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某知名門戶網站星座板塊的日均IP訪問量達到2800多萬。也就是說,平均每日 有近3000萬網友在該網站瀏覽與星座有關的各種話題,而類似的網站平臺還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來扒一扒那些曾經坑爹的星座經歷,看看他們到底有什么魅力迷倒眾生。
搜搜(www.soso.com)作為中國青年網民最喜愛的搜索引擎之一,長期關注青年群體。此次騰訊搜搜與零點e動 營銷 共同推出的“搜搜更懂你,在壁櫥討論時下最IN話題社區”的2012年度活動中,通過每月發現年輕人最關注的話題,并在壁櫥社區(www.51bichu.com)開展青年人針對熱點話題的交流、討論、投票和分享活動,洞察青年群體的價值觀、消費行為等趨勢變化。
今年3月,搜搜發現 70后、80后、90后三代網民使用搜搜查找星座相關主題詞142組,以累積385萬次的直接搜索量排在青年人感興趣的娛樂、動漫、新聞之后,居當月搜索排行榜第四位。
通過搜搜后臺數據與壁櫥社區青年網友對星座話題的回帖討論、投票調查研究,我們發現目前青年人對星座的關注呈現五大特征。
星座來襲代際差異大,
80后最hlod不住,70后淡定飄過
舶來星座風,80后受影響最深。今年3月搜搜后臺的數據顯示,當月檢索星座相關話題次數總計385萬次,其中80后檢索占比高達53.5%(約206.2萬次),比90后高出兩成多(約113.3萬次),更是70后搜索次數的3倍(約66.1萬次)。
零點集團董事長袁岳表示,星座是80后、90后快餐性質的文化符號,它不是深刻的信仰基礎、價值觀符號,因此對80后、90后來說,他們沒有更多理性因素,也不宜用宗教崇拜來理解。此外,80后、90后兩代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跟前面的代際有所區別,而星座正是80后、90后從文化形態上區別于前代人的符號。
但是,80后與90后在星座認同上的差異在于90后的文化符號更加多樣化,而且與前代融入比80后更加融洽,因此對星座的內在需求沒有80后強烈。
星座預測時效性高,
不求天長地久,只要“明天”就夠
2012年,“明日”成為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星座也不例外。速讀時代與高速旋轉的生活節奏,影響著青年人的認知和對信息獲取的要求,另一方面,網絡的便捷性也讓人們有足夠的資本把要求提高。
從3月數據看,青年網民關注星座的時效性越來越高,從過去了解我未來的運勢、我今年的運程,到現在我想要知道這個月會如何(11633次)、本周會如何(616912次),更多的是明天(2771288次)到底怎么樣。
80后、90后對星座的時效性要求更高,超過7成網友在搜索星座有關話題時限定的時間范圍是“明日”。
80后、90后崇尚更快節奏的體驗方式,他們習慣于接觸更廣泛、更新鮮的信息,而不是掌握更深入、更持久的知識。正因如此,“明日”對于80后、90后來說,是最值得把握,也是最容易執行的日期。他們快速記住星座里對“明日”話題的描述,迅速而輕易地做出反應,不用太多考慮,就一天的擔憂、一天的期待、一天的改變,剛剛好。
90后男生撐起星座粉絲團半邊天
人們曾給星座討論打上“ 女性 話題”的標簽,現在我們發現,對于70后、80后、90后三代人來說,男性關注星座的比例越來越高,尤其是90后,關注星座的人群中近一半是男生。
在泛娛樂化社交的今天,無論是一般的人際交往還是職場交流,星座無疑成為一個具有廣泛話題的開胃小菜和潤滑劑。越來越多的男性意識到星座不僅僅是一種娛樂,也逐漸成為與他人溝通的鑰匙與談資。
袁岳認為,星座對于70后來說,是一種受到80后影響而產生的描述方式,70后要掌握這樣一種談資和信息資訊來與他們拉進文化和溝通上的距離,類似50后、60后聽從孩子的意見而做出一些事情一樣。
另一方面,星座一直打著“年輕人”、“時尚”的標簽,而時尚這事兒,跨越性別。誰要說不知道星座,好比不知道最近流行Miss林,no fashion!沖這個,年輕的80后、90后們也會不斷惡補星座知識以防被劃入out圈。
當然,即使男女關注星座同比化,他們關注的話題略有差異。男性對星座的關注相對集中于性格(46.7%)和運勢(53.2%)兩類;而女性關注星座更寬泛,情感性需求更多,其中愛情(56.4%)成為女性關注星座最主要的話題。
此事只管風與月,星座招聘太扯淡
今年3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就業網上的一則招聘設計師啟事明確要求,應聘者必須是處女座的,而“業務員”崗位不要雙魚座的,金牛座、天蝎座、處女座優先。
數據顯示,近六成(57%)網友對星座招聘持消極態度,而表示相信和信任的比例是14.4%。
僅通過人們的出生年月來定奪他人的職業生涯,顯然太過草率,畢竟這樣的領域,影響因素眾多,職業素養、性格習慣、教育背景等等,不是簡單星座可以概括的。
同樣,人們對星座與理財、星座與事業發展等領域的關注度也明顯較低。星座對大多數青年人來說,還是一種流行文化,而非科學或宗教,如果將這種情緒化的體驗和認知放到影響生活質量、未來發展的事情上,恐怕會引起眾多筒子拍磚!
星座消費市場,
網購和創意飾品有潛力
對于一個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對企業來說,可能更希望看到消費者從談資轉變為消費行為。那么,星座領域的消費市場前景如何?
研究發現,多數青年人在星座消費上“只看不花”,其消費主要集中在淺層次的信息消費和周邊配飾物件兩方面。
有近7成的網友表示,在星座消費方面,自己基本上是window shopping,“只在網絡上看,從來沒有在星座測試等方面有過花銷”。花錢的網友,也主要在購買星座測試的書籍、雜志或者類似的星座飾品、標志性物件等。
零點集團的歷史數據顯示,80后大學生中有87.1%的人有過網購經歷,90后大學生的比例占到五成,而且90后的網購更加青睞服裝飾品類產品。淘寶的數據顯示,有關星座的商品數量超過12萬件,其中書籍(4.7萬件)、手鏈吊墜(3.1萬件)、流行手表(2.8萬件)、創意生活產品(1.4萬件)成為星座產業鏈中的重要產品。
可以預見,未來的星座消費市場,充滿時尚創意的裝飾性產品,能夠得到青年群體的持續關注和購買。
在這些領域開發相應的產品,應更多結合青年人的審美趣味。例如80后、90后喜歡創新的、有懸念的產品,喜歡詼諧幽默的創意。那么在星座的產品造型與設計方面,應該考慮更多地加入互動性的元素,增強青年消費者的體驗;同時產品的外觀設計與搭配要更多地融入當下最in的動漫元素,增強產品的立體幾何感。同時,要滿足80后、90后對色彩豐富性的需求,強調明亮對比、炫彩等視覺感受等。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