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管理模式具有方便公司高層查詢公司的管理情況,便于直接管理者查詢對犯規員工的處理依據;它具有絕對公平性,不以員工的素質高低而有所區別。所以制度化管理模式對管理者的要求較低,便于公司高層提拔管理者。但是由于對管理者的要求低,以至于提拔公司高層無所依據,造成公司高層的素質甚至不如普通員工時有發生。由于它的絕對公平性,不以員工的素質高低而有所區別的特點,導致公司人才流失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由于制度化管理模式造成公司高層的素質甚至不如普通員工的現象,所以公司高層就容易拉幫結派來維護自身的利益。打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損害優秀員工的利益就容易發生。所以容易導致公司人才的流失,普通員工也會感到不安全,沒有集體觀念。所以企業凝聚力也就無從產生。
雖然制度化管理模式有著上述許多的錯誤與不足,但是由于它能高度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因為它能使企業擴大的速度快,建立分公司的周期短,更容易使企業形成規模。所以它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數公司所采用。
人本管理模式確立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以人為中心的理念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目前的人本管理卻將精力放在培養員工的個人素質與業務技能的掌握上面無疑是錯誤的。因為眾所周知,人才是會流動的,培養人才遠比不上發現人才和留住人才來的方便快捷,對企業的發展更有利。目前大多數公司留住人才的方法都是給人才提高工資待遇,所以無法使人才對公司產生歸屬感。所以讓人才認為在公司內能獲得提高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上文中我曾說制度化管理模式在提拔管理者時無所依據,我想大多數公司都不會承認,因為他們靠制度來提升或者靠員工推薦來提升都算有所依據。雖然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如果說公司內存在派系競爭那么我想大多數員工都知道。而“零”式管理給了企業主提拔管理者的依據,比如我在《我是怎樣管理精銳業務員的?》一文中曾說到:為什么我能辨別求職者的真偽?是因為我擁有他們沒有的知識。你為什么能成為管理者?也是因為你具有別人不具備的才能。但是只具有別人不具備的才能是不能成為管理者的,你還需要知道你應該具有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等這許多你應該具備的東西。還有我在《“零”式管理為什么要抹殺管理者的個性?》一文中也曾說到:如果“零”式管理不抹殺管理者的個性,讓他們依然依靠以前自己總結的經驗和錯誤的,不正確的管理理念來管理員工,那么如果再碰到上述的新員工再發生上述事情是毋庸置疑的。企業主依照這些來提拔管理者,那么員工就不會對企業沒有歸屬感,也就不會形成派系競爭。
“零”式 管理學習 學習 的就是管理者應該具有什么素質與應該掌握怎樣的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