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建國至今60年,我國缺少令人尊敬的跨國企業集團?
同樣是在戰爭結束后,日本、韓國企業都先后誕生了全球知名企業,而唯獨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聲譽不高。發達的外貿加工成就換來了貿易歧視,對于這種結果我們很難接受。
上述問題值得我們多花一些時間來進行專門的研究。
(1)毛澤東思想體系的商業價值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闡述毛澤東思想的商業價值。同樣,我們站在創新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毛澤東和他們的戰友們僅用了28年的時間共同締造了新中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28年前,他和他的戰友們曾經都是莘莘學子,曾經都有過美好的人生規劃。但在歷史轉折中,他們最終選擇了以新思想改造社會,最終實現了理想。
中國共產黨未成立之前,毛澤東就已經開始探尋改造舊社會的辦法。在不斷地創新實踐中他們不斷地修正目標和創新方式。最終選擇了“槍桿子出政權”的模式,即以革命的武裝對付反革命的武裝。從而,中國共產黨在其的正確領導者,開辟了一條救國的新路徑。
在今天看了,毛澤東思想在指導我國企業開展創新建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許,企業家忙于事業,無暇顧及并系統地閱讀和研究毛選及毛傳,又或者以為毛選都是過去時代的產物,并認為對事業的幫助不大。倘若從創新和創業角度來理解,或許在創新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能夠產生諸多共鳴,更能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智慧成果。
中國企業為什么競爭不過國外企業?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國企業還沒有一套完整的企業管理思想及理論體系。從行政管理套企業管理,從引進國外企業管理思想及理論套企業管理,這些做法雖然在短時內能夠取得一些成效。若從長遠來看,許多企業的路最后都是越走越窄。
所以,我國企業應該有一套成熟的商業思想和理論體系。對于更多的企業家而言,他們應當是熟悉毛澤東思想的,更是在毛澤東思想熏陶下成長的,因此,倘若能夠加于科學研究,結合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我想,中國企業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必定能夠再創造一個經濟上更加強大的中國。
(2)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
學毛澤東思想,不是閱讀毛選與毛傳文章中的文字,而是要結合社會背景、創新角度、實現方式、黨政軍管理等多層面多領域來完整的理解毛澤東同志從學生成長一名新中國的締造者的歷程。在這其中,如果能夠把其思想中的精髓部分即如何改造舊社會全部哲學讀得更加透徹,再結合企業實際,一定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最難的是要學到形神兼備。國內雖然很多企業都在學習毛澤東思想,但他們更多是從隊伍規模、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并不是從創新角度入手。因此,他們都精通于枝葉,并不精通整體。在枝葉中尋找企業強大的方法,那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學習毛澤東思想,要從整體入手,從思想上入手,從創新角度入手,我們才能找到毛澤東思想與企業創新戰略間的共鳴之處,我們才能掌握開啟新事業的鑰匙,我們從學習中才能找到締造偉大企業的新思想新方法。
(3)企業創新戰略
企業為什么要實施創新戰略?歸根結底是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是為了獲得持久性的利潤。
一直以來,我們很少花時間來研究中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可持續是一個動態的更為久遠的創新模式,而當前,更多企業只知道一味地追求短期利潤,有時候為追求利潤,連做人做事業的基本底線都拋在腦后。所以,近來年,質量門事件都是諸多企業難以逾越的一道門。
毛澤東思想中關于部隊與政權(根據地)建設的部分,特別是在秋收起義后轉戰井岡山期間所思考的問題,或許能夠給企業家開展創新活動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向作用。基礎部分不鞏固,紅旗能抗多久那就是一個可怕的問號啦。
綜述:只知道一味地學習別人經驗,靠模仿是很難成功的。因此,建議中國企業在實施創新戰略中,不僅能夠學得快,而且要學得深學得精,只有如此,才能青出于藍勝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