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密碼
三國演義表面看是曹操、孫權、劉備在爭奪江山,深層次看其實是周瑜、諸葛亮、關羽、曹仁、張郃等人的互相角力。一句話,三國演義說明了一個問題:誰有人才,誰就必然是最終的勝者。
曹操人才最多,雖然他沒有劉備那樣擁有諸葛這般經天緯地之才,但卻籠天下英豪。俗語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曹操多的,豈止是三人乎。
《水滸傳》的密碼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該出手時就出手,有點土匪的意思。問題是108將為什么會聚集在宋頭領的麾下,原因很簡單,每場戰斗后,好東西大家立即就分。宋江被人稱為及時雨,這個老大當得其實就是分利益比較均衡的大哥。想想,如果你敢于將銀子分給大家,誰不跟你、誰不拼命。
《西游記》的密碼
唐僧這個領導者沒有錢,還需要徒弟們去給自己討飯化緣,怎么最終修成正果呢?唐僧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取經目標夠高尚,一個是緊箍咒夠卑鄙。這就是精神。一方面控制了你的大腦,一方面控制了你的肉體。掩卷深思,最終在沒有任何經費的情況下,唐僧創業成功、名滿天下的根本,還是他不斷給徒弟們和路過的土豪、貴族、皇帝等描繪的事業愿景。
這種能力,其實不用到西天取經,他已然成佛。
《紅樓夢》的密碼
紅樓夢沒有權威的領導者,雖然等級森嚴,其實在大觀園還是個民主社會。本來,這個企業應該脫胎出一個職業經理人團隊,可偏偏沒有在制度上獲得保障。最終,在興盛衰落的跌宕之中,他展示了一個企業后繼無人,而又缺乏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悲劇。
四部相比,《三國演義》最后是大一統,《西游記》最后是千辛萬苦終成佛,《水滸傳》是被招安算計,《紅樓夢》是徹底的悲劇。或許其中隱含了單純的利益刺激和沒有接班人的企業最終必然失敗的現實。
企業的成敗,真正的戰場不在于市場,而在于企業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