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企業管理 中,“公平”時時被人提起、處處被人強調、人人為之呼吁、同時又人人感到困惑。把它向外擴散,甚至時時刻刻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到底什么是公平、生活中有公平存在嗎?帶著如此種種疑問,不知天高地厚的我,雖然沒有從事過這個領域的專項研究,也不諱有班門弄斧或剽竊之嫌,居然產生一種膽大妄為的沖動。不妨對這個剪不斷、理還亂的概念,作一番窮理盡性的探晰(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錯了也不會要飯吃。充其量讓好事者奚落一番,增加點茶余飯后的談資而已)。
漢字之所以被西方學者追捧為中國古代高科技,就因為它字形藏理,字音含意。就公平一詞而言,從字面上考量,公:即為大眾;平:包括平均、平等、平衡等,也就是沒有差距的意思。歸納起來就是讓大家都感覺到沒有差距或差別。同時,公平與平等、公正等意思相近。至于有多少聯系、區別在哪里。那是語言、文字學家研究的事,跟今天的話題沒有多少聯系,也就不去管它了。
在企業管理中,所謂的“公平”一方面是指結果的公平,也就是指員工的回報均等。試問“回報均等”這個前提在企業管理中成立嗎?假如這個前提成立的話,人人都可以做老板、做高管,就不用做體力活了。問題是這個前提根本就不成立。為什么呢?首先資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膨脹的,兩者之間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其次,從個人層面上講,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年齡上、性格上、知識結構上、能力上和觀念上的差異。從而創造的勞動價值就會有差異。一個企業如果做多做少一個樣、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的話,管理上就會進入激勵陷阱,企業就成了埋葬強者的墳墓、培育弱者的樂園。這樣的企業有可能在浪費資源的同時,既對不起員工、也對不起社會。企業靠一個又一個的良性結果來維系和發展。一個不能贏利的企業從本質上講是不會優秀的、也是不能持續的。
另一方面是流程的公平、工作評價的公平、機會的公平等。歸納起來就是規則的公平。在這一背景下,不管你是久經沙場的老手還是初出茅廬后生、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草根百姓,都能在企業為自己搭建的舞臺上獲得愉快的心境、找到自身的價值、演繹精彩的人生;在這一背景下,它可以使后進者出局或前進、觀望者變得優秀、優秀者更加卓越。它的結果可能不顯公平,但它能在工作中調動每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激情中找到自己的空間。同樣,企業也不會再為業績的低下而困惑、團隊的散漫而無奈、員工的報怨而苦惱。所以,從這樣一個角度講,在企業管理中,規則的公平既是有效管理的前提,也是激勵員工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在現有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在企業管理中,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所追求和強調的公平只能是規則的公平。不知聰明的你認同這一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