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廣 企業管理 咨詢公司首席專家譚小芳
前言:
有了權就具備了一定的威,但有權并不等于有威!那種認為自己身居要職,自然就會威風八面、振臂一呼、應者云集,其實是對權威的一種誤解。君不見,有的人處于高位,卻被人唾罵;而有的人地位卑下,卻被人民牢記。由此可見,權能生威,亦能損威。領導權威的樹立是一項長期的領導素養的修煉!
譚小芳老師認為,對于領導者來說,想掌握管理的“實踐”,一定繞不開彼得·德魯克;而要洞悉組織的“精髓”,則必然繞不開切斯特·巴納德。就像飯野春樹所說的那樣:“巴納德理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其持久性來看,即便是年代久遠的文章,在管理學說史上也可以找到它的位置。”
在組織管理的基本問題上,再怎么強調巴納德都是不過分的。巴納德頗具哲學迷思的組織理論對后繼學人產生了持久的重要影響,甚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也坦承其對巴納德理論思想的繼承。而在巴納德的豐碩成果中,關于權威的探討,正是其管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譚小芳老師表示,國企業家群體的印象,從變革 初期的企業家個人稟賦、機會識別、市場開拓也逐漸融入新的社會責任、媒體溝通、演講才能等要素。這種企業家形象的“臉譜”是企業家、媒體與公眾三方互動所建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三者所共同嵌入的社會文化的顯現。
中國企業家形象必然也包含和影射了深層的中國社會文化心理。說到底,中國人心目中的企業家是個什么形象,人們所期待的企業家具有哪些特征,這是和中國傳統社會文化密切關聯并一脈承續的。通過近年的企業家媒體形象可以粗略看出,家國情懷、道德感召、政治頭腦、堅韌不拔等都體現中國情境的特征。
權威是存在于正式組織內部的一種“秩序”,一種信息交流的對話系統。如果管理者發出的指示得到下屬的執行,在下屬身上就體現了管理者的權威;同樣的道理,如果下屬違抗命令,也就說明了他否定了這種權威。因此,管理者是否具有權威性,檢驗的根本標準是接受其指示的下屬,而不是發布指示的管理人員。
一些管理者之所以不能在組織內部樹立自己的權威,就是因為他們不能建立起這種體現權威的“秩序”。當組織中的多數人感到指示不利于或有悖于組織利益,從而會從根本上侵犯他們個人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撤回他們的支持,在這個時候,管理者的領導權威也就不存在了。
“權威接受論”的意義可能不僅僅在于確定權威的來源,而是將我們引向一個新的視角來思考權威。就今天被人們廣為關注的“領導權威”而言,以權威接受論為基礎,如果動態地來看,“上下契合”才是權威產生的條件。領導者如果不能從員工的角度“從下而上”地來思考權威和施行命令,則其所擁有的只不過是“虛幻的權威”,并不發揮應有的功能。對領導者而言,權威的建立不是單方面考慮如何塑造領導個性、魅力、形象的過程,而是要從受眾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契合員工期望的動態調整過程。
領導者需要深刻把握員工的心理預設,即“什么樣的領導才是有權威的領導”,才能獲得員工讓渡的忠誠、呼應、服從等。領導者需要塑造的,并真正有權威效力的,并不是其本身所認為的領導,而是不斷貼近權威受眾“心目中的領導”。當他的領導形象和行為與受眾預期一致和重合時,權威才得以發生——領導的號召力正源于此
當領導必須要有權威,沒有權威就難以駕馭全局。權威是以服從為前提的支配力量。領導者權威的核心是威望。有人說:"有權就有威。"我認為,權威是靠領導者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是靠強大的人格力量、輝煌的工作業績和模范的行動而得來的,是靠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得來的。那么怎樣樹立領導者的權威呢?
第一, 要當好官先要做好人。
現實生活中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須是好人。常言道:"為人尚難,何以為官"。因此,黨員領導干部必須要有高尚的做人品德。一要有寬容大度的胸襟,聽得進各種各樣的話,裝得下各種各樣的事,容得下各種各樣的人。
歷史上齊桓公不計射箭之仇,拜管仲為相;李世民不究玄武門之變,重用魏征,名垂千古。二要光明磊落,為人坦誠,表里如一。做老實人,講老實話,辦好實事。三要恪守信用。古人說:"言必行,行必果。"說話要負責,許諾要兌現,應取信于民。決不能說是一套,干又是一套,決定好了的事情不辦。
四要愛憎分明。對歪風邪氣,嫉惡如仇。視人民群眾如父母,視同志如兄弟。我想,有了一個好的品德,黨員領導干部就會產生出強大的人格力量,才能德高望重。可見,領導者的高尚品德,是樹立權威的基礎。
第二,牢記宗旨,當好"公仆"。
一個黨員領導干部樹立的威望是人民群眾給予的,而且體現在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工作全過程。作為任何一級的官,手中權力都是黨和廣大人民群眾賦予的,必須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就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造福于民。
當好人民的"公仆",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就應該把自己溶于人民之中,以人民的疾苦為自己的疾苦,以人民的歡樂為自己的歡樂,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大公無私,開拓進取,為民謀利益。這樣的領導干部就會逐漸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形成一種威望和信賴。
第三、嚴于律已,清正廉潔。
我國古代有一名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給從政者指出了一條為官之道。目前,我國正在深化化變革 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社會正不斷地與世界各領域溶為一體的關鍵時期。
作為領導者手握重權,就必須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經受考驗,要能置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自覺地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樹立起社會主義榮辱觀,做好拒腐防變,做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權所動,不為欲所惑,樹立起的從政者良好形象??傊?,要真正樹立起領導者的權威,必須從細處做起,從嚴要求自己,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必須言行一致,遵紀守法,克紀奉公,樹立榜樣,這樣才能真正樹立起領導者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