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有賴于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的支撐。一個企業的績效管理水平越高,則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當一個企業的績效管理水平越低,則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可能性就越小。如何提高中國企業的績效管理水平,則是企業界和咨詢界共同關心的管理實踐課題。
變革 開放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我們欣喜的看到中國企業邁向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了。我們也都知道:強國必先強企。然而我在從事管理咨詢的日子里,卻發現中國企業戰略執行常見的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如不能順利解決,勢必會影響到中國企業未來國際化的進程之路。在這里,我與讀者們一一剖析這些問題,同時也希望能引起中國企業最高主管們的高度重視!也許你的企業中就有這樣的問題存在!
問題一、企業戰略無法落地,僅有目標,沒有相關措施及行動方案支持
我在2008年12月份曾為蘇州的一家民營企業進行管理診斷。該企業是一家集團型公司,年產值超過20億,下轄四個事業部,每個事業部是獨立的業務單元。我在該公司從事管理診斷的過程中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因為時間是12月份,該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到每年的12月份,公司的董事長通過會議的形式分別跟事業部的總經理簽訂經濟目標責任書,經濟目標責任書主要是圍繞著財務性目標來簽訂,即每個事業部的銷售收入是多少,利潤是多少,管理費用是多少等等。會議的內容也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內容,如:2008年有幾個方面沒有做好,要到2009進行改進等等。會后,我分別找到該公司的董事長和事業部的總經理們進行了溝通,我分別問了這樣的幾個問題:
1、行業的規模有多大?比如說:行業的銷量為1000萬個單位,每個單位的單價是50元,則行業的大盤子就是50億,那么你公司的份額為多少?可以說行業決定了你公司的發展前景!
2、僅僅簽訂了財務性目標,獲取財務性目標的途徑是什么?關鍵措施是哪些?要鎖定哪些目標客戶群?
3、客戶最關心的價值主張是什么:交貨期、價格、質量、產品功能、服務、品牌、售后服務、關系?
4、執行這些關鍵措施的資源需要哪些?人力資源以及財務預算又是多少?
然而令我遺憾的是,沒有人能回答出來!董事長和總經理都說:他們公司每年都是這樣做的!
假如公司僅羅列了財務性目標,卻并沒有任何措施、行動方案及預算的支持,那么企業的戰略目標只能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了!
問題二、績效管理僅僅成為人力資源部門的責任
2009年10月的一天,我在辦公室接到南京某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劉強打過來的電話,劉強在電話中很苦惱的訴說著公司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兩個月以前公司的總經理在一次例會上提出:希望公司能盡快推行戰略績效管理的項目,加強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總經理希望這個由他來負責推行這個項目。理由是:績效管理工作本來就是人力資源部的主要職責之一,他這個人力資源總監是當仁不讓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