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語一直很爛,盡管我很不愿意承認這一點。
因此到跨國公司采訪時,如果遇見中國高管,我會喜出望外,如同在 北京 遇見東北老鄉遏制不住就要說“那啥”、“旮旯”一樣,能夠用中文流暢地交流、扯淡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我去一家跨國廣告公司采訪,是會議餐的方式,坐在我兩邊的都是外國人。
避免露怯,我一言不發,往嘴里猛塞面包(當時還沒上湯菜牛排之類),這時坐在我右邊的那位外國大叔轉過頭來,看著我的吃相,微笑著說了一句英語。
(媽媽咪呀,他說得太快,我一個單詞都沒聽清~)
我咽下面包,很真誠且抱歉地說了一句我說得最溜的英語:“很抱歉,我的英語很爛。”
他聳聳肩,有點遺憾地轉過頭去。
這時我做了這么一件事,我碰了碰他,用我說得第二溜的英文問:“你會說漢語嗎?”
他呆住了,然后很遺憾地說:“No。”
然后我也很遺憾地聳聳肩,繼續吃面包……
好的,我鋪墊完了(sigh,好長的鋪墊),我說這個故事的目的是想引出另外一個發現。
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去阿迪達斯采訪的時候,可以想像,當我看到阿迪達斯大中華區總裁居然是個中國人時,是多么的興奮!但是他在握手的同時說:“奈斯兔米特油。”我就幻滅了,原來人家是馬來西亞人。
然后,阿迪達斯大中華區公關總監走進來,我的幸運感再次涌出,她也是中國面孔哦,結果……嗨,奈斯兔米特油,是加拿大華裔。
如果只是感到幻滅的話我就沒資格做記者了,安靜地回家去做屌絲吧!但是在以后的諸多采訪中,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致力于本土化的跨國公司大多聘用“中國”面孔的亞洲人,以及國外華裔、中國臺灣人和香港人作為高管。當然,也有大陸人高管,但是前者居多。仔細思量,大概是認為這類人一方面有國際化的特征,一方面對中國市場有所了解吧。同時,會讓中國本土員工有一種親切感?這一點沒有做過調查,不敢妄言。
只是,我確實該好好學習英語了。
京ICP備12005558號
隨機讀管理故事:《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是美國紐約一家公司的主管,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杰克的薪水很低。杰克每天早晨6點多到公司,晚上8點多了還在公司加班,有時候甚至要忙到晚上10點多。
工作的勞累不算什么,可是讓杰克難過的是自己對這份工作已經沒有了信心,每天的工作僅僅是為了那微薄的薪水。
終于有一天,杰克再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他請了假,去一個風景區散心。風景區有一處是釣魚的地方,于是杰克買了魚竿坐了下來,開始釣魚。煩躁的杰克釣了足足一個多小時,可是沒有任何收獲。
坐在杰克旁邊的一位老者,卻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釣了很多魚。老者問杰克:“年輕人,在想什么呢,這么煩躁?”
杰克對老者說了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很累,可是卻沒有任何成就感,而且薪水也低,更要命的是自己已經厭倦了這份工作。
老者默默地聽著,等杰克說完的時候,老者又問了一下杰克公司的情況,然后對杰克說道:“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杰克想了想說道:“每天回來都很晚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很累,叫醒我的當然是鬧鐘了。”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這就是為什么你會感到工作累而且沒有希望的原因,年輕人,你覺得每天叫醒你的應該是什么呢?”杰克不明白什么意思,滿臉疑惑地看著老者。
老者說道:“年輕人,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應該是夢想,而不是鬧鐘。”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明白過來,是啊,為什么自己會這么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為那些微薄的薪水而工作,而不是在為夢想努力。
杰克想起了大學畢業的時候,自己曾經立志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銷售專家,可是現在卻在一個小公司里混日子……想到這里,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馬上回去辭職,然后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銷售工作。
一個月后,杰克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雖然薪水比原來低很多,可是杰克卻干得很有興趣。1年后,杰克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銷售主管;3年后,杰克成了著名的銷售專家。
叫醒你的是什么?如果是鬧鐘,你僅僅是在為一份工作而工作,可是如果叫醒你的是夢想,那么你正在為夢想而努力。為工作而工作,你收獲的只是一份微薄的薪水,如果叫醒你的是夢想,那么最終你的夢想就會實現。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