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敗者不亡”,認真研習失敗,離成功會更近。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分享了自己對創業失敗的看法。既有獨門創業學分享,又有最現實創業難題的解答。
1
中國人不說失敗,我們總是在研究別人怎么成功。要知道,汽車在上路之前都要經歷Destructive testing,破壞性實驗。“為了建造世界上最好的車,我們建造了世界上最壞的路。”如果你不經過破壞性實驗,你的人生不會太堅實。
每個人都有過失敗,我有過失敗,俞敏洪有過失敗。
王興經歷了多大的失敗,但又是多么了不起的失敗。陳年創業兩次都失敗了,然后做凡客,做起來了,然后又失敗了,那時候陳年才40多歲。
他的好朋友雷軍也是40多歲才創業。雷軍在金山曾經也是慘遭挫折。這種失敗是很多人沒有資格享受的創痛。1998年,雷軍來到北京,作為金山的4號員工,金山的人基本都是他招的,業務也是他做出來的。但是,當時他沒有多少股份。
每個人都曾有過失敗,但很少有人敢直接面對失敗。我們研究失敗,知道怎樣跌倒的,就知道怎樣不會再跌倒。要打造一種擁抱失敗的文化,然后我們才能夠輕松、自信、一路高歌地去追求成功。
我是40歲才創業,在新東方之前曾經創業過一次。93年回國,付出了巨大的人生代價。別人問為什么失?。课揖鸵痪湓?,那時候不懂商業。
2
如果研究創業失敗,我就得要分兩方面。一種是技術上的失敗,舉個例子,兩個發小做一家公司,股份五五分成,但3個月以后就吵起來,打到我們這里了。我們開會想辦法幫他們解決,讓一個創業者多拿20%,如果聯合創始人做得好,再把這20%還給他。
創業學上有一個基本原則:一個創業公司絕對不能有兩個利益主體。
而最重要的方面,其實是認知的問題。認知問題也就是觀念問題,你怎么看問題。失敗是源于自我認知的缺失,這種認知缺陷讓我們無法判斷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我正在寫的創業學的一門課,叫創業者的四重人格。作為創業者,你是創始人,你是股東,你是董事,你是高管。
其實高管這個身份和股東、董事的身份沒必要綁在一起。但是,創業公司是一定要在一起的。作為CEO的你萬一干得不好,你就得罪了作為股東的你。作為董事的你,假如對作為CEO的你有不滿意?你這兩個身份是會打架的,會給你帶來困擾的。
1996年,俞敏洪請我去新東方,輔佐俞敏洪創業,那時候我們一路高歌。后來俞敏洪請部分股東開會,要把我趕出新東方。我朝俞敏洪走了過去,其他人都以為我要殺了俞敏洪,但我抱了俞敏洪一下就走了。其他股東覺得把我趕走對他們有好處,保護了作為股東的權益,那也就保護了作為股東的徐小平。
我們不要羞于說失敗,我們也不要羞于談自己陰暗的,甚至邪惡的一面。我們在談失敗時,要有我們是人才,一定會成功的想法。無論遇到什么挫折,我們一定會走出來。這是歷史規律,就像太陽一定會升起來。
在黎明來臨之前,我們要學會鑿壁偷光。
我們要和身邊的合伙人們一起躲過這個寒冷的時光,這才是研究失敗的目的。
3
創業就是萬分之一成功的概率。有的人創業失敗以后,又回到大公司去做一個中層?;蛘咴谝粋€舒適的位置,拿著一份高薪。其實創業是一個很苦逼的過程,很多失敗一兩次的創業者就會選擇去過正常的生活了。
那什么人適合創業?什么人適合去過一種相對舒適的生活呢?
我先講講自己。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俞敏洪的二把手,現在我都這么想。這是我性格所致。人最難的就是發現自我,我是誰,我適合做什么?劉翔之前是扔鉛球的,后來改成了跨欄,這就是發現自我。生理上容易找到自我,那靈魂深處的自我呢?
在新東方做出國咨詢的時候,任何危機來了,我都覺得是機會來了,我就歡樂。
警察來了,我去,消防大隊來了,我去……
這種面對困難的心理,我是自豪的。有時候遇到問題,我覺得麻煩,心里壓抑,我知道只是累了,休兩天假回來照樣面對。
為什么要創業?你不甘寂寞,不甘拿工資,不甘受人指使?;蛘撸辛讼敕ǎ辉囋?,你不甘心。你要尋找你的潛力。創業的過程沒有結果,只有探索。你不做,永遠不知道。
關于創不創業,你得去試一試,否則遺憾終生。我不是鼓勵大家去創業,而是鼓勵去嘗試。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我們投過樂純酸奶,創始團隊有一位沃頓畢業的,后來去了投行,黑石。接著出來創業,我們沒投,失敗了。之后,他就去美團市場部工作,因為作為留學生,要接地氣。這就是在不斷認清自己。后來做的樂純酸奶,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公司。
4
另一個問題,怎樣平衡創業和生活呢?
我們當年創業時,要經常在俞敏洪家里開會。晚上,很多同事的老婆都會打電話來找人。有的老婆會理解,有的老婆會鬧到公司,掀桌子。你的家人支持你創業嗎?
其實,家人應該給創業者最大的理解,因為創業者很難過上常人的生活。你用青春賭明天,你用5年搏50年。你付出5年的代價,來贏得50年的財富自由。當然,并不是有錢就幸福,但起碼在今后50年不需要拼命去掙錢了。作為創業者的家人,為了以后的幸福,是不是也要付出些孤獨呢?
當然,創業者必須要顧及家人。在關鍵日子,即使你忙的沒時間,讓花店給老婆去送一次花,不難吧。生活中很多簡單的細節,能幫助你維護家庭。
有一對夫妻創業者問我,多年以來一直想找到第三個合伙人,但這些年很難有人能融入到我們之間,該怎么辦?
我告訴她們,其他的合伙人的作用對比老婆作為高管的作用如何呢?如果其他合伙人能比老婆做得好,趕緊請妻子離開公司。千萬不要用某些業務離不開做借口,越早離開越好。因為作為創業者,你要追求的是公司效益的最大化。作為妻子,你是想做一個幾十億估值公司的老板娘呢,還是想做一個小創業公司的老板之一呢?
當合伙人跟老公提意見的時候,老婆總在身邊,你想想這工作得多難做。
5
有些創業者學歷比較低,小學、中學畢業。但公司里的很多人都是高學歷,海歸等精英人才。創始人日常交流溝通會產生障礙,該怎么辦?
我一個朋友,中國很偉大的餐飲企業老板,大董。他是廚師出身,也是初中學歷,但他后來去讀大專、讀MBA。有一次,就我旁邊的一個人跟大董說,你該讀博士了。
大董能一路走過了,能夠管理20多家米其林級別的餐廳,跟他不斷的自我提升是離不開的。曹德旺小學畢業,美的的創始人也小學畢業,很多偉大的企業家出身都不高。所以學歷低不是問題,但在成長過程中,在和學歷高的人交流過程中,自己必須提升。否則,你的部下說的東西,你不懂。一張口,內心深處是有壓力的。
最后,我提醒大家,“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是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創業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