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普遍還在心理上將阿里巴巴與淘寶、天貓等同的時候,阿里巴巴事實上已經完成了權力轉移。它雖然發跡于電商,身上帶有無法更替的電商基因,但經過一次次突變之后,已經成為一家生活類公司。
阿里巴巴CEO張勇表示:“憑借著平臺上智能數據驅動的社交、社群和個性化服務,我們改變了4.34億活躍用戶在平臺上的互動方式,逐步實現‘生活在阿里巴巴’(Live @ Alibaba)的愿景。”
與阿里巴巴相似的是騰訊控股,它將于8月1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騰訊股價近期也處于歷史高位,已迫近190港元,總市值為1.8萬億港元。
盡管人們還是沿用約定俗成的“BAT”稱謂,但中國互聯網格局正在從“三足鼎立”變成“兩極世界”,AT(阿里、騰訊)是一檔,JB(京東、百度)及其他是一檔。在它們之間,隔著一千五百億美元以上的市值,更隔著一種巨大的生態鏈。
從某種意義上,與阿里一樣,騰訊也是一家生活類公司。阿里擁有淘寶和支付寶兩個巨大入口,而騰訊擁有QQ和微信兩個巨大入口。通過各自的巨大入口,AT及其體系幾乎完整覆蓋了人們的生活,包括社交、購物、支付、出行、城市服務、理財、娛樂、云服務……
在這種完整的生態體系下,生態鏈上的每一家公司彼此支撐,共同拱衛著AT的“兩極世界”。它們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社會的基礎設施,因此它們擁有強大、堅實的支撐,以及無孔不入、無所不在的機遇。作為生活服務商,它們需要做的,不是多么狂暴的擴張,而是如何用其所信奉的價值觀,為用戶、公眾提供更便捷、豐富、安全的服務。
AT稱得上是“中國互聯網精華”,也是全球互聯網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力量。它們的存在,意味著中國力量可以真正參與主導全球互聯網格局,也意味著話語權的重新分配。這是一種真正的權力游戲,在巨頭們之間展開,在生活當中彌漫。
“二馬”的時代已經到來。這是毋庸置疑的權力游戲。它同時也意味著,在全球互聯網格局當中,除了要在數量上尋求勢均力敵之外,中國公司正開始與美國公司進行均衡的較量。這種較量會很難,有時候看不到什么希望,但至少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公司正在潮頭。
除此之外,由于“二馬”各自的擴張,他們已經拉開了與追趕者的距離。他們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互聯網真正的巨頭。BAT的時代已經結束了,AT才是對當下的最佳定義。
這就是權力游戲。潮水往哪兒去,權力就從哪兒來。“權力存于人心。信則有,不信則無。惑人的把戲,如浮影游墻。即便是矮小之人,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
正如阿里巴巴所一直期待的那樣,淘寶正在蛻變為社交生活平臺而不僅僅是電商交易平臺,而備受矚目的菜鳥,因為其關聯的淘寶和天貓配送及菜鳥驛站的建設,被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認為代表著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共享物流信息系統”,核心價值在于它的大數據和云系統。里昂證券也在研究報告中說:“菜鳥不是一家快遞公司,它是一家數據公司!中國不缺快遞公司,不缺倉儲服務,缺的是技術革新和通力合作。”因此,盡管菜鳥還處于虧損狀態,但作為長期投資行為,它的價值依舊得到了國際投行的認可與接納。
事實上,AT也好,BAT也罷,我們歸根結底尋求的是安全、可靠、友好的生活服務商。誰能夠為我們提供“安全、可靠、友好”,誰就會成為巨頭;誰背棄了“安全、可靠、友好”,誰就會從巨頭的行列中跌落。我們已經見過了太多的曇花一現,見過了太多“巨人之死”,所以當BAT變成AT的時候,誰也不會感到奇怪。
AT作為兩大巨頭,也并非毫無瑕疵,它們未來依舊要承受人們的苛責與質問。要知道真正的巨頭,提供的不是數據,而是生活,或者,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生活入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從這個維度上來說,人們會要求AT做得更好,而它們也有責任做得更好。在中國互聯網的權力游戲當中,只有做得更好,才配得上“鐵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