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覺得員工不了解你,員工不體諒你,員工小題大做,員工達不到你的標準,員工做不出你想要的。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因為你想的和你員工想的不一樣,因為你不了解他們。所以,員工問卷調查、討論會、非正式談話……你費盡心思想了解員工的想法,但最多只能得到模棱兩可的結果。
有沒有辦法一探究竟?電子監視器?破壞員工的隱私。哈里。波特的隱形衣?這不現實。美國一位首席執行官采取了一個“臥底”的做法。他在自己公司臥底兩周,偽裝成一名辦公室職員,在10個不同地點輪班工作。親耳聽到了員工們的真實想法。他認為是鼓勵員工的行為被視為苛刻老板不近人情的決定,他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卻讓員工撓破了頭皮,他認為是為員工好的事情卻被誤解為故意刁難……他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員工的想法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
其實,這是美國CBS的一檔節目——臥底老板,但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這是一次具有啟發性的體驗。同時也突顯了一個典型的管理問題:領導者或許確切知道自己想要的結果,于是自上而下地傳遞信息,他們認為員工應該能夠理解。但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有些事情變了味。領導團隊可能完全不了解,他們的意圖遭到了多么嚴重的扭曲,而接收端的員工又會產生多少不滿。
舉個簡單的例子,生活中,如果我們按照平時講話的習慣和小朋友講話的時候會發現,他們要仰著頭很費力的聽我們說話,他們也不方便和我們做進一步交流。但是如果我們彎下腰低下頭換一種語氣,小朋友也能夠保持輕松的姿勢和我們講話了。那是因為我們只能低下頭才能夠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他們的高度和我們的高度相差很多,我們不低頭就永遠不能看到他們眼中的世界。
換個角度講,其實這和我們公司中是一樣的,你忙來忙去的,很多時候直接就忽略掉員工,所以你就不能看到員工眼里看到的東西,更不用說理解他們了。很久以來我們都在強調“客戶就是上帝”。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講,員工在操作層面推動著公司發展,是公司的一份子,他們也是公司的上帝。他們在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不到的層次上發揮著不可磨滅的功勞,雖然他們的貢獻可能是微小的,但聚少成多公司才能有大發展。如果你不懂得他們在想什么,他們真正的需要什么,不懂得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發揮他們的長處。他們可能越來越沒有凝聚力,產生嚴重的后果。
聰明的老板,低下頭來接近你的員工,了解他們真實的想法,拉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隨機讀管理故事:《推銷你的夢想》
邁克是德國一家保時捷分店的銷售經理,他頭腦靈活,善于出奇制勝,用一些新穎的方式招徠顧客,在業界素有“鬼才”之稱。可是最近半年來,由于周圍新開了幾家名車銷售店,競爭激烈,接連幾個月,邁克所在店的銷售額不斷下滑,邁克很傷腦筋。
一天早晨,他撥通幾個有購車意向的客戶的電話,預約了前去拜訪的時間。隨后,他叫上一個助手和一名攝影師,帶上了電腦和打印機等設備,開著新車向第一個目標客戶家駛去。
當車開到那個叫喬恩的客戶家門口時,邁克一行下了車。邁克并沒有急著去敲喬恩家的門,而是在喬恩家門前屋后轉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將新車開到一個適于做喬恩家的停車位的地方。隨后,邁克吩咐那個攝影師給房子和車子拍照,并告誡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車與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邁克的要求,攝影師忙活起來,他從各個角度對車和房子進行取景。不一會兒,攝影師拍好了一張照片,攝影師將照片傳到電腦上,通過連接在電腦上的打印機打印出了照片:只見在一棟有白色窗戶的赭色房屋前,靜靜泊著一輛嶄新的黑色保時捷,房屋前的幾棵樹落下的黃葉鋪滿了地面,一片樹葉剛好落在新車前面的擋風玻璃前,整個畫面看上去是那么協調、完美,不禁讓人聯想到照片里這一家人的安適和富足。邁克拿起照片欣賞了一番,對攝影師翹起了大拇指。這時,房屋主人喬恩出來了,邁克上前跟喬恩簡短地寒暄幾句,送上那張照片,然后跟喬恩道了別,一行人開著車,向另一個客戶家駛去。
一天下來,邁克帶著助手開著新車重復做同樣的事情。他的這一舉動讓助手和所有的員工們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兩個多月過去,邁克的店沒有對新車進行過一次撒網式宣傳,也沒有跟競爭對手進行過價格宣傳戰,只是為154戶有購車意向的人家拍攝了照片。奇怪的是邁克此舉卻換來了極高的成功率,154戶人家中,有超過30%的住戶預約看車,最終的成交率也極高。那些決心購買邁克的車的人,幾乎都說過類似的話:“車很漂亮,也許是最適合我們家的一款車。”
看著銷售額一天天高起來,員工們都很驚訝。原來,這是邁克想出的一種聰明的促銷手段,他根據有購車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張張車與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們對擁有照片里那輛車的美好渴望和聯想。因為看著照片里新車與房屋完美搭配顯示出的那種和諧、豐足的意境,誰不會為之心動并說服自己買下那輛車呢?邁克意味深長地說:“我推銷的是車,更是在推銷購車人心中那個對美好生活的夢想啊。”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