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過后中,中國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在反思:我的企業為什么抗風險能力這么差?新經濟周期,有人也稱為二次黃金期,即將到來。中國企業到底依靠什么實現可持續發展擴張?從最新公布的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來看,有的多元化企業掉隊很快,有的一元化企業同樣掉隊很快。同時,在金融危機中,樂于模仿、跟風、山寨的中小企業,倒閉了一大批。
導致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缺乏能夠不斷裂變的優勢能力核,或者是偏離了獨特的“優勢能力核”進行擴張,這是中國企業做不強、做不大的關鍵原因。我們研究發現,通過裂變“優勢能力核”進行擴張的模式,即“核模式”,是企業永續擴張的最佳路徑。
什么是“核模式”?
在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中,過去“攤大餅式”的外延擴張模式,必須放棄。企業必須回歸到核心能力的圓點,長期培育可自我裂變、具獨特優勢的能力核,然后進行裂變式擴張,實現核變式內涵發展,我們把這種發展模式稱為“核模式”。
作為擴張基礎的企業“優勢能力核”,必須具有5個關鍵特征:
一是企業通過長期自主培育得來的,能支撐企業可持續成長。二是優勢能力核應該像原子核一樣,可內生裂變,具有極強輻射能量,能復制到企業各個不同的業務線和產品線中。這是優勢能力核與傳統上理論家們強調的核心能力的最大區別。因為現實中,很多企業確實有業務上的核心能力,但它往往不具備裂變復制價值,或者無法裂變和復制到其他業務單元。三是對手不可復制或者短時間內非常難以模仿。四是能力核能給企業帶來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第五是優勢能力核也必須結合競爭環境變化,不斷在原有優勢中結合新的趨勢,在相對穩定中做到動態升級;否則,原有優勢也可能變劣勢。
在企業的能力庫里,有很多看起來都不錯,但哪個是企業真正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能力,哪個能力有可裂變的優勢內核,這是企業必須必需思考的問題。企業多元化擴張中,往往都是因為無法正確識別優勢能力核,并裂變到新業務中,所以招致敗績。比如,新浪網的優勢能力核是內容和廣告運作能力,當它做搜索時,無法取得成功,但做博客、微博等體現優勢能力核的業務時,無往不勝。又比如,阿里巴巴的優勢能力核是電子商務創業能力,當它試圖運作雅虎中國網,經營內容業務,遭遇敗局。
8種核模式
發展模式紛繁復雜,成功實現多元化擴張的企業,都是圍繞某一種最具輻射力的、可裂變的優勢能力核發展起來的。相反,那些擴張了很多業務,但缺乏一種優勢能力核為軸的,很少能持續強大和領先。概括起來,核模式可分為8種:
核模式1: 基于帥才孵化系統的擴張模式。在發展擴張中,不斷孵化領軍帥才孵,由不斷涌現的帥才來駕馭龐大的產業帝國,這是企業最高層級的能力核。杰克韋.爾奇、施振榮、柳傳志、張瑞敏等所帶領的企業,之所以能實現多元化發展,除了戰略對頭,帥才孵化是根本。
核模式2:基于創業精神傳遞能力的擴張模式。華為、阿里巴巴成功的關鍵,是在組織內部有效傳遞了任正非和馬云倡導的不斷創業的精神。這背后,是他們傳遞創業精神的一整套企業文化系統,管控機制和激勵機制。沒有創業精神傳遞這一優勢能力核,馬云和任正非都不可能建立龐大的、跨國的產業帝國。
核模式3:基于戰略前瞻能力的擴張模式。前瞻性的戰略發現力,是多元化投資中最重要的優勢能力核。復星資本+產業發展的多元化模式,凱雷集團全球化投資,都需要在不同的領域選擇機會,表面看風險很大的選擇,卻打造了迄今為止最有“發現力”的戰略組合,抓住了多個行業的發展機會。
核模式4:基于自運轉型組織能力的擴張模式。企業戰略明確,但創始人無法撒手企業運營,根源問題在于高速發展,但“標準化、規范化、柔性化”的自運轉型管理缺失。萬科、海爾等制定一整套管理規章制度,從下至上實現員工的自我驅動,實現組織圍繞市場目標的自我運轉,構造了良好的執行力,不斷推動企業向前擴張。
核模式5:基于用戶體驗創造能力的擴張模式。蘋果公司能夠從蘋果電腦,到ipod、iphone、ipad,其不斷取得的革命性成功,均是圍繞“創造最佳用戶體驗”這一優勢能力核展開。用戶體驗創造能力,已經成為了中國騰訊、英國維珍集團等用戶體驗型組織的能力核。
核模式6:基于工業精神傳承能力的擴張模式。在金融危機中,中國制造集體陷入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過于注重短期商業利益,缺乏精心設計和雕琢企業產品、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工業精神。美的電器是制造企業核模式典范,它堅守工業精神這一優勢能力核,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產業鏈等方面穩打穩扎,每個子業務板塊的擴張幾乎都取得了成功。
核模式7:基于動態競爭力塑造的擴張模式。企業發展的環境不可能一成不變,企業必需具備漸進式轉型,打造動態競爭優勢的能力,并且以這種能力為核心,構建自己的核模式。比如,杜邦公司具有208年歷史,在世界500強中最為長壽。杜邦初創時,只生產黑火藥,經過漸進式轉型,今天生產5萬余種產品,銷售收入達到300億美元。在第三個百年,杜邦的競爭力轉向一些新興科技領域,比如節能環保,杜邦每年從低碳產品中得20億美元收入,并將之貫穿所有商業模塊。這就是杜邦緊隨社會發展大趨勢,實施核模式的擴張過程。
核模式8:基于低風險創新的擴張模式。創新始終充滿風險,這就是中小企業創業之初樂于山寨、模仿的關鍵原因。只有那些既敢于冒險,又能有效控制創新風險,并把這發展成為獨特能力核的中小企業,才可能不斷地在試錯與試對之間,實施低風險創新的核模式,進行擴張。奧圖碼公司給創新的要求是“不犯法、不賠錢”,雷士照明在市場環境好的時候,未雨綢繆實施戰略創新,即使輸一城一池,也不會危及整體,就把公司整體的創新風險降到最低。
打造“核模式”的步驟
作為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核模式”包含四個基本步驟:一,打造支撐企業持續生長、可內生裂變、對手不可復制、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優勢能力核”;二,找到“優勢能力核”裂變的正確途徑,穩、準、快地發展擴張;三,以“能力核”為圓心,聚合并優化組織資源,形成新型、高效的運營管理體系。 四,結合市場環境變化,與時俱進,漸進式地結合社會大趨勢,升級優勢能力核。
總之,發展模式決定企業的成敗。以可裂變的優勢能力核為圓點,實施核裂變式擴張模式,將是企業克服多元化拓展敗多成少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