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2013年09月01日    陸雄文 網易財經      
    推薦學習: 歐洲大學商學院,企業家學者學位教育領航者。翹首以盼,點燃我們學習的熱情,共同探尋個人成長企業發展新思路。歡迎加入歐洲大學商學院(EU)博士學位>>

    論壇:藍墨水精英論壇

    舉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演講:陸雄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以下為文字實錄:

    陸雄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作為一個有遠見也是非常有責任心的商學院,在中國面臨最嚴峻的挑戰的時候,推出這樣一個藍墨水的行動,是希望在最困難時刻同朋友一起來探討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挑戰,如何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我們管理學院教授們他們研究的結論,他們的思想知識和年輕的朋友來分享,來回應朋友們的一些困惑,所以我們這個活動在上海非常受歡迎,差不多每個月有一期,這個活動是公益性免費的,我們花了很多的努力,把它引到了江浙,今天到了北京。我們覺得只有和大家在一起,才能表現出我們對這個社會的承擔,對大家的關切,才能作為一個有責任商學院應該做的事情。

    我今天為什么選擇這個主題?因為我覺得作為我一個角色,如果講非常專業的知識,可能有別的教授來講。第一次來北京進行這個論壇,所以我很希望站在一個院長的角度,來

    談談商學院在這個社會的轉型時期到底應該承擔什么使命,我們應該做一些什么。

    這個話題還要推到09年經濟不太好的時候,我同一位非常有名的財經媒體人在聊,他非常認真,非常嚴肅的給我提了一個問題,說你怎么看最近一些企業家對于職業經理人的批評或者是非常偏激的指責,甚至于說到了我們需要用職業經理人,但是我們不需要職業經理人的文化,我們甚至于要消滅職業經理人,他列出了若干個企業家的看法,大概其中有一位王石先生認為職業經理人還是非常重要的,王石所領導的萬科集團能夠在這樣一個迅速發展的房地產行業,同時也面臨著激烈競爭和不確定行業里穩健發展很重要的基礎,就是職業經理人的使用,但是其他和他一樣級別的企業家都是負面的。他跟我做了一個探討,我也分享了我很多直接的看法。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這個問題又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我在想企業家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對于我,對于同事來講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培養的人才不能被社會所接受,所承受,他們的才能不能得到很大發揮,我們就很失敗,我們就很浪費。

    年輕的朋友們浪費了你們的青春,浪費了你們的金錢,作為學院來講,浪費了學術資源,甚至于這個問題挑戰了商學院存在的價值,這是我們的底線。你有什么價值,你培養的人企業家不歡迎,甚至認為我們都要消滅這些職業經理人的話,那我們存在的意義何在?乃至于在很多重要會議和媒體的討論當中,我們商學院也經常被作為一個熱門話題,說你們的學費為什么那么高?事實上也如此,學費為什么那么高,這個問題不想展開,如果有朋友問我再解釋。我是很真誠的,因為我是國立大學,我希望國家能夠全額撥付給大學足夠的經費預算,把大學教起來,讓它安安心心的不要那么浮躁的去做學問,去做教育的項目,甚至于把教育的項目當做一個現金的機器,我希望是這樣的。這樣的國家才是真正發達的,才是走向文明的,我們今天遠遠沒有。但是我今天不想討論這個問題。

    回過來講,如果我們不搞這個時候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商學院能不能做到,那么我們今天很多的問題,包括今天我為什么來到這個現場,都變得是模糊的,不確定的,困惑的。所以以我個人的思考來跟大家分享。

    我把這個問題分解為若干個小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沒有商學院的話,這個時候會不會有企業家,會不會有職業經理人?很多朋友都點頭,我完全同意。在商學院誕生之前,從過去20年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但是商學院自誕生那天起,它的使命主要就是培養職業經理人。很多在美國成為跨國公司領袖級的跨國公司最高層的企業家很多人沒有受過系統的商學教育,但是他們照樣做企業家,照樣做職業經理人。過去20年,美國的商學院告訴我們說,你如果有一個好的職業經理人起步,你要想進入一個好的行業,好的職業的開始,你如果沒有一個系統化的上學教育訓練的話,你是沒有機會的,機會是很有限的。這是過去二三十年的發展給我們的看法。你仍然可以不需要商業學院的訓練,你仍然可以做企業家,但是你可能是做一個小企業家,你在你的行業里可能永遠做一個跟隨者,甚至你企業業務的波動波幅比別的企業更大一些,比那些有職業經理團隊來管理來運作的企業要面臨的不確定更大,風險更大。

    有些企業里它的高層職業經理人從基層做起,從車間主任做到廠長經理,他仍然可以做職業經理,但是他們仍然自覺不自覺的去學習,參加很多學習 課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職業經理人沒有MBA學位,但是他會寫著我在哪個讀過高級管理的學習 課程。今天這個社會靠傳統經驗積累起來來管理一個比較有規模的企業,哪怕中型企業,兩三百人規模,如果沒有一個系統知識的訓練,沒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知識結構,你是難以承受的。你是工程師,你會懂生產,但是你如果沒有財務知識,比如說國行長今年年底不會加息,人民銀行就宣布加息了,這個是中國特有的,我們不做評論。但是我想說的是你如果是一個廠商完全是生產背景,完全給別人做配套或者是零部件供應,這個加息對你意味著什么,你又有什么應對策略,你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變得遲緩。匯率波動過去三個月,匯率對美元漲3%,意味著什么?尤其對中小企業意味著什么?你明年的訂單怎么定,怎么來討論。沒有這樣一個國際商務背景,沒有這樣金融知識,那你怎么來決策?你不僅需要自己有一個比較權威的知識結構,而且當你用財務經理,營銷經理的時候,你怎么聽取他們的意見,怎么跟他們探討,你應該用知識去判斷用什么樣的人才,你沒有受過商學院的訓練,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的社會環境,商業系統的復雜系統同20、30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你今天要掌控一個有規模的企業,不是開一個小的自選商場,你如果沒有一個系統訓練,你不會有未來的。

    所以,我們問題的答案很清楚了,如果大家都沒有得到商業知識的系統訓練,那企業家還是企業家,職業經理人還是職業經理人,你是靠自己的自學,比別人有更多的先見,你仍然可以有優勢。但是有了商學院,他為社會提供了一個公共知識的平臺,誰更好的利用這樣知識的平臺,誰就有可能在未來去積累這樣的知識。

    我跟我們IMBA,MBA的同志一直反復講,為什么你們要來學習?很多人說我今天碰到了很多困惑,有的人說我們企業從300萬做到3000萬,做到2個億的時候我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辦,我跨行業不懂該怎么辦,所以我來讀IMBA。我說這個想法很現實,很好,但是是不夠的。為什么是不夠的呢?第一我不能保證你讀了IMBA你的企業就是2個億變成4個億了。突然在一個開放平臺學習,有教授給你們講,有海外專家跟你們分享,有大的企業家跟你談談個人成功的心得體會啟發你,然后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一下子你獲得開拓,或許你就有機會獲得成長。但是這仍然是不夠的。你讀了IMBA2個億變成4個億了,你能夠面對今天的困境了。兩年以后,4個億以后,你怎么變成8個億呢?所以商學院的訓練不僅給你的是到今天為止所有前人所創造經驗知識的集成,這個集成通過課上學習,課堂外的風險,你可以掌握80、90%。但是這些知識直到為止回答到目前為止的問題,對未來的問題我們仍然是不可知的。假設我們今天這個電腦不是這樣的電腦,在臺灣叫紙屏幕,所以這個類似的顯示屏不是液晶的。就像這次俄羅斯的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獎,他是以最小的分子單位來做元器件,要做出記憶貯存。在臺灣有發明說這個顯示屏可以做成一張紙,如果它變成一個商業化的應用的話,那今天意味著什么?對所有行業都會帶來改變,包括我們的閱讀,包括我們的電視、電話攝像等等。所有的任何技術突破可能改變很多行業。之

    這一輪經濟危機完全的終止可能是遙遙無期的,什么時候可以突破?就是我們希望有真正的第三次的工業革命,也就是說在技術突破,改變所有的產業面貌,否則歐美的經濟市場規模需求就是這樣,他依賴需求推動經濟,不可能高速推動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全球經濟的活力無法展現,中國也概莫能外,因為他現在已經不能游離全球體系了。這些我們都是不知道的,我們也請一些理工大學教授給大家做一個演講,他講的故事第一是目前為止既有的成果,第二未來可能的趨勢,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發生,以什么方式來改變我們的商業面貌,那我們怎么面對未來的挑戰呢?很多同學說過了五年再來讀IMBA,我說沒有必要,因為說明你對上學教育的認識了解不夠的,商學教育第一幫助你建立知識的體系,你原來搞生產的,你要懂得營銷,懂得財務,懂得會計,懂得人力資源,你原來搞營銷的要懂得財務,要懂得運營成本,要懂得購并,公司的上市才能做大。第二,你要懂得到目前為止所有知識來面對今天的挑戰。第三,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是要訓練你的思維,你學習的能力。讓你將來畢業以后,三年五年,甚至是三十年,五十年,我們在座的二十多歲的可以做到五十年,用生物遺傳技術突破活到120歲完全沒有問題,那你干到70、80歲退休還很年輕。我們不反對大家三年五年回來就某些知識進行訓練,說這個領域我再更新一下,因為集中的學習會更有效率讓你迅速得到大量的知識。其實學習要成為每日 的生活,你怎么能夠隨時隨地從各種各樣的分析,電視中企業家的采訪都可以大家價值的信息?通過兩年、兩年半商學院的訓練你應該能夠完成,這是我們的價值。

    商學院存在的意義就在于我們要幫助社會去培養一批人才,不管這些人才定義是職業經理還是企業家,他們領導企業,讓這些企業變得更有競爭力,變得更有效率,變得投入產出比更好,同時可以更持續的發展。如果沒有商學院,我們憑經驗,憑直覺,憑摸著石頭過河是錯,我們風險更大,波動更大,最后導致社會的經濟波動很大。

    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論今天在西方也得到了很多反思,他有些論斷從古典經濟學家角度也是非常經典的。當社會化大生產變得非常復雜,然后變得復雜不確定的時候,企業怎么去面對,如果企業不能很好面對,憑經驗是錯,那么企業的業務波幅很大,那整個社會的波幅就很大,經濟的發展不可能是有效率的,不可能是穩定的,是社會政治的穩定也蕩然無存,這就是商學院的價值。商學院價值不僅在經濟穩定的發展幫助企業更有競爭力,而且促進整個社會有次序的發展,社會政治的穩定。

    沒有商學院照樣會有企業家,照樣會有職業經理人,但是他的發展水平是初級的,是經驗性的,是不可能走向未來的,是不適應現代技術和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

    第二個問題是企業家跟職業經理都是商學院培養的,他們的區別在 什么地方。我們有一個做電子商務很成功的企業家,說商學院沒有用,不用雇傭職業經理人,但是他請的職業經理人都是大公司坐在很高位置的人,很矛盾。企業家是什么?企業家是非常有事業心,他很敏感,很敏銳,能夠抓住市場機會,能夠獲取資源,他有領導力,組織能力,他有號召力,他能夠經常看出機會在哪里,別人沒有看到他抓住了。但是他也有一點忽悠能力,包括他能夠獲取資源,幫助他能夠組織人才。但是他創新不去與既有的很多規則,但是也因為這樣的特性,他一旦成功就會變得非常偏狹,非常自負,相信自己是對的,很路徑依賴。如果當他不注意去發展一個系統,一個機構,一個程序,一個制度體制的話,他就會集權,所有的決策依賴于個人,或者是一兩個人,當這兩個人矛盾的話就會散伙,這樣的例子美國也有。

    當企業的治理發生這樣情況的時候,當權利集中在一兩個人手上的時候,成功是大的成功,失敗也是大的成敗,是毀滅性的成敗。如果我們的社會是鼓勵這樣,這個社會最大的挑戰是不穩定,波動性太大。如果一個龐大的社會愿意把風險,把這樣經濟發展的命運基于這樣一種大的不確定的情景之下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企業家給了我們很多經濟發展的動力,它解決一時,但是不能解決永續發展的問題。

    什么是職業經理,他把管理當中的工作當成自己的職業,他更多對老板,對這個崗位負責。他對老板負責就是要做出事業,對這個崗位負責,他賞識我就好好干,不賞識我就離開他。我只要沒有故意的犯錯,只要我的能力不是缺陷的,別的企業就會顧問我。所以企業家批評為只為過程負責,不為結果過程。這個話說對了,如果企業只講結果不講過程的話,那就不需要商學院了。所以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建立體系化,制度化,結果是有程序來的。凡是有利有弊,但是如果都是沒有規則的,都是拍腦袋的,都是憑個人說的算的,那么波動性企業承受不了,社會也承受不了,所以職業經理人當然要對過程所在。第二,他當然要對結果負責,他是對他所負責的結果負責。說的不好聽一點,職業經理人是局限的,所以對別的方面不了解,這是他的局限性。但是大家如果協調工作的話,整個企業的結果是很好的。很多企業家自命不凡,說我們這個企業是負責。但是你如果不善于把你的責任分到每個職業經理人身上,你就不是一個好的職業經理人。所以對職業經理人的批評是偏狹的。

    換句話說,我們一些企業家過于自命不凡,自己沒有能力或者是沒有這樣的知識結構來幫助他挑選合格的為他們所用的能人的職業經理。也表現出這是一種無須,也表現出一種無知。現在企業的復雜性需要一個團隊有一個很好的組合團隊來幫助他分擔管理的責任。他這種無知就會變成一種狂妄,他過于自命不凡,會加重這種狂妄,這種狂妄也會加重一些企業更快走向風險集群。我不能說他一定失敗,但是以大多數歷史來看,這樣的企業難逃一劫。一般好的企業要保持5%到10%的流動率,超過一定的范圍,那么你企業的管理就會出現大的波動。從這個大的角度來講,我們要鼓勵適當的人才流動,對企業一樣,對學校也是一樣的。所以很多企業家認為自己是企業家也有不少,過于把這些責任或者是臟水破到職業經理人身上,只表現了他們對現代管理知識體系的無知。這是很要命的,他會傷害他的企業,也會傷害整個社會的經濟體系。所以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是什么區別,這是我非常重要的看法。

    舉一個例子,十年以前,沒有那么多基金公司的時候, 散戶為王的時代大家各憑各的經驗,每個人都變得非常有經驗,每個人都可以說我比別人有能力判斷,但是基本都是市場上來大家都賺錢,市場下來大家都輸錢。自從有了基金公司,有了基金的管理團隊,有了基金操盤手,有了基金經理,格局完全改變了,今天誰賺錢,有那些比較復雜的知識武裝起來,以開發復雜系統的,模型做很好的投資組合的那些基金公司們主導著市場,所以你去做IPO的時候,你今天不是跟散戶說,不是說報紙上登一下就好了,要去做路演。誰來買你,誰要鎖定你,誰長期持有你來維持你的股價,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散戶是陪練的,就像到賭場里,你一定是輸的,莊家是大的基金公司,你不要期望賺大錢,但是在風險的時候花一點錢到賭場玩兒玩兒,但是你不要想賺賭場的錢。

    也就是說你今天在這個復雜市場里,在中國這個不成熟的體系里,也是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很多東西都是在建設和完善過程當中,在不確定當中,你在這個市場里玩兒,如果大家都是散戶,什么是散戶?就是沒有大戶,沒有知識武裝的,市場上基本是大家一起上,一起下,市場波幅是一樣的。那么你憑聰明,你可以憑經驗是可以,但是今天市場非常復雜,如果不經過商學院訓練,你領導企業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所以受過商學院訓練的企業家或者是職業經理,他就像一個基金的操盤手,基金經理,或者是后臺工具模型的研發者一樣,他們保持他們的競爭力。

    第三個問題,商學院到底應該培養職業經理還是培養企業家?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是我告訴大家的答案很簡單,商學院畢業出來的學生80%就是做職業經理的。道理很簡單,市場趨勢決定的,如果每個人都是企業家,誰來幫助你搭理業務。你如果開一個自選超市,你自己就可以是企業。但是你今天是做一個有規模的企業,你至少要聘兩三個助手,那么你的企業才會穩定成長。這個比例基本是這樣被決定的。

    而最初商學院使命是不是培養企業家,原因在兩個方面,第一方面,企業精神往往是很難培養的,這個是與生俱來的,這樣的性格比較沉穩,比較激進。跟幼兒園的教育有關系,跟小學的教育有關系,跟大學的教育就沒有關系了,而你到畢業25歲或者是30歲的人,說你原來是非常與世無爭的,到今天培養你是企業家精神,商學院沒有這樣的藥方,所以80、90%的精神來自于先天的,來自于你早期的教育和人生的成長。

    第二,為什么商學院從歷史傳統意義上來講不是培養企業家呢?在主流大學里,商學院管理學科是不是一個科學一直有爭議的,那么管理學院教授怎么辦,他們得證明自己他們的研究是有價值的,他們的研究是有科學的,所以當然非常注重基礎性的理論研究。我們也在做基礎研究,當然我們很多研究的結果可以應用,但是不表示它的基礎是不科學的。

    教授們去證明這個的時候,把證明的東西拿出來到課堂給學生灌輸,這些知識體系奠定了職業經理人知識的結構和基礎。所以它的基因就是培養職業經理人,不是培養不首規則,他講的就是規則,怎么建立體系制度,建立一個運作的流程,建立一個瞬時應變的戰略,他按照理論來建立次序,這是他的學科性質決定的,所以商學院當然從基因上來講也是培養職業經理人。

    但是過去30年美國發生重大變化在于80年代經濟出現滯脹,在本土市場失去了競爭力,美國人很焦急怎么回事,所以企業第一要求變革,變革來自于企業家精神,不是為了鼓勵創業,而是在組織內部就要去提倡企業家精神,這個企業家精神哪里來?商學院要去培養要去提倡。

    第二,因特網從普遍應用以后,90年代中以后到本世紀初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創新機會,無論是在創造公司應用還是新創企業,鼓勵商學院學生利用資本市場獲得資本去創新,去創業,為新經濟注入活力,利用新經濟發展新經濟,這樣的市場成為主流市場都需要商學院,所以商學院以多少學生創業作為一個學院有沒有創新,有沒有瞬時應變的重要指標。

    這是美國的背景,中國也是一樣,十年以前我從來不鼓勵在復旦大學培養企業家,上海是計劃經濟高度統治的城市,不鼓勵私有經濟,不鼓勵創新,對民營經濟沒有空間,那我們同學花那么多時間和精力,還要拿自己的積蓄再去做創業投資,那簡直是沒有機會的。過去五年發生了重大改變。在過去五年里,我在商學院培養企業家精神,第一,中國的企業要變革,培養企業家精神的目的,即使作為職業經理也要把企業家精神基因也要帶他所經濟的大公司里,因為我相信我們的校友都會成為各行業的高層領導者,他們要帶著企業去發展突破,必須在基因里要埋下變革和創新的種子。第二,我們也鼓勵學生抓住上海對接全球資本市場,一個是上海,一個是北京,一個是深圳,從趨勢來講我有上海。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今天給同學去創造一個機會,在商業領域里創業。但是這個比例要分好,如果有80%的人去創業的話,100個校友80個去創業,80個里有64個死掉,那這個學校就沒有成就感了,所以從學員的創業來講要保證成功率。需要大量的是職業經理,我們的優勢也是表現在旨意經理,但是我們仍然培養學生有創新創業的思想,要把這個基埋下來。以我管理的實驗經驗來講,我希望我們的同學有80%做職業經理人,20%可以去嘗試創業,創業失敗仍然可以做職業經理,這個社會就走向良好循環。但是做職業經理有企業家精神,有企業家有系統化的知識訓練,有專業技能,他某一方面擅長,但是又懂得怎么運用一個團隊,怎么形成一個有效的團隊組合,而不是像草盲英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希望我們的同學經過這樣的訓練,他仍然是有知識的,但是也是有膽識的。你覺得你有膽有識,你對整個風險不確定去承擔,去創業,我們能夠幫助你的對整個知識面都有了解、認識,然后你去主導,對領導力更加有體會,但是你能夠組合好你的財務,你的營銷,你的人力資源隊伍。

    我今天相信絕大多數的風險資本家看你遞交商業計劃的時候一定看你團隊是不是受過系統的商業教育,他不要求你團隊十個人,七個人,八個人都是MBA,但是沒有五六個人沒有受過MBA教育的話,他是不相信你,這是今天同昨天的區別,這也是需要同樣和大大提倡的原因。

    為什么這些企業家同我們職業經理過不去,說我們要消滅職業經理。我剛剛講了企業家和職業經理的區別,我仍然想再補充幾點,中國的企業家在這個時代有它時代的特征,中國是一個這樣一個轉型經濟,從計劃走向市場,從一個非常落后的,非常低生產力的經濟走向一個慢慢有經濟力的高附加值為特征的經濟體系。中國一方面利用了國外市場,另一方面我們有巨大的生產潛力在中國被挖掘,但是遠遠沒有被充分挖掘。在這個過程當中,誰有見解,誰有敏銳的眼光,誰能夠獲得一些特殊的有差異化的優勢,這些優勢包括同政府的關系,能夠拿到某種特殊的許可,或者是對受管理企業進行一定的評估,然后進行一定的專制,你都會獲得第一桶金,獲得第一桶金的風險很少,人家送一筆錢給你去玩兒,沒有風險的時候你就會有機會去做企業。所以我們很多第一代企業家是這么玩兒過來的,他們玩兒大了,他們就變得很自負,他們就忘記了玩兒成功背后有巨大的缺陷。大家今天被寵壞了,被媒體寵壞了,被不知道他們怎么成功的年輕人寵壞了,媒體都要聽他們的意見,讓他們來主導我們的思維,所以他們變得自命不凡。好在西方文明告訴我們,他們已經走過了這個過程,由于他們是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掌門人,他們也在大學里,在商學院受過系統訓練,所以他們也早就在個人的知識和背景里蛻變,他們已經同他們的祖父輩第一代創始人完全不同了,他們是靠知識,靠用人來形成一個好的管理架構。中國才剛剛開始,我們第一代企業家把他們的子女送到了大學,送到了商學院,送到國外去接受教育,他們開始把他們的同學請過來到這些企業管理,這只是剛剛開始,他們彼此還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一個好的企業家將來的挑戰不但說你能不能抓住市場計劃,能不能利用好關系資本,或者是能不能有創新思維去開創新的思維,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將來更大的挑戰在于你能不能用好人,善用人,形成一個好的強有力的團隊領導他們。現在很多商學院的學生,這個系統比較浮躁,也有一些不安分,也希望自己成就大一些,自己的價值更大一些,但是這個是由市場決定的,市場經濟不好,你只能委曲求全,經濟好了個人的價值可以有一點泡沫,可以稍微虛高一點,這是市場決定的,所以我一定都不怪職業經理的畢業生。但是作為一個大學的老師來講,我會對我的老師,我的同學講,你們應該眼光長遠一點,作為院長來講,我從來不看我們的MBA考分是多少,我看你的人,你這個人適不適合做職業經理和企業家。然后我也不看你畢業以后第一份工作起薪多少,這個太低估你了,你今天的起薪和你將來的成功是不成比例的,這才是你的志向,才是你應該有的態度。我很在乎你五年十年以后,你在你的職業高度上能不能比同輩明顯高出,我看你二十年以后能不能打敗地的競爭對手,無論在企業內部還是在行業里。但是現實的來講,我們的職業經理尤其是MBA的學生,要善于選擇到什么行業里,到什么企業里,還有很重要的是跟什么樣的領導。

    企業家是想做事業的,但是他是自立,他職業經理請過來是工具性的。職業經理要善于把自己變成一個有用的工具新,但是還要保證自己的獨立性,這樣你的價值才會得到更好的發揮。職業經理和企業家的沖突,無論他們的知識背景結構,他們本身的特性,還是他們最后的價值取向都是錯位的,都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沖突在中國社會才剛剛開始。

    最后我想說的是中國轉移經濟需要更多的職業經理,他們需要商學院來培養,來做出貢獻。但是我們仍然呼吁企業家的精神,呼喚企業家的精神,在商學院里也要把企業家的基因播種到職業經理人身上,讓他們有創新和變革的思想和勇氣。我們需要有企業家精神,我們有需要更多企業家,中國這個社會市場潛力巨大,你要發展經濟,你沒有企業精神的創新開拓,這個經濟就不會也活力和動力。但是沒有職業經理的管理,沒有職業經理的本份經濟能力去專業化工作,企業的管理質量就不會提升,效率就不會提升,競爭力就不會形成,這兩者是相輔相成。所以這就是我為什么今天跟各位朋友很有趣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把這個問題講的比較坦白,比較具體,我們才會了解對自己的職業將來的定位。我也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跟更多的校友和各位朋友一起來做一些探討,謝謝大家。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兩輛中巴》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港口開往火車站的。不知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夫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們長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船民給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像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 
      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就讓你免費坐車。"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說,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員民們也理解,幾個人就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不過,三個月后,門口的102號不見了,聽說停開了。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話: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為搭她的車的人很少。 
      點評:營銷是不見硝煙的戰場。在這個戰場上,競爭者之間比拼的不僅僅是價格、質量和服務,還有營銷哲學這樣深層次的東西。102號的做法無可厚非,101號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卻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們身邊無數的"傻人自有傻福"、"機關算盡太聰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還用多說嗎?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相關老師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亚洲永久精品ww47|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精选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日韩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97香蕉| 探花国产精品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中文日韩字幕一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