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 在博弈論經濟學中,"智豬博弈"是一個著名的納什 均衡 例子。假設豬圈里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有豬食糟,另一頭安裝著控制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糟,但是誰按按鈕就會首先付出2個單位成本,若大豬先到糟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時到槽邊,大小豬先到槽邊,收益比是6:4;那么,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
實際上小豬選擇等待,讓大豬去按控制按鈕,而自己選擇"坐船"(或稱為搭便車)的原因很簡單;在大豬選擇行動的前提下,小豬也行動的話,小豬可得到1個單位的純收益(吃到3個單位的 食品 同時也耗費2個單位的成本,以純收益計算相同),而小豬等待的話,小豬則可以獲得4個單位的純收益,等待優于行動;在大豬選擇等待的前提下,小豬如果行動的話,小豬的收入將不抵成本,純收益為零,成本也為零,總之,等待還是要優于行動。
管理感悟:在小企業經營中,學會如何"搭便車"是一個精明的 職業 經理人 最為基本的素質。在某些時候,如果能夠注意等待,讓其他大的企業首先開發市場,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時候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高明的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來為自己服務。"搭便車"實際上是提供給職業經理人面對每一項花費的另一種選擇,對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給企業節省很多不必要的費用,從而使企業的管理和 發展 走上一個新臺階。這種現象在經濟生活中十分常見,卻很少為小企業的經理人所熟識。
隨機讀管理故事:《“便捷”還是“誘惑”?》
我們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希奇,于是就問道:
“老公公,你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讓它吃?”
老農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得著的屋檐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啟發思考:
看完這個故事,你大腦里想起的一個產品會是什么?小米手機!沒錯,雷軍就是那個老農夫,把小米手機放在屋檐上,讓你勉強可以夠得著,讓你欲罷不能地想去夠著。
容易得到的,也會隨手扔掉。太難得到的,有些人爭取一會兒就放棄了。只有勉強得到的,意外得到的,人們就會感到驚喜,倍感珍惜。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