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西方媒體的說法,關于華為的“爭吵”是在全球5G競賽的背景下發生的。據英國媒體報道,最新一份遭泄露的明顯由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一名高級官員撰寫的備忘錄顯示,美國從今年年初開始就對華為公司深感擔憂。這份備忘錄抱怨說,這家中國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讓中國在引進和發展5G技術的競賽中相對美國而言實力大增。這份備忘錄還稱:“我們(美國)正在失利。誰在5G技術和市場份額方面領先,誰就擁有巨大的優勢……占領信息領域制高點。”
▲近日,一名中國人手持“華為我們愛你”的英文標語站在法庭外支持孟晚舟。(路透社)
事實上,在5G技術領域,美國起步較早,也擁有高通、思科等技術積累較深的公司。多年來,美國在開發5G方面主要采取與歐洲捆綁的模式,在5G關系網中的大部分模塊里,美國和歐盟仍占據主要份額。但盡管如此,從上述報道中不難看出,美國在這一日趨激烈的競賽中已顯得十分焦慮。有分析認為,正是擔憂在5G等重要技術領域的大國競爭中喪失“霸主”地位,才令美國將他國科技企業當成了“打擊對象”。
美國方面不惜犧牲國家形象也要確保自身在5G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優勢,那么,5G技術究竟有多重要?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學者李崢對參考消息網介紹,5G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通訊基礎,是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輪科技革命繼續發展的基礎性支柱。相比之前的無線通信技術,5G可能改變當前信息數據傳輸的基本業態,對wifi、紅外遙控、室內寬帶等進行替代,是具有戰略平臺意義的核心技術。當前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法國等信息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都希望在這場競爭中占據主導權,或者至少避免被其他國家落下。
有分析認為,5G技術的競賽實際上是大國科技競爭的縮影之一。多年來,科技競爭始終是大國競爭的重要內容之一,工業革命以來,這種競爭顯得更加明顯、也更為重要。冷戰前,各國科技競爭主要體現在軍工領域,以先進武器作為主要競逐目標;冷戰后,各國的競爭轉向產業鏈競爭、核心技術競爭以及企業之間的終端產品競爭。
俄新社刊文稱,在當前的世界技術競爭中,美國的霸主地位日益不保。這一事實本身不啻為對華盛頓國際聲威的重創。美國的初衷未必如此,但他們的行為導致了上述結果,且已覆水難收。
李崢表示,科技競爭原本是正常的、良性的,能夠促進人類科技進步的發展。但近年來,西方國家在科技競爭中加入了更多政治因素、安全因素、甚至意識形態因素,這使得科技競爭中惡性競爭的部分在增加。如果這種趨勢繼續發展,和平時期的科技競爭可能將面臨較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