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經濟與產業政策篇》主題論壇現場,匯力基金董事長、中房集團理事長孟曉蘇作了題為《是是非非房地產》的演講。
匯力基金董事長、中房集團理事長孟曉蘇
“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孟曉蘇以中國的一句古語引申出今天的演講題目。隨后拋出多個問題:在“樓市限購”下預期“市場萎縮”準確嗎?是貸款給居民購房有風險,還是貸款給小微企業有風險?......引發在場嘉賓的思考,使得整個演講過程妙趣橫生。
圍繞著主題,孟曉蘇從功敗垂成看房產、揚長避短貿易戰、傳到效應談房貸、放眼世界話發展等多方面談了房地產的是是非非。
孟曉蘇認為,中國房地產業持續堅挺,不懼打壓支撐中國信心。其不認同“居民購房影響消費”的觀點,孟曉蘇提出買房本身就是消費,且居民購房不僅是消費,還能通過“傳導效應”拉動多項支付。
針對市場上出現的“現在居民負債率太高,不適合做住房抵押貸款”的觀點,孟曉蘇援引瑞士信貸發布的《2018年度全球財富報告》中的內容以及西南財經大學的數據,他說道:瑞士信貸的數據顯示,中國老百姓的財富僅次于美國,中國房產凈值占中國家庭財富66%,負債率僅9%。9%是低負債,另外,西南財經大學的數據說財富凈值占比不是66%,而是77.7%,相比之下負債率只有4.9%。這說明如何發揮好貨幣的傳導作用,是需要認真考慮的,要拋棄錯誤的觀點,弄清誰是誰非,加大居民的住房貸款和房地產信貸支持。
以下為演講全文:
主持人楊曦:感謝葉總的精彩演講。接下來,讓我們掌聲有請今天的壓軸主題演講嘉賓,他是1998年房改課題組組長、匯力基金董事長、中房集團理事長孟曉蘇先生,孟先生今天為我們帶來《不忘初心,堅定推進改革開放》的主題演講。
孟曉蘇:今年有專家講到,現在房地產市場已經萎縮了,在限購的情況下,你還在談房地產市場。今天我要談論的是房地產的是非。比如,到底是將錢貸款給還不起賬的企業,還是給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業,還是貸給老百姓買房?有人說貸款給老百姓買房的風險的大,貸款給企業的風險小,這就是一個是非。
今天講四個是非。
第一,功敗垂成看房地產。
第二,揚長避短貿易戰。
第三,傳導效應談房貸。
第四,放眼世界話發展。
二十年前的住房制度改革,我們將商品化引入到住房建設和住房分配領域,中國城鎮居民從此住得更加的舒適寬敞,生活得更有尊嚴。房改之后,住房、汽車及其關聯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有力拉動了中國經濟20年的發展。其中房地產業拉動了100多個產業的發展?;仡?0年前房改之前,中國的GDP總量只是占世界的7位,房改后,經濟總量每兩年超越一個國家,并達到了世界第二位。最近這些年又加大了與第三位的國家的差距。住房制度改革給經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們國家啟動房地產之前,1993年6月,中央調控海南等地的房地產過熱,隨后出現了產能過剩,當時有一億噸鋼鐵過剩,5000萬紗錠過剩。2003年,2億噸鋼鐵也沒過剩,紗錠發展到2億也不過剩。那一年,國務院接受了專家們的建議,將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我們又看到,又一輪調控房地產,房地產增速在2014、2015年下滑,制造業產品積壓,產能過剩,靠什么解決了這些問題?靠2016年的樓市去庫存,使得制造業回暖,利潤上升。事實證明,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最近我們又看到,房地產投資在下滑。統計局剛發布的數據,中國工業制造業利潤在下降。尤其是鋼鐵、黑色冶金、電力、煤炭行業在下降。
中央早已經說得很明白,現在不是要打壓房地產,而是要保持房地產的健康平穩和長期的發展。
二、揚長避短貿易戰
根據專業機構的統計,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量差不多,但是占用資金少一半,拉動力大一倍,為什么是這樣?因為老百姓踴躍買房,就會踴躍的借貸。其中地方債是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長期負擔。我曾經試圖引進REITs。目前看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效投資增長乏力,還是要強調內需拉動經濟,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
三、傳導效應談房貸
資金應該貸給誰?1998年房改之初,就引進了住房抵押貸款在內的多項金融創新產品。其中住房抵押貸款是經過三年的工作,先做供給側的工作,讓銀行愿意貸,再做需求端的工作,老百姓愿意借。一開始不愿意借,是顧云昌講的中國老百姓和美國老太太的故事,讓大家覺醒了愿意去買房。現在房地產信貸有了38萬億的規模,占了銀行貸款余額的28%,總體來說貸款質量優良。
最近又出了是非,有人說,老百姓購房妨礙了消費。我覺得比較奇怪,老百姓購房本來就是消費,購房后還要裝修和買美的空調,進一步拉動了消費,怎么說老百姓購房妨礙了消費。有人認為老百姓買了房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這要看看資金流向哪里:錢給了開發商,開發商將錢了制造商,制造商將金錢給了原材料,這里每一項都是勞動者的現金支付,買房全面啟動了消費,這就是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應。
現在看到的是銀行普遍的惜貸,銀行不是沒錢,是不敢出來,責任太大。銀行愿意放房貸,但是主管部門限制著他們,不讓銀行放房貸,也不讓金融機構發房地產信托。正是因為住房投資消費安全的傳導作用,拉動了經濟,也可以保證銀行的貸款安全。住房抵押物是新的,付了30%—50%的首付,這是多么好的貸款,而且能夠有效的拉動經濟。我們看得更加清楚,看到樹枝和樹葉枯萎,有人說要拿水澆,真實的辦法是澆樹根,實際上通過樹根吸收了水分之后,一步步的傳導,將樹干和樹葉都救活了,這就是老百姓房貸和救小微企業的關聯關系。
現在是否可以放房貸?有人說杠桿性太高了,瑞士信貸的數據說明,中國的房地產凈值占了中國家庭財富的66%,負債率只是9%,還是比較低的。要加杠桿就要加在老百姓這一側,有人說不對。我又找來了又一個數據,西南財經大學的數據說財富凈值占比不是66%,而是77.7%,相比之下負債率只有4.9%,這說明如何發揮好貨幣的傳導作用,是需要認真考慮的,要拋棄錯誤的觀點,弄清誰是誰非,加大居民的住房貸款和房地產信貸支持。
四、放眼世界話發展。
我們一直關注香港,房改也是借鑒學習中國香港的內容,香港回歸后,我們發現它在這個問題做了兩個極端,一個是全面打造居屋,將房價打下來了。
香港總面積是1104平方公里,香港的建城區只占24%,也就是260多平方公里。大陸的土地是閑置,一個750萬人口的香港建城區只有260平方公里,人均占地面積是33平方米,是目前規劃標準的1/3。不是沒有地,有很多空地,放著這么多的地不開發。我們規劃的標準是100平方米。多少城市都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上海和北京、深圳這樣的城市,也沒有。我們看看國外其他的情況,東京都市圈相當于北上廣深天津重慶的總和,紐約都市圈的面積更加大。這么點的土地建成區還舍不得蓋住宅,過多的投入到工業和商業。居住用地在這些大城市占比過低,導致地價和房價高起,導致城市擁堵現狀,限車導致汽車行業下滑的厲害。
講到京津冀雙城記的故事,影響到了北京市和周邊的京津冀以及雄安新區,如果雙城記可以建成的話,就可以有效擴充城市空間。我們要用世界化的眼光,改變過去單一的香港模式。增加城市土地供應,實行科學的發展。我們要按照中國的國情,研究中國樓市的國情,走出是是非非的誤區,推動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從而使國民經濟恢復到平穩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我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