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北大國發院2016級DPS金融管理博士班開學典禮在北大朗潤園隆重舉行。新生們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班主任——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副院長、著名戰略學教授宮玉振老師。
宮老師告訴2016級新生們,在他心中,讀博有四層境界:為學位而讀、為求知而讀、為人生體驗而讀、為社會擔當而讀。這四層境界,層層遞進。宮老師勉勵新生們,來到這古樸的朗潤園,就是加入到了中華文化傳承的血脈之中,不要“入寶山而空回”,一定要抓住學習的契機,做出“不可想象的巨大成就”。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以班主任的身份,熱烈歡迎各位2016級管理博士同學的到來。班主任是個很神圣的稱號,我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成為班級的一員。我們第一期管理博士的班主任是楊壯老師,楊老師是BiMBA商學院學員們公認的精神領袖,極具人格魅力,深受學員愛戴。“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敢在楊老師之后擔任班主任的職務,我想是需要非常強大的勇氣才可以。
北大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當你進入北大校門的時候,保安會問你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今天各位同學來到這里,首先應該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已經功成名就的你,為什么還要到這里來讀博士?
在我看來,讀書大概有四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是為文憑而讀書。博士文憑是最高層次的文憑。董事長、總經理常有,而博士不常有。博士的身份可以讓你在商業世界中非常有面子,可以讓人高看一眼。我相信大家畢業之后,一定會愿意把這樣一個博士頭銜放在名片最顯眼的位置。這種自豪感其實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拿到博士學位之后你就會慢慢發現,文憑給你帶來的更多的只是浮榮而已。僅僅為了文憑而讀書,意義并不是很大。
第二層境界,是為了求知而讀書。博士學習應該是在所有的學習中最苦最累,但可能是收獲最大的。在讀博士的幾年中,你會受到做研究必需的、最系統、最嚴格的訓練,它會讓你真正走進學術的殿堂。它會把你過去碎片化的知識變成一個整體,把你過去的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你也會系統地掌握某一個學術領域的知識,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作為博士學習的成果,你的博士論文很可能是相當長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是你一生最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你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讀書,那么恭喜你,你來對了地方。國發院被譽為北大中的北大,管理博士是國發院最高端的管理教育項目,這里匯聚了最優秀的教授、最優秀的管理者。一句話,你得到的將是最好的求知環境。
第三層境界,是為人生的體驗而讀書。人生有不同的體驗,從今天開始,你會發現讀博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命的體驗,而且這種體驗是你在其它領域所得不到的。它是一種精神世界的體驗。苦思冥想而不得會讓你很痛苦,突然的頓悟又會給你帶來巨大的狂喜。尤其是你走到學科前沿進行自由探索的時候,內心的快樂和充實是別的東西所無法替代的。如果你能把讀博當成一種獨特的人生體驗,那么你就會超越學位和求知這樣的功利層面。當你讀完博士以后,你會發現,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生命歷程。
第四層境界,是為了社會的擔當而讀書。王陽明少年時曾經問老師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師說是“讀書做官”,王陽明說不對,應該是“做圣賢”。宋朝大儒張載也曾經說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當你來到古樸的朗潤園的時候,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是一種不絕的天下情懷,一種深沉的家國意識,一種經世濟民的使命與追求。這里傳承的是上千年來中國士人的擔當意識。各位選擇了這個項目,就是匯入了這個文化的血脈、加入了這個傳統的傳承之中,請一定不要辜負了自己“國發院管理博士”這個身份。
當年達摩祖師來到中土傳法的時候,曾經對他的幾個弟子講:“你得到了我的皮”,“你得到了我的肉”,“你得到了我的骨”,“你得到了我的髓”。這個得到了達摩思想精髓的弟子就是慧可,后來成為達摩的衣缽傳人。我們每個同學讀完都應該問自己這個問題:你來這里到底想得到什么?我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學都不要入寶山而空回,要抓住這樣一個人生難得的契機,譜寫出生命中最絢麗的篇章。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