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原理:
人們喜歡那些欣賞自己的人。
應用方法:
發現真正的相似之處并給予真心的贊美。
若要影響他人,先要與之交朋友。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有關的研究已經確認了好幾項可以增加好感的因素,不過有兩項格外具有說服力:相似性和贊美。
管理者可以利用自己與他人的相似之處,與新聘員工、其他部門的主管,或者是新老板建立關系。工作時的非正式交談可以幫你發現至少一個共同的興趣領域,如某項業余愛好、某個大學籃球隊等。重要的是必須盡早地和他人建立起友誼,因為這樣一來,人們就會對你形成好感,并持續到隨后的交往中。如果你試圖說服的人早就對你心生好感,那么你會更容易爭取到他們的支持。
贊美是另一個產生好感的可靠因素。它既能令人陶醉,又能消除敵意。實驗數據表明,對他人品格、態度或表現的積極評價可使被贊美者對贊美者產生好感,并心甘情愿地遵照后者的意愿做事。除了用來培養有利的關系,精明的管理者還可以利用贊美來修補受損的關系。
互惠原理:
人們會以同樣的方式給予回報。
應用方法:
施予別人你所想要的。
如果你曾經在不經意中發現自己正對著一個同事微笑,僅僅因為他或她先朝你微笑,那么你就知道這個原理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了。
如果管理者希望在辦公室內培養積極的態度和融洽的人際關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真正的先行者優勢——只要管理者能率先展現出自己所期望的行為方式,就能引導同事和下屬員工做出同樣的行為。
社會影響力原理:
人們會仿效與其相似的人的做法。
應用方法:
在一切可能的情況下,利用同等群體的力量。
作為社會動物,在如何思考、感覺、行動等方面,人們對周圍的人有很強的依賴性。實驗也證實,來自同等群體的說服會異常有效。對于在公司內推行新舉措的管理者來說,這一經驗十分有益。假設你正打算精簡部門的工作流程,而一群老員工對此表示抵制,讓一位支持該舉措的老員工在團隊會議上發表支持言論。這樣一位老同事所做的陳述比老板的話更具說服力。簡言之,影響力在水平方向上而非垂直方向上,發揮效果最好。
言行一致原理:
人們會兌現自己明確的承諾。
應用方法:
讓人們做出積極、公開和自愿的承諾。
研究顯示,大多數人一旦采取了公開立場或書面表明支持某一觀點,他們就會更愿意堅持自己的選擇,而且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承諾也會對未來行動產生強有力的影響。
對希望說服下屬遵循某一行為方式的管理者來說,研究結果的含意顯而易見:將決定寫成文字。假設你希望某個員工在提交報告方面能夠更加及時,一旦當你認為對方已經同意,就應該要求他將決定寫成備忘錄,然后發給你。如此一來,他履行承諾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因為人們通常都會兌現他們寫下的書面承諾。
權威原理:
人們愿意聽從專家的意見。
應用方法:
把你的專長展露出來;切勿想當然地認為那是不證自明的。
面對現代生活的紛繁復雜,一位經過慎重挑選的專家可以為我們提供寶貴而高效的捷徑,幫助我們制定出色的決策。事實上,有些問題,不論是法律、財務、醫學或技術方面的,都需要具備非常專業的知識才能解答,因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依靠專家。
既然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聽從專家建議,那么管理者應當在嘗試發揮影響力之前,確保讓自己的專長得到認可。對管理者來說,建立起自己的專家權威是一項比較困難的任務。這里需要采用一些較微妙的手法。利用人們第一次打交道時的禮節性的社交,為樹立個人權威創造機會。你可以在談及逸聞趣事時,順帶講述你如何成功解決了一個與明天的會議議題相似的問題。注意要大肆炫耀,而是當成普通交談的
一部分。或者在大多數會議開始前的初步交談中,你總能找到機會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相關背景和經驗,作為社交性談話的自然的一部分。通過提前展露個人信息,你能夠在談判或會議剛開始時就確立自己的專業權威;因此當討論轉入正題后,你所說的話便會得到應有的尊敬。
稀缺性原理:
東西越少,想要的人就越多。
應用方法:
強調稀有性與獨家信息。
研究一再顯示,當物品和機會變得越匱乏時人們就越會認為其有價值。對管理者來說,這是個絕對有用的信息。他們可以借鑒稀缺性原理,把組織中有限的時間、有限的供應以及類似的限制性資源作為論據,來說服對方。
管理者可以學習 零售 商的做法。零售商在推薦自己的產品時,總是一再強調如果人們不理會其提供的產品信息,將會有什么損失,而不是強調將獲得什么。在推銷產品時,管理者還應當記住獨家信息比眾所皆知的數據更有說服力。如果管理者掌握著某個鮮為人知的信息,而該信息又正好為他本人所倡導的某個點子或建議提供佐證,那么他就可以運用稀有性原則來說服大家。在這里要明確強調一點。一定要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否則欺騙手法會讓你引發的任何關注都煙消云散。
這六大說服原理并非深奧晦澀的東西。事實上,它們清晰詮釋了我們對人類評估信息和制定決策的方式的直覺理解。因此,大多數人都可以輕松掌握這些原理,即使是沒有接受過正式心理學教育的人。不過,作者指出有兩點值得反復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