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數千萬的企業小老板,一直在上演著“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劇情,為什么最后能真正成為企業家的小老板寥寥無幾,大量的中小企業卻在2-3年內夭折?小老板如何突破自身局限,成長為企業家?
認知差距 小老板注重短期利益企業家長久發展規劃
認知首先是心態,心態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中國的中小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因而,小老板通常做的都是短線,只是把眼前利益作為目標,今天我能掙到多少錢,明天我能掙到多少錢;這個項目能賺錢,那個項目不賺錢。小老板能做成某件事,但造不出某種勢,做不出持續發展的張力,心態總是急于求成,盲目樂觀,總是把過去的成績進行炫耀,而對未來市場感到恐懼。而企業家做的是長線,講究的是系統工程,所以企業家必須把目標放在心里,這個3年我能達到什么目標,下個5年我能達到什么目標。
心態是積極的,樂觀的,并不在乎眼前利益,而是考慮企業整體發展的平衡;并不在乎市場的競爭,而是考慮市場的發展方向;并不在乎過去的成績,而是時時刻刻考慮明天的變化,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增強自己的應變能力和承受能力,對不同的情況設定不同的預案,讓一切盡在掌握,減少盲目行動。小老板總是想法太多,今天干這個賺錢,就干這個,明天做那個盈利就做那個,即使做一件事情,也常常出發點多,顧慮多,市場不好時就隨時改變政策,隨時進行人員調整,隨時開發新產品,為了活下去,往往不計代價,想到什么新點子,馬上把以前的策略推到從來,總是想做大做強,但缺少穩定的思路和穩健的市場策略。
企業家博弈市場,講大勝以德,擁有整合資源、合作共贏的心胸和包容的雅量。企業家具有敏銳的商業目光,去發現別人未曾察覺的商機,對市場強調把控能力,“選擇之前要謹慎,選擇之后要堅持”,做市場講究的布局,策略和執行力,企業家的平和心態才能打造企業永繼經營的根基,構建企業文化。
能力差距 小老板賺錢精明企業家智慧管理
小老板往往精明能干,企業家往往大智若愚。智慧的人必定精明,精明的人卻不一定具有智慧。精明是處事機巧的表現,而智慧則是綜合素質的升華,處小事者靠精明,為大事者必須靠智慧。
在很多中小企業里,往往是小老板一個人精明能干,全職全能,不可或缺,而整個團隊卻平庸,小老板們堅信一個理念,“企
業是我的,是屬于一個人的”,因此,有才能的人怕超越自己看不上,沒有才能的人卻總能在小老板那里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企業家堅信“企業是大家的,每個員工都是企業的主人”,企業家通常善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善于打造團隊,用團隊的整理能力來彌補個人的能力不足。
企業家堅信:“得人才者得市場,得天下”。因為企業家的智慧在于創造財富,培養更多的具有智慧的人才,使企業更具有競爭力。而能夠“以一當十”、“以一當百”的小老板,終究會發現自己不可能“以一當千”。“英雄老板”只能成就小企業,只有“智慧團隊”才能成就大企業。因此,培養部下,帶出一支隊伍,是比發揮老板個人才干更重要。小老板主要考慮是如何把事情做對做好,而企業家必須具備戰略思維能力;必須具備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懂得資本運營,懂得產業與資本的整合。
管理差距 小老板本能管理企業家專業管理
最后是本能管理與專業管理的不同。小企業的管理靠本能、悟性,即使老板沒上過學,只要足夠精明,生意照樣做得很好。但大企業的管理已經突破了本能的極限,必須靠專業支持。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就列舉了如下本能管理與專業管理的不同:
小企業的盈虧分析,精明的老板扳著手指頭就能算明白;大企業的核算,需要專業的財務系統。小企業的客戶主要靠老板搞定,老板是最大的推銷員;大企業做市場主要靠職業經理人,管理職業經理人和客戶要靠專業流程。小企業的生產計劃、銷售計劃、采購計劃,老板腦子一轉就想明白了;大企業不上信息化管理系統可能就運轉不靈。小企業的市場狀況都裝在老板腦子里;大企業必須借助管理工具才能弄明白。小企業做市場,主要靠單打獨斗;大企業要做市場,要用專業調研人員去做市場調查,要靠團隊協作去開發市場,要靠管理協調市場關系。
因此,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企業就會有瓶頸,此時,小老板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事無巨細都要親力親為,以個人能力管理企業,必將使企業在原有規模打轉,甚至走下坡路。而企業家此時靠自身多學習,聘請職業經理人,引入專業咨詢公司等來協助管理團隊,管理企業。
小老板成長為企業家,是一個巨變的過程,并非所有的小老板都能過渡到企業家,但至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