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寧波盛和塾張忠良理事長的內部分享,由于精彩,所以共享。
【第一步 企業家個人的修行】
① 轉心、篤行
個人修行,首先是發心與篤行的問題,這個過程,一般需要6—12個月來改變,這是一個修身的過程。在這個修行階段,塾生應該要不斷地分享,要積極參加盛和塾的游學活動,要高強度地、頻繁參加盛和塾的學習,絕不能給自己偷懶的機會,因為你離開了這個正能量的場合,感動會越來越弱,所以一定要積極參加學習。
② 提升心性,明確事業意義
一旦你這么做了就會發現,你將會重新思考你的事業,甚至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塾長用“意念”這兩個字來教誨塾生,說的就是“想”的力量;我們傳統文化講“正己化人”講的就是感化的作用。
這樣的修行精進后,塾生會發現我們的利己心越來越少,利他心越來越多。
由人及業,塾生作為經營者自己改變的直接反應,就是改變了我們企業的大義名分,即使命感,至此自然而然會走上構建幸福企業的道路。
③ 傳統文化修行
當我們結合傳統文化學習了幸福人生的課程后,會明悟孝道,我們會學長怎做好兒子、好女婿、好丈夫。中興自從遇到威海儒蓮,明悟因果、孝道,更加明白人生的意義。這個威海的課程有5天,對人生的變化是很大的。
④ 不斷增強自己的愿力,“找到滿公司的圣人”
我們講過,你發心有了,但這個愿力有多大?你要不要攀登心中的珠穆朗瑪峰,這個峰是什么?就是要不要成圣?
陽明圣人說,滿大街都是圣人。我們如何找到滿公司的圣人?我認為表揚就好了。你不斷表揚員工就會營造出一個正能量的公司道場。
去年在馬來西亞學習,我明白了要渺小自己,渺小到極致,自然無我利他。不斷的謙卑,這就轉心轉型了,這就是轉變了。
【第二步 團隊改變】
在這一階段,我們要將團隊打造成兩個共同體,即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要做到這點,就需要團隊共修。共修的方法很多,例如一起參加盛和塾游學、一起參加月度學習會、組織公司內部集體學習、一起參加分享會、一起舉辦空巴宣講哲學……塾生一定要明白,這個強大的能量更多的是企業家自己帶過來的!
在這個階段完成后,就要考慮你需要什么樣的哲學?
中興的哲學來自京瓷哲學78條與圣賢文化。經營十二條就是京瓷78條里面的核心。我們為什么要圣賢經典,一是因為中國國情,二是圣人福澤。
十幾年前,在日本機場,《大學》《中庸》這些圣賢經典非常多。而中國的機場基本看不到,或者看到我們也沒去學。現在我們明白了企業做大的福利就是教育。
中興要做兩個事情,一是孝道一是因果。孝道是《弟子規》、《孝經》,因果就是《了凡四訓》,這不是一遍的事情,需要100遍、200遍、1000遍、2000遍。
哲學不僅僅是經營者的思想,必須是企業全員共同的思想,當然前提必須是要在正道上,這個正道就是“作為人何為正確”。
當我們梳理了自己的企業哲學后,就進入第三個階段——全員共有。
【第三步 全員共有】
這個階段也是需要6——12個月,分為學習、分享、力行。
通過學習增加自己的見識,通過踐行將見識變為膽識,在哲學共有的過程中去力行。
【第四步 實學】
我們寧波盛和塾的塾企有上百家,公司不一樣,規模不一樣,行業不一樣,但原理一樣。這就是曹老師說的“跨行不跨理”。
這個理就是稻盛老師的“會計七原則”。“現金經營”“一一對應”“肌肉堅實的經營”……這七大原則都是一樣的,有很大的共性。
實踐會計七原則需要完善兩大法寶:一個是健全的會計財務體系、一個是信息化(IT)。寧波盛和塾也將推出相應的課程輔導塾生完成這個階段。
【第五步 阿米巴】
實行阿米巴管理不是為了讓老板輕松,也絕不會更輕松。稻盛塾長是在京瓷變大變強之后,也就是創業15年后才實施的阿米巴管理。
阿米巴是構建健康經營體質必須的。這個管理體系可分為阿米巴組織劃分(獨立核算)、召開經營分析會,創建企業高收益體質。
作為經營者,必須不斷的開經營分析會,強壯你的經營體質。要做到這一步,我認為,透明經營是必須的,比如將各部門的采購成本向全體員工公開。
透明的能量很大,透明就意味有標準,有標準就很難有回扣、內幕這種事情。
【第六步 實現高收益,實現永續經營,承擔社會責任】
我想,以后都應該走這樣的學習路徑。
此次日本游學,對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企業是社會的,真的不是個人的”。我們只是處在這個位置上,以經營者的身份為全體員工謀取幸福,為企業所在區域、社會做貢獻,讓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關彬,記錄于2017年5月,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