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曹和平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深圳市灣區數字院院長
數字經濟,從場景視角去看,第一是指“數字替代經濟”,原來經濟中的生產過程比更為節約的數字生產方式替代了。第二是指“數字創造經濟”,原來經濟當中沒有這種成分,由于數字替代經濟的積累創生了服務于數字替代經濟的新基礎設施和新消費方式,經濟的業態在全新的意義上上了個臺階。數字創造經濟加數字替代經濟就叫數字經濟。
一個更為準確的描述是:數字經濟是廠商用數碼作為原材料,并用對應處理技術來生產,爾后通過中間品市場依次交易,并被集合成為零部件、半成品和復合品抵達消費者產品市場,并最終被消費。上述三個過程加起來形成的綜合性均衡收斂過程及資源優化配置行為的總和,就叫做數字經濟。
主流經濟學的框架被科斯定理強行加入后,經濟學大廈中的產品都是競爭性產品。其有三個特點:切分性、排他性和競爭性。切分性,產品的單元可以做到與消費者的偏好單元相擬合;排它性,一件產品,如果甲消費了這個產品,乙就不能以任何的方式得到消費;有了前兩者,一件產品就可以拿到競爭性市場上去交易,整個經濟的資源配置達到最優。這就是20世紀百年經濟學理論教給人類的經濟學宇宙。
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基礎設施不是這樣?;A設施的三個特性和競爭性產品不一樣,它是非排他性的,你可以分享它,但不能排他性地獨享它;你更不能把它切為一半隨意處置它。這就是互聯網的經濟學本征,不管是光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還是衛星互聯網,都是不能切分,不可排它,沒有競爭性(不能交易),一種公共品獨有的經濟本征。雖然如此獨特,但數字聯網還有傳統制造經濟基礎設施沒有的另外三個特征:高通量、綿密性、低時延。算力基礎設施的出現讓這三個本在制造基礎設施存在但被人們忽略的三個特性凸顯了出來。
算力基礎設施群落的成型需要兩類類基礎的存來作為前提:第一,要求對傳統經濟的“公-鐵-高-高-港-橋-涵-隧”八大基礎設施單元數字化升級形成數字孿生。這有點類似基礎設施意義上的數字替代經濟。升級以后,可以讓原來基礎設施放棄一些成本高不經濟的部分,讓其數字孿生部分來完成它。但這不是數字基礎設施經濟下的數字創造經濟內容。我們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升級——數字“公-鐵-高-高-港-橋-涵-隧”8個基礎設施單元。這也可以成為數字基礎設施的第一個群落。
第二,要求光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與將要實現的衛星星群及臨近空間的“游空-滯空-浮空”飛行器整合為一體化序列——“網(光纖網)-網(移動網)-網(衛星網)-星(星座)-通(宿)-導(星垣)-定(星群)-遙(星河)-器(飛行器)-關(空間樞紐站)-站(地面關口站)”11個基礎設施單元。這是數字基礎設施的第二個群落。該群落是屬于數字基礎設施創造部分,它是因數字替代經濟累積越過某個門檻線之后的產物,是大車間經濟不具備的創新經濟成分。
數字基礎設施的第三個群落有“元(元理念生產環節)-團(超一流團隊形成)-晶(晶體原材料設計)-芯(芯片架構設計)-刻(實驗室夾模板具創設)-封(高光源封裝)-開(開源機制)-源(開源操作系統)-中(廠商中間品市場)-市(消費者大市)”11個基礎設施單元。數字基礎設施三群似乎遠離了實體生產過程,但它卻是形成實體過程中樞外圍互動的數字經濟引擎——一個數字經濟特有的動力機制。其所提供的知識產品和系統集成過程,在很多條件下,第一動力始發后,就脫離了人的大腦可在第三方大腦的意義下可持續運行。這也可以成為數字經濟運行所需要的算力算能體機制的對應基礎設施群落。
算力算能產業首先是基礎設施建設商的,然后才是基礎設施運營商的。理解這一點,我們還需回到與制造經濟對應的道路基礎設施及其帶動的產業發展及經濟業態關聯觀察的理解上來。
早年的“公-鐵-高-高-港-橋-涵-隧”是中國經濟的公路網和鐵路網八大基礎設施網絡的基本構成單元。當其鋪就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之上的時候,一個個的網格相互聯結蔓延成為一個整合的網格網絡。這時,網絡網格中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在網格之間的運營量趨于相等。不再像以前,道路基礎設施好的區域經濟運行成本低,企業生存程度高,產業發展快。當公路基礎設施網絡覆蓋了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之后,鐵路網格和網格,尤其是高鐵網格也像公路網格一樣形成,并疊合在高速公路網絡之上。一個奇異的經濟現象出現了:人們突然發現,不同區域間的經濟差別,由于網格和網格之間的聯結,尤其是聯結之后的整體網格整合成網之后,不少地域之間資產價格拉平了。
比如,房地產是所有資產中的基礎性資產,其價值和基礎設施網絡完善與否有著直接的關系。當公鐵高網在全國范圍覆蓋以后,有些特色小鎮,最高段位的房價和省會城市的均價差距在迅速逼近。而且,不僅基礎資產的價格在逼近,而且連人們的身份地位也趨于平等了。過去城鄉間的人口遷徙是從農村走向城市的單向維度,現在從城市走向農村遷徙已經不是個案。特色小鎮地區的戶口一票難求,但近兩年來各個省會城市都在搶當年畢業的大學生,哪管你是城市戶口還是鄉村戶口。人口遷徙的環流雙向驅動了。這就是基礎設施成群以后成“落”的典型外觀表現。算力算能基礎設施也有同樣的經濟資源整合產生帕累托改進的神奇作用。
上述談到的數字基礎設施的第二個群落可以這樣來理解。1980年代的時候,光纖互聯網出現。光纖與桌面微機固定終端結合后,人們原來通過郵遞系統傳輸信息的方式,被光纖互聯網和桌面終端組成的新系統所替代,互通信息有無的速率大大提高了。光纖網本質上是信息互聯。
1997、1998和1999三年,聯通、移動和電信相繼成立后,原來的光纖互聯后傳輸信息的網絡又疊加上了移動互聯網絡。移動網50公里一個基站,覆蓋了全國80%以上的國土面積。當基站和基站的去噪音程度,如果逼近光纖互聯的清晰程度的話,人們更愿意使用移動互聯網。原因是,移動互聯走出了家庭和辦公室,讓人們在固定場景和移動場景之間的通話毫無差別。移動網的工作機理比光纖網更符合人們的行為模式。
當移動網和光纖網兩網合一后,使得第一代電商——網易、搜狐和新浪——互聯網通用信息門戶網站,和第二代電商——搜索引擎——互聯網信息“物流”公司直接向第三代超級電商過渡,阿里、京東、唯品會、拼多多和美團一個個超然出世。在人們大腦指揮下,電商初步實現了自然人參與之下的萬物互聯。消費者在網上訂購商品后,線上支付線下送貨基本上消滅了線下最后100米送貨的世紀瓶頸。
信息互聯向萬物互聯過渡是高頻設計、場景圖像、圖形視頻信息海量瞬時生成,單位時間信通量出現爆發式市場需求造成的結果。但是,隨著生活和生產等場景信息高頻發生并彌漫到整個社會之后,信息增量出現原子彈誘發氫彈式爆炸的二次天量涌現,光纖網加移動網合一的低綿密性提供的通量就不夠用了,必須出現沿地球表面的薄層通訊向“空-天-地”一體化整合意義上的衛星互聯網過渡。
一個合理的衛星互聯網應該是國家空間干線拓補大區布局,與光纖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有效疊加,由原來初級萬物互聯,向人工智能指引下的二次萬物互聯——數字技術支持下的智能互聯網——升級。其一個最本征的區別是“信息互聯-萬物互聯-衛星互聯”三網合一,與通用數字技術支持下的區塊鏈戰略商業根服務器組網,對工程技術意義上的“噪音數據-熱數據-溫數據-涼數據-冰數據-凍數據”序列在“評估-確權-授權-增級-回購-擔保”等智能合約意義上賦值排序,萬物互聯向價值互聯時代過渡。
價值互聯是用第三方智慧的方式完成現在貨幣和金融一二級市場,資本一二級市場,要素一二級市場瞬時穿透,擔保出現去資產化直接向價值擔保過渡。
在宏觀觀察上,人類經濟就從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個圈層制造經濟從地下到地上4萬公里,空天地一體化“綿密性-高通量-低時延”瞬時互動特征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持的智能智慧經濟爆發性升級。數字基礎設施第二個群落正在加速建設,將會為建立在其上的數字經濟鋪墊基礎設施性前提。
數字基礎設施的第三個群落算力算能基礎設施——“元(元理念生產環節)-團(超一流團隊形成)-晶(晶體原材料設計)-芯(芯片架構設計)-刻(實驗室夾模板具創設)-封(高光源封裝)-開(開源機制)-源(開源操作系統)-中(廠商中間品市場)-市(消費者大市)”11個基礎設施單元。坊間所說的公共安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數字孿生等都是這類基礎設施單元在樞紐區域聯結關口的一個個的管理、制造、運輸和后續處理的集聚區觀察。
設想一下,在這些集聚區中,比如長三角109個縣市區的資產,數字技術支持下的商業服務器對數字進行評估、收信、征集、回顧、擔保、托管、法律會計關聯的運算和操作等,必須得有個超級搜索引擎,把存量的數據和第六代數字智能商務平臺的增量數據、配對、黏性、綁定(帳戶)、分發、場景喚醒及行為反饋等一攬子過程進行超級運算。這個級別的超級運算,要給它提供的瞬時數字流量和我們國家數字貨幣對接的時候,誰來做?以每秒鐘要交易5千次的小計算來說,除了現在簡單的支付集聚之外,現今長三角三省一市的任何一個超算中心和團隊不能提供這種算力服務。這就提出了建設強大算力體系的市場需求。完成這個需求必須得解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對應產業鏈成長問題。
算力產業是數字經濟的主導引擎。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內涵及標準體系的元義理解也提上了議事日程。14億人的貨幣一、二級市場,資本一、二級市場,要素一、二級市場,非經濟類的一、二級市場,每秒鐘的計算量,在今明后三年,峰值大約在50萬次/左右。要實現這個能力,我國國家算力產業鏈——“原-團-晶-芯-刻-封-開-原-中-市”的內涵和建設標準,落實在國家干線、區塊鏈、東西南北中布局和數字化升級,如果沒有個頂層設計統一做下來,按照誘致性技術進步路線走下來,就會形成巨大的歷史浪費。在3-7年的中期遠景上,算力體系未雨綢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建設算力體系的全球領先意義無疑是巨大的。當生產和消費及對應活動的網絡網格一個個疊加整合起來之后,原來國民經濟體系中最富活躍力量的七個部門——“府-產-學-研-資-商-媒”的傳統四堵墻就看不見了,整個經濟也就數字智慧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