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我們應對疫情和恢復經濟都取得一定成績。站在2021年初,我們應當如何預判2021年的經濟恢復與發展狀態?2021年的經濟恢復將呈現什么樣的特點?
2021年中國經濟將呈穩定回升狀態
從外部看,盡管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努力地做好防疫工作,新冠疫苗也開始逐步走向大眾,但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在世界上擴散蔓延。外部的形勢和整個世界經濟恢復充滿的不確定性仍然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從內部看,中國經濟恢復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20年10月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在2020年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歐投資協定也如期完成談判。這些可以說給了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一個沉重的打擊。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們要按照黨中央的部署開好局,如何開好局?我認為,首先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其次,中國經歷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沖擊,我們在應對疫情和恢復經濟上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但回過頭來,也要注意到我們仍處在一個恢復的狀態當中。這時不能過急,各項政策要有穩定性、連續性。有些觀點認為,要減少對經濟的刺激、扶持力度,對此我是不贊成的。政策應當保持穩定性、連續性。如果保持好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保持好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中國經濟在2021年將是一個穩定的回升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的經濟恢復當中,消費的恢復是滯后于投資的,但2021年,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確立與發展,以及我們民眾對戰勝疫情和恢復經濟的努力,特別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大家的預期和信心會大大增強。2021年的消費會比2020年有更好的回升,更有效地促進經濟恢復。
2021年,促進生產與消費的著力點在哪?
第一是要把就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有就業才能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費,才能有消費的提升。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比2020年多30余萬。而且受疫情影響,出國留學人數也會大幅下降。國內的就業壓力會相應增加。所以我們仍要把就業放在第一位,特別是關注好就業的重要群體,比如大學生。
第二是保市場主體,全力以赴地讓企業有活力。保企業就是保護生產力,保企業就是保住就業,保企業也是為了保住產業鏈、供應鏈。我認為,在保企業當中,2021年更為重點的還應是保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經濟。市場主體中,真正存在更大困難的還是中小企業,是實體經濟,而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現在又恰恰是吸納就業的一個最重要的領域。2020年,我們在保企業、激發市場活力上,已經出臺了很多效果良好的措施,2021年應當總結好的做法、好的措施,在保市主體這方面,還應加大政策力度。(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