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企業滲透所有方面的“憲法”,沒有誠信,企業將不僅僅受制于客戶資源的流失,更是造成企業一盤散沙的根源。重慶力帆的老板尹明善 經營管理 多年的心得:寬容失敗,鼓勵成功;異想天開,才能茅塞頓開,大膽妄為,曾能大有作為!其中的“寬容失敗,鼓勵成功”就是誠信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管理要義。
放權:企業最怕的就是“沒人管”和“多人管”,這都是不放權造成的。如果老板或者是上級管理者能夠充分信任一個管理者,那這個管理者就會發揮出其全部潛能,而且在他所管轄的項目里,也可以做到“有人管”,同時也能有效地避免“多人管”。毛主席說:領導干部的工作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張瑞敏講:一個企業的領導就是兩件事,一是拿主意,一是用好人。而毛主席和張瑞敏的言外之意還有:布置好,馬上離開的意思,也是說,領導者拿完主意,用對人之后,就應該不再輕易插手,也就是放手去做。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有默多克和劉長樂。吃屎都要尖的默多克為了能夠打開華人世界的新聞窗戶,他放手給劉長樂去做鳳凰衛視。這也是我們常聽到的:劉長樂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則是對于每一個欄目的一切活動幾乎是不管不問,很多人因此成為了鳳凰衛視名人或者紅人,也成就了鳳凰衛視的很多名牌欄目。
激勵:激勵是體驗員工價值最重要的精神禮品。激勵是保證整個團隊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的根本要求,而不僅僅是工資的多少和職務的高低。全球知名的CEO杰克.韋爾奇在當了最高領導者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自己在塑料公司總經理位置上的時候,每取得一次成功之后,而小聚慶賀的滿足和對整個團隊的巨大鼓舞。
企業管理 的誤區:企業管理就是管人。這是長期流行于企業的錯誤觀點。人不是生產資料,不是管理就能管好的,或者是說不是你一個管理者能管理好一個人的或者是短時間內就能改造一個人的。而是根據不同的事情或要求,結合人的特點去實施搭配,而不是去強行改變一個,讓他去適應你對某件事情的理解所需要的特點。管理更確切的說:應該是領導的“領和導”,或者是引導。對于整個管理過程來講,就是:明確、自然、規范、上軌道!
隨機讀管理故事:《兩棵樹,你砍哪一顆?》
老教授問:“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老教授帶著不變的微笑看著我們,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我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于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我們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結論,就說:“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只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于,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測試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么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么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你的目標明確了嗎?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