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雨潤曾擔任第九城市公關總監、INTEL亞太區高級市場經理、搜狐高級市場經理、SMG上文廣電視節目主持人和導演等,2008年加入盛大集團,先后出任盛大游戲娛樂制作人、盛大音樂制作人、盛世驕陽副總裁。由盛大集團和湖南電廣傳媒集團合資的華影盛視成立于2009年9月,趙雨潤的職業曲線再次走高,出任華影盛視首席執行官。
“大家都叫我跳槽王,不過我都是主動跳槽,在盛大集團也是被迫升職了三次。”趙雨潤笑著說,跳歸跳,但跳槽一定要有邏輯,“我是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發展的軌跡是從導演、主持人到做市場,然后做運營。內在邏輯就是一直在以用戶為導向的公司,給消費者或者買單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無論是產品、節目、平臺還是服務等更多的東西。我這14年是從專業到行業再到產業不斷地轉變,這一點是更重要的。”
在進入盛大集團之前,趙雨潤一直在做市場。“做市場是花錢的,讀完中歐商學院之后我就想,有沒有可能去賺錢,于是2008年加入盛大集團,我就完成了這個很大的轉變。”
一般來說,很多老板不太喜歡頻繁跳槽的員工,但是趙雨潤的職業生涯卻出乎意料地順利。對此,他的解釋是:“我曾經和我的老板陳天橋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我沒有跳過很多的槽,我可能就沒有機會站在你面前。同樣,作為老板,我也不介意跳槽很多次的員工,關鍵在于是否有內在邏輯,是不是一直在一個行業里面。最怕你一直在轉型,今天做雜志,明天做科研,這是兩個比較大的類別。跳到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內在邏輯。”
他自認是個知道分子,也比較喜歡做知道分子。“很多人是知識分子,那是專業。我比較注重專業、行業和產業方面,很多人在保鮮,而我在求新鮮。”作為中歐商學院網球俱樂部校隊的成員,他最近在打比賽,為了“保持狀態”,他經常參與體育活動,比如打網球和高爾夫。他的另外一大愛好是看電影。“今年幾乎所有的好萊塢電影,我都是看首映,這就是一個新鮮的知道分子,跟知識分子不同的是:知識分子是鉆,知道分子是新、鮮、快,要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要把焦點帶給眾人。”
我問他:“你是個高調的人嗎?”
他想了想說:“這本來就是個高調的行業。”然后大笑著解釋說:“我覺得高調、低調都沒有問題,主要是要有腔調,要有自己的調調,而且不能走調,要能持續下去。”
作為一個求新、求鮮、求快的知道分子,趙雨潤說現在他很少上網站,都是通過微博和APP瀏覽。“一打開我的iPhone、iPad,都是看各種各樣的APP,很久沒有上各種主頁了。我覺得,以后的時代就是APP的時代。”
■文/本刊記者周再宇 發自 北京
微電影產業八大趨勢
華影盛視是盛大集團的影視公司,我們的主要業務和出發點就是制造版權和內容。做什么東西都是做,但是做什么能讓集團的資源整合起來,或者在產業鏈上能夠取得效果,我們找到了同版權全制造模式。
汲取迪士尼和哈利·波特成功的模式,以同版權為基礎,前端對接盛大文學暢銷原著,中端制作精品影視劇,后端拓展主題歌、同名游戲、圖書、同名網絡劇或微電影等衍生產品,形成文學、影視、音樂、游戲和其他衍生產品相貫通的內容運作模式,和電視、互聯網、線下、移動等全媒體模式。
我認為哈利·波特的模式是最完整的,在每個環節都有自己固定的用戶,固定用戶之間的轉換就是同版權全制造模式最大的價值。
目前,華影盛視的主要業務是影視劇和微電影,兩大業務都是以客戶收費為主,影視劇主要是發行,通過電視臺和新媒體播放,以廣告植入為輔。微電影是以廣告植入為主。
事實上,微電影本身就是廣告的2.0版。微電影一開始就是廣告片,不排除以后會有藝術類型,但目前都是以商業為主,它瞄準的領域就是視頻廣告和電視廣告之間的領域。我本人不太贊同好像一談到廣告就色變,中國有句俗話是“君子不言利”,但是不言利的前提是你的未來怎么走。而且,現在有很多很好的廣告片,比很爛的電視劇都好看。
微電影的現狀是百花齊放、大浪淘沙。從去年10月到今年三四月,是百花齊放的階段,這一階段有太多的人進來。但是最近又有好多人不做了,因為沒有找到 商業模式 ,沒有持續性。
如果中國20%-30%的客戶在一年中投放過微電影廣告,微電影產業才算成熟。但現在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只有2%-3%的客戶做過微電影廣告,國內一年的廣告價值大概是100多個億,而微電影廣告現在連一兩個億的產值都沒到,可見市場空間太大了。目前太多的客戶都在觀望,因為微電影是和新媒體有關的。已經進入這個領域的客戶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一直在做新媒體 營銷 的,很容易接受微電影廣告,比如汽車客戶;另外一大類就是電子商務客戶,因為微電影可以直接把觀眾的注意力轉化為 銷售 。除此以外,更多的線下客戶還在觀望。
現在華影盛視做過的案例大概有五六個客戶,今年年內差不多會有20多個客戶。我們現在已經簽約的有100多個客戶。我們對客戶的承諾有兩個,一個是搜集劇本的數量,一個是播出的數量。
微電影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要去培育市場、教育客戶,所以我們推出了品牌定制微任務系統,讓客戶自己去體驗。這是開放式的平臺,影視界歷來不是那么開放的,現在做開放的事情,但是如何去創新,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正在研發品牌定制微任務系統2.0版,最終目標是客戶可以自由發布任務,自由競價,原創者自由接取任務。影視和其他產業不一樣的是,在線上可以完成的就是從任務到劇本階段,接下來要由專業團隊拍攝。現在微任務系統就是從任務到劇本階段。
我認為微電影未來發展有以下八大趨勢:
第一是產業化,微電影在去年被當做新生事物,新事物也可能曇花一現,只有將其產業化,讓產業鏈上的人都各取所需、各有投入才能長遠持續地發展。很多人可能關注新鮮度,但是持續性如何呢?產業化,微電影行業有營銷、制作、播出等,這是微電影產業化的方向。我今年1月提出,現在已經有很多不同的公司進來了。
第二是規模化,要規模化了才會有影響。內容規模化才能實現收入規模化。
第三是系列化,就像哈利·波特品牌系列化,微電影也是一樣,我們做的系列微電影,比如品牌電視微電影、明星音樂微電影、校園愛情微電影等等。
第四是移動化,現在是互聯網時代,要能夠在移動終端上播放才會有持續的發展。
第五是延伸化,現在有一個現象:做微電影的人不多,做微電影節的人卻很多。以后,圍繞微電影產業周邊,肯定會有很多公司和人進來。
第六就是版權化,這是毫無疑問的,微電影和普通廣告片不一樣,廣告片可能不太注重版權,但是微電影不一樣,它是完整的作品,有版權,不能隨便播放,要得到授權才能播放。
第七是國際化,比如我們現在做的微電影就有中韓雙語的。
第八是公益化,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這八大趨勢是我們前瞻性地提出來的。將來微電影產業的發展方向除了這八大趨勢,還會更加多樣化,出現更多的微電影產品。目前我們的壓力是時間緊迫,但是客戶很多,而且培育市場、教育客戶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