式的打擊!
假如說,兩個人一塊去應聘同一個崗位,能力強的要月薪5000元,而能力弱的只要4500元。
如果老板對于能力要求不那么苛刻,很可能會出于對成本的考慮,而雇傭了后者。
那如果有規定,同工必須同酬的話,弱者也同樣要5000元,就注定找不到工作了。
表面上公平的決定,反而對弱者更不利。
3、價格歧視問題;
這里的歧視不是一個貶義詞,它是一個中性詞。價格歧視的意思,就是在價格上區別對待,為商家謀取最大的利益。如果你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價格歧視無處不在。
比如你想買一個華為手機,有普通版本和大內存版本。你會發現,一模一樣的配置,僅僅是多出了幾十G的內存,就要多掏5、600塊錢,更貴一點的甚至要多掏上千。這就是手機廠商的價格歧視策略,讓有明確大內存需求的人,多掏一些錢,多賺他們一些錢。而追求性價比的用戶,你買最低版本就可以了。
很多旅游景點也使用價格歧視策略,比如在迪士尼,景點面前總是排著長隊,讓人懊惱。但是你如果愿意多花一些錢,就能買到不用排隊的票,玩個暢快。
迪士尼就用價格歧視,將更注重體驗的用戶篩了出來,多賺他們的錢。
甚至連學校,也用價格歧視,不同成績的學生,會分到不同的班級,他們交的學費也不同。好學生不用學費,差生需要多交學費。
把價格歧視用到登峰造極的,是航空業,幾乎每個乘客的票錢都不一樣。它按照購票時間、人數、艙位多個標準把顧客進行分割,榨干每一滴利潤。
1991年,從深圳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的薛兆豐,一心撲在學術上,一口氣在國內外各大雜志期刊上,發表經濟論文及文章數百篇,更是被眾多知名雜志機構,評為“頂尖人物”。
一時間收獲了無數的贊揚與榮耀。直到2010年,他更是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
薛兆豐的人生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當上了北大教授的薛兆豐,隨后踏上了互聯網知識付費的班車。
一直堅持把經濟學講給普通人聽的他,一年賣課收入4000萬,頂普通教師一輩子的收入,一時間引來無數的褒獎與質疑。
北大教授汪丁丁怒懟薛兆豐:他講的經濟學是三流知識,一流知識無法傳授!
薛兆豐的回答鏗鏘有力:知識不分三六九等,知識的深淺輕重,是以理解現實問題為導向、以理解現實問題為準繩的,沒有什么知識是天生就高人一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