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中的領導力
年少無知的時候我曾對未來有過很多肥皂泡的設想,但沒有一種是和領導力有關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沒有考慮過自己有一天會待在一個要承擔管理職責的崗位上。而不管管的是仨瓜倆棗,是“十幾個人,七八條槍”,一個部門還是一個單位,都會讓初任職的人惶恐。
在此我必須再次對我們的教育體制發出一點呼吁:學習成績并不是唯一重要的。開明的學校和老師會給學生很多鍛煉領導力的機會,而這對孩子未來的影響,遠遠高于分數。但很可惜,很多人如我一樣,雖然也在學校受了很多年教育,卻并沒有多少團隊合作訓練,一頭霧水地就被投放到職場上來了。
有一次,我請學生們用圖示來表示任何一樣事物。一個學生做的圖是“如何成為FPS王者”,說的是打射擊類網絡游戲。他圖示上的各個枝杈上的內容:堅持你的理想;差的不是裝備是技術;用槍粉碎別人對你的談論;要有提前準備;注意每一個細節;不要忽略角落;跟著隊友更好;注意身后。“
最后一條“注意身后”,他的解釋是,“有時不在于你的敵人有多強,而在于你的隊友有多弱。”“這是一個團隊游戲,一定要重視團隊合作。”
誰說玩游戲就是浪費時間,人家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多有智慧啊。
無論是正兒八經的工作,當學生干部,還是打游戲,都需要領導力。這種領導力,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在親身的體驗中得來的。
各行各業各崗位都需要的領導力
從做下屬的角度,好像從來沒有足夠好的領導。不是太嚴就是太面,不是太粗放就是太瑣碎,不是太激進就是太保守,不是太親密就是太疏離。世上沒有完美的領導,但很多事情居然也都做成了。反過來,有過領導經驗的人,通常都能夠成為較好的下屬,因為知道當頭兒的不容易,比較容易體諒和配合。其實,如果我們以積極的眼光看自己的領導,會發現他們能夠待在這個崗位上,真的都有我們還不具備的兩把刷子。
各行各業各種崗位都需要領導力,即使是一些并不叫做領導的職位。
最近跟團去臺灣旅游,領隊范導和臺灣的地陪許導就是很有領導力的人物。
范導從機場一集合就頒布紀律,一派嚴明作風。多虧他的嚴明,一路上真沒出太多拖拖拉拉耽誤時間的事兒。范導也有細致柔情的一面,知道女士們熱衷照相,他盡職盡責地做隨隊的攝影攝像,還兼做制片人為我們制作旅行的光盤。許導則很有激情,每日 在我們“閃亮登場”的呼聲中,把大巴變成了他的舞臺。兩位導還都很善用積極 心理學 的鼓勵法,夸我們團素質高——我當然也相信這一點,但同時也覺得,正是他們的鼓勵促使了我們能維持在這種較高的水準上。
這些不都是領導力的重要要素嗎:規范、溝通、激勵、肯定、服務、關懷……當然,還少不了親和力與幽默感。
積極心理學的三個主要議題是積極情緒、積極優勢、積極組織。在一個積極的組織內,人就會被滋養起來,成長起來,而消極的組織則會壓抑人的優勢和潛能。
領導力是性格還是技術?
心理學對領導力有各種研究,一類研究認為領導力更多是一種人格特質,這事就麻煩了,因為人格這東西很難輕易改變,這也說明,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適合當領導。還有一類認為領導力是一些方法和技術,方法和技術是可教可學的,因而也就有了一些培養領導力的課程。
但是,很多宣傳得神乎其神的課程未必像傳說的那樣立竿見影——其實,但凡關于人的事,真正專業的人恐怕都不會把立竿見影作為說辭。我倒是知道一位做積極心理學的同行,私底下說學習 之后立竿見影的效果是辭職的人增多,大概是因為受了鼓勵要去追求自己內心真正的夢想吧。
“把你的所知傳遞出去”
回想起來,我倒是參加過一個學習 ,讓我對領導力這個概念有了不同的理解。那是一年Frank的學習 ,在一個安靜的中式大院內,里面亭臺樓閣,還有高高低低的小山包。他讓我們做盲行,最前面的一個人睜著眼睛做“領導”,而他在“領導”的前面用哨聲指引方向。
我在第一輪就被選中當“領導”。我非常惶恐,不知所措。他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就把你看見的告訴他們好了。”這句話讓我開了竅,原來就是把自己所知的傳遞出去。于是我開始大聲地向后面的隊員報告路況,順利完成了任務。
后來,當我開始負責一個小小的部門,每當對自己的職責感到惶惑時,這個場景就會激勵我。如今Frank已經去世,但這個場景卻不會磨滅。我想,這也是他作為一個老師所具有的領導力吧。
不管在你看來,領導力這個詞匯有多遙遠,開始做些準備吧。盡好自己的本分,同時預備把所知的傳遞給他人。在這過去一年的終點,新一年即將來臨的時候,祝你在工作中繼續成長,繼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