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觀念中,色彩只與設計、建筑和空間有關。2007年,伯克利大學管理論壇提出色彩成為管理學中的重要一環。因為色彩一直在那里,只要有光就有色彩,而色彩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工作情緒和工作效率。
在色彩管理中,美國的芝加哥機場是個典型的應用案例。芝加哥機場呈放射狀,分4個候機樓,轉機者若從1號候機樓下來,經由中心區域可進入其他任意3個候機樓。在色彩設計上,如果1號候機樓是藍色的,越往中間走,色塊越淺,那表示快到中心了;若2號候機樓是橘色的,越接近2號候機樓橘色越深。人在視覺上的感受是,我走對了。
轉飛機是件很緊張的事情,很多人是第一次到某地的機場,而正是通過色彩漸呈轉換的導引作用,人的緊張情緒就會得到緩釋。此外色彩管理在市場行銷中也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市場研究者在研究色彩對購買行為的影響時發現,沖動型的消費者對紅色、黃色、黑色和寶藍色的反應最強烈;堅持自己的購買計劃的消費者對粉色、深青色、淡藍色和藏青色反應敏感;而傳統型的人對粉色、玫瑰色和天藍色最偏愛。
公司可以在一些小地方讓員工放松,通過短時間的精神調劑來提高專注力。比如可以在工廠的洗手間做些文章。一般工人兩個小時上一次洗手間,可以選擇把洗手間的門漆成紅色,內部用黃光。
紅色波短,可以讓他休息、轉換一下。這種張與弛的調劑,人就會覺得自己很有彈性,不會像橡皮筋那樣被拉得那么緊,再回去工作時眼睛更明亮,生產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當員工下班時,在打卡的地方,可以考慮用粉紅或桃紅色的腳燈來舒緩他們的情緒,而不是用強光直接從頭頂打下來。員工早上上班時全力以赴,一天勞累之后,應該讓他們安靜下來,釋放壓力,回到自我。
所以在這一小段路程中,通過光與色彩的變化,可以讓員工盡量不把工作的壓力和疲憊帶回家。等到走出去看到自然色彩時,又能再次刺激他的敏感度,不斷地調劑他的緊張情緒,讓他放松。
在現代管理中,硬性管理元素要有,軟性而又簡單可行的色彩管理也不能忽略,一個花費最小又是最省力的改變,卻能在不經意間打開人們的心靈通道,大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