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客流增長人數下降,不同于 2011 年以前兩位數的環比遞增,今年全國平均增長數掉到了個位;
二是客單價下降,每人每次消費由去年的 100 塊錢,跌至 90 多塊,其中這其中含有 3-4% 的通脹因素,意味著大家的消費能力、消費意愿在下降;
三是商家開發計劃比較多地調整,甚至可以說較大幅度的下降。 “ 特別是一些跨國連鎖企業,去年 2011 年以前跟著我們,你給多少店我給開多少店,甚至幾家連鎖企業爭一個店面,今年很多連鎖企業大幅度調減自己的計劃,不能全跟了,甚至 50% 跟隨我們發展的,也顯得有些吃力。 ”
王健林說,在現在全國消費市場增速下滑的驅使下,萬達廣場盡管增長幅度沒有以前那么多,但總體上保持增長的態勢。
他總結了萬達廣場做火的 6 大經驗:第一,選址。大型購物中心原則上不會在城市的核心區,因為核心區的成本太高,收益投資率下降。一般來說按照三個原則選址:交通便利;考慮居住人口,大多數不看流動客人,流動客人很少有持續購買的行為,半徑 50 公里要有 30 萬住戶;相近 3 、 4 公里沒有相同業態。
第二,定位。定位時尚流行或者年青時尚,客戶群在 15-30 歲,不是以高端作為我們的定位。這樣定位出于三方面考慮:一、大眾消費而不是小眾消費才有人氣;二、這種定位便于復制,便于 “ 工廠 ” 化的開展;三、這種定位留下了足夠的提升空間,如果一開始做了奢侈品店往下降就很麻煩了。
不過,王健林透露,萬達將打造在世界范圍內也少見的奢侈品購物中心,一個在長沙,一個在武漢。特別是武漢,可能會超過大中華地區包括香港在內所有的購物中心。高端店第一個合肥,第二個長沙,第三個武漢,包括太原。 第三,設計。設計是購物中心能不能興旺的關鍵一環,甚至比定位更技術化。設計首先考慮的是交通優先,其次是出入口的選擇和人的路線。
第四,業態。一更多選擇非 零售 業態,強調體驗式消費,比例大于 50% ,二餐飲比重大,比例超過 20% ,三同業態盡量選一家,四商家的分級,評定評定 ABCD ,促進商戶的自我提升。
第五,管理。一管理重于建設,二解決問題 “ 一個購物中心或者一個百貨點里面出現有商家關店或者走的現象的時候,剛開始出現就馬上解決,否則等到 50% 一關就慘了,再一調整,信心各方面都出了問題了 ” ,三要扶持商家。
第六,信息化、標準化。
王健林還提到了未來的萬達速度, “2010 年、 2011 年后我們開店提速了,明年是 20 個廣場, 17 個酒店, 2014 年在建的將有 22 個廣場, 16 個酒店, 2014 年往后每年不會少于 20 個廣場、 14-15 個酒店的速度。 ”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