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推出“免費大餐”是需要成本的,“免費”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有四種典型的免費營銷策略可供企業參考。
1、全免費。全免費營銷策略,指產品從購買、使用和售后服務等所有環節全部實行免費。某網2006年推出“名人博客”,經過四年多的發展,
2、部分免費。部分免費營銷策略,也叫限制免費策略,是指設定一些限定條件對產品實行部分免費。根據“免費經濟學”的首創者克里斯·安德森的觀點,部分免費營銷策略有兩種具體的方式。一是限定時間。比如:60天免費,之后收費。如:瑞星公司在推出2009版殺毒軟件時,使用的就是限定時間的免費營銷策略。二是限定特征。比如:女士免費,男士收費。娛樂場所經常采用這種免費策略,這種免費策略的關鍵在于既要能吸引免費的顧客,又要能吸引更多的非免費顧客進行其他消費。
3、捆綁式免費。蘋果公司的iPod能在全球熱賣,得益于其用副產品免費提供音樂下載來進行促銷;純凈水供應商免費送一臺飲水機放在你的辦公室里,但你要購買他們的桶裝水;愛普生的打印機最便宜一款才幾百元人民幣,但打印碳粉和墨盒的銷售才是這家公司的最主要利潤來源。捆綁式免費營銷策略,指購買某產品或者服務時贈送其他產品,該免費策略有利于企業的產品迅速占領市場份額。其實質是交叉補貼策略,用贏利產品的利潤補貼銷售免費產品而帶來的損失。
4、替代式免費。英國著名的男性周刊《ShortList》使用免費發行的方式取得巨大的收益。《ShortList》將目標讀者定位在18歲至35歲的都市男性,內容覆蓋了他們所感興趣的汽車、足球、音樂、旅游等。由于定位準確并且開發了有效的投遞途徑,吸引了大量固定的廣告商投放,2009年其廣告收入超過8000萬英鎊。替代式免費是指向特定的顧客群體提供免費的商品、服務、并吸引對這部分顧客群體感興趣的品牌來投放廣告,廣告收入里,部分作為成本再投入,部分作為盈利。這是種典型的“雙贏”甚至“多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