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率先垂范,以簡樸務實作風開創新局面。新一屆領導集團破破“酒規矩”,丟開講話稿——從領導干部吃喝講話看作風建設,要求整改文風,會議脫稿,倡導真干實事開會;從干部的酒桌文化抓起,倡導真誠并非“一口悶”。
干部就是國家的管理者,優秀的干部需要經過“嘴巴”的修煉。同理,企業的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管理魅力,成為優秀的管理者,需要從管好自己的嘴巴開始。
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嗎?如果想,那么你就得管好自己的嘴巴。俗話講:“成也嘴巴,敗也嘴巴”,說明嘴巴在人類社會活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多說了不行,少說也不行,說不對還是不行。嘴巴表達得好,就會使人感到愉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嘴巴表達不好,就可能會加劇矛盾,甚至招致是非。嘴巴是一面雙刃劍,古人所說的“口為是非官”也就生動地體現了這個道理。尤其對管理者來說,口頭的表達直接影響著管理活動的效果。
嘴巴具有接受大腦指令,對外傳遞信息的功能。在管理活動中嘴巴是怎么發揮其功能的?一方面,嘴巴通過傳達管理信息。不論是國家的行政組織還是工商 企業管理 組織,都會發布管理文本,雖然人們可以通過閱讀文本來來了解新制度、新法規,但在管理活動中往往還需要自上往下的口頭宣講、傳達和解釋,才能真正實現制度化的管理。此外,由于文本表達比較干澀、生硬,而且其傳遞速度收到制約,管理者傾向于口頭指令的傳達。這時候,嘴巴就成為了管理活動的媒介,起到了橋梁作用。另一方面,嘴巴通過溝通執行管理過程。除了傳達以外,嘴巴更多地發揮其溝通功能。眾所周知,并非是管理者頒布制度或布置任務后可以高枕無憂了,他們還要不斷地與下屬進行溝通才能確保制度的貫徹或任務的落實,此時,管理者就需要通過嘴巴表達對下屬的支持和鼓勵以及對工作的建議或意見,雙方不斷地口頭傳遞和反饋信息,這就是嘴巴通過溝通實現管理效果的過程。總之,在管理活動中,嘴巴發揮傳達和溝通的作用。
嘴巴是一把雙刃劍,對管理者亦是如此。如果管理者語言使用不當,將會大大制約管理的效果。例如,有的管理者喜歡隨便說話,平時沒事談點小道消息,評論下張三李四,或者發發牢騷,結果由于“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造成了內部矛盾,管理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工作效率極其低下。舉個例子來說,某公司的工作遇到了較大困難,員工充滿了困惑和迷茫,幾乎喪失了信心,此時如果管理者和普通員工一樣發牢騷,完全等同于渙散軍心,突破困難就變得遙遙無期;如果管理者在此時能夠用積極的語言激發員工的信心和勇氣,難關很快就會被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