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家朋友在盲目照搬或者信奉外企制度和管理方式一段時間后。慢慢發現,其實很多東西看似好用,實則難用,甚至無用。
在上海一家德國企業,專門請我去講《跨文化管理》,這家企業制度不可謂不完善,而他們在全球十多個國家都有分公司,他們的發展也不可謂不好。甚至他們的福利待遇,也不可為不高。但是還是頭疼,中國公司的管理問題。
他們愁為什么在西方看起來那么有效果的制度和職業化管理,在中國的效果卻會大打折扣。
在課程中張顧嚴給他們了答案。
西方企業中的個體是職業人,而中國企業中的個體則是社會人。
職業人在職場中行為是依賴于制度,而社會人沒有感情的基礎,是無法實現有效管理的。因為中國更多是個重人情的社會。
所以,沒有情感即無從管理
我們不妨從古今和中外一些優秀領導和企業,如何實現關注情感實現管理效果的達成,去審視和思考下我們的管理方式。相信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曾國藩常說馭人之策:情感第一,利益第二,約束第三。作為管理者要舍得在感情上作些投資,力求做到關心人、理解人。關心人是指要從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出發,既關心人的生活與工作,又關心人的成長進步,自我實現,使員工感到你是時刻關注他的,從而更加忠減地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工作。理解人是指了解人和熟悉人,管理者不僅要了解一般人的行為模式,還應根據這個模式對每個人進行研究,其關鍵在于溝通感情,善于發現部屬的特長和技能,了解他們的真正價值所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把各人計劃 到最能發揮其作用的崗位上去。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中劉備,很多人說他是哭出了天下。其實這也是一種情感管理的典型。為了實現創業團隊的創建和凝聚,劉備桃園三結義,整合了關張兩員猛將。而實則同桌,寢則同榻,則實現了兄弟感情的持續增進。而關張因為桃園結義也對劉備言聽計從,誓死效忠。作為趙云,七進七出救阿斗,劉備以摔孩子來顯示他愛才勝愛子。讓趙云感動不已。在招降黃蓋的時候,更是動用真情,讓黃蓋感受知遇之恩。所以造就了劉備從織席販履之徒到三分天下的神話。
作為成功的企業,一定不是僅僅靠制度就可以成功的,世界上很多優秀的企業,也都發現了情感管理對于 企業管理 經營 績效 的達成,提升員工忠誠度和 執行力 的作用。
通用電器公司的管理經驗也表明:感情管理方式創造了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相互信任,從而更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該公司認為情感管理由以下要素構成:理解雇員心理、培養企業大家庭氛圍、公司內民主、堅持員工第一等。
文章篇幅有限,張顧嚴先給大家介紹幾種促進員工情感投入的有效方法:
隨著企業結構的日趨扁平化,張顧嚴相信,企業的高績效主要源于員工的自發進取。因此領導者最重要的責任應該是:幫助員工發揮天賦潛能,架起員工與工作團隊、員工與顧客、員工與企業間的情感橋梁。
領導者應該作“情感工程師”,成為發動促使員工投入情感的動力,并密切觀察其成效。以下是12種促進員工情感投入的有效方法:1.明確定義每位員工達成成果的方法,而不是界定每一步該怎么做。
2.提供員工所需的信息和工具,并協助其取得所需的技能與知識。
3.知道每個職務需要具備哪些天賦才能勝任,挑選人才的主要依據不是經驗或智力,而是能適合此職務的天賦。
4.及時贊揚員工的優點,清楚其值得贊美的成果或表現。
5.真心關切員工的成長與成功,不懼怕他們超越自己。當發現有人不適合留在公司時,也出于為其長期發展著想,要有勇氣規勸他們另謀他職。
6.幫助每位員工區分“與生俱來的天賦”和“學習到的技能與知識”。幫助他們增長在所屬領域的長處,提供嘗試擔任新職務的機會。
7.傾聽員工的心聲和意見。
8.理清企業的使命、愿景或核心價值。幫助員工找出他們的價值觀與公司價值觀之間的聯系。有些員工熱衷競爭,有些員工認同服務的重要性,有些員工則重視技能能力…… 經理人 的責任是:了解每位員工的價值觀,使員工扮演的角色和公司的目的相關聯。
9.理清“品質”的定義。確保所有員工以追求顧客滿意的品質為追求,每個人都致力于達到品質要求。
10.當員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無后顧之憂時,也最容易出成績。因此,經理人應設法營造有助于增進員工友誼的工作環境。
11.定期與員工進行成果或事業發展測評。要求員工記錄自己的各方面進展與成就。
12.應該了解不同員工對于學習的不同看法。有人希望通過學習 課程學習知識,有人認為升遷和增加責任是學習機會等等。
張顧嚴一直倡導和傳播,一個真正優秀的領導者,一定是一個洞悉人性,關愛感情的領導者。對于員工的關懷和情感投入,將會是領導者最值得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