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什么是“術”
簡言之,“道”就是基本原理,“術”就是操作方法。
中國文化的特點是重視道,西方文化的特點是重視術。(這是一般說的,當然也不那么絕對。)“天人合一”這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理,中國早就提出來了。‘有無相生”這個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相互作用的原理,中國也早就提出來了。但現代 企業管理 的整套方法,還主要是西方提出來的。我們現在要把中西方文化結合起來,其中很重要的思維方法就是“以道御術”。
所謂“以道御術”就是基本原理和具體操作的統一,不變的規律和萬變的應用的統一,內在和外在的統一,根干和枝葉的統一。
“以道御術”包括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悟道。對學習者來說,也是重點環節,就是從萬變的術中悟出不變的道。這就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眼花繚亂的大干世界中抓住最重要的東西。
第二個環節,御術。懂得了道就可以更好地駕御術。即使是學習別人的術,也知道它的實質和根本,才能消化吸收。毛澤東同志說,感覺到了的東西,不見得能夠理解它,理解了的東西就能夠更深刻地感覺它。
第三個環節,創新。把握了道就更有利于創新,創造別人沒有的術。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但創新的基礎在于對道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我們可以悟哪些道?
就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道舉例做一些分析。
易經 說的道:變易、不易、簡易
《易經》這部偉大的著作,可以說是異常博大精深,對于它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似乎成為最神秘而永遠理解不透的東西。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學它不是為了用來占占卜算卦,而是為了把握其中的基本道理。這中間,把握這三個“易”—“變易”、“不易”、“簡易”,可能是把握易經之道的一個重要角度。
所謂變易,就是事物永遠在不停地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企業面對的市場是這樣,企業自身也是這樣。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與其說是經濟管理的書,不如說是通俗哲學書。
所謂不易,就是變中有不變。市場的基本規律是不變的。企業的基本追求和基本理念應該是不變的。企業成功的訣竅在于“目的是不變的,手段是多變的”。企業失敗的原因往往是“目的是多變的,手段是不變的”。
所謂簡易,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要簡便易行?;睘楹?,化難為易是最重要的方法。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如果變革 開放一開始就讓人們從理論體系
高度把變革 開放說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企業管理要有效地實施,辦法也要比較簡約。過分復雜的辦法,寫成文字的制度就是幾百萬字,肯定是難以執行的。我們的頭腦里有了這三易之道,看問題處理問題就有了一個基本的思維方法。
老子說的道:“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有無相生。” 從直觀的現象看起來,天下萬物都是有生于有。有種子,才能生出莊稼,有小豬崽才能育肥豬,有機器才能造產品,有錢才能辦企業等等。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是有生于無。初看起來,有生于無是荒謬的,“無中生有”等于造謠,等于胡說八道。其實,現在世界上存在的東西,有許多是世界原來沒有的東西,人類社會上的諸多事物更是如此。大的說,社會主義原來是沒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來是沒有的,現在都有了。小到你的企業,原來是沒有的,現在也有了。許多都是從無到有的東西。有生于無,是一個世界運行的基本規律。“有生于無”的道就是發展的道,創新的道。我們知道現存的許多東西都是從無到有創新創造出來的,那么為什么我們不能繼續創新,繼續按照從無到有的規律辦事呢?
“有無相生”,即有生于無,無生于有,有無之間互相循環、相互轉化。
這更是現代企業 經營管理 中最需要理解的道。企業的有形資產是企業的軀體,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的靈魂。沒有健全的軀體,靈魂要受到很大制約,但沒有高尚的靈魂,即使有健全的軀體也不會做什么好事,最后健全的軀體也會垮下來。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無形資產決定著企業的命運。不認識“有無相生”之道,不認識無形資產的重要性,是目前中國企業經營者最大的弱點。反過來說,成功的企業大都是領悟了“有無相生”之道的企業。海爾自覺實施名牌戰略,就是悟出了有無相生的原理。
重視從無到有的創新,重視無形資產的作用,重視有無之間的循環。
——這是我們對老子這句話的悟道。
老子說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說的這句話可以說是辯證法的全部內容。
首先是“一生二”。世界萬物都是對立統一體,矛盾雙方對立斗爭和統一轉化決定著事物的發展。
接著是“二生三”。我們在實踐中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用“·分為二”這個正確的理論有時會把事情做錯呢?以致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談話時還要出來糾正說‘不要老是抽象地爭論姓資姓’。為什么老是爭論‘姓資姓’呢?就是因為按照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社會上的事物不是姓資就是姓社。所以一定要分清這個問題。問題出在哪里呢?從哲學上說,就是缺少了“一分為三”的思維方式。即沒有認識到老說的“二生三,三生萬物”之道。不是“二生萬物”,而是“三生萬物”。
“一分為二”是研究事物基本性質的基本思維方式。“二分為三”是研究事物存在狀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
思維方式。一切存在都是“三”的存在。上中下,左中右,大中小,過去、現在、未來,正電、負電、不帶電,固態、液態、氣態,我、你、他,敵、我、友都是“三”。
世界萬物是極其復雜的,但既然三生萬物,那么我們就可以用“三”把“萬”概括分析清楚,把復雜變得簡單。用三生萬物的思維來研究我們的企業,也是充滿了三,可以把一切歸納為三,于是容易發現要害和抓住關鍵。
老子說的道:“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