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企業應該將重點放在如何實現團隊成員的行為轉變上,以便幫助其成長為合格的領導者。戰略不能帶來成功,帶來成功的是通過“制勝文化”所建立的領導力。
當然,企業要發展不能缺乏方向、戰略和找準業務重點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提升靠的是領導文化。企業要制定一個好戰略并不斷加以調整。不可能每年制定一次戰略,否則員工將坐等下一個戰略的出臺。而應該制定戰略框架,然后根據未來客戶和公司收益的要求來進行調整。首要的重點是振興品牌,改變商業模式來獲得品牌振興所需的資金以及建立新的文化。建立新的文化是制定新戰略的基礎。戰略本身并不獨特。但由于企業沒有能力同時開展所有工作,因此必須按順序進行。同時,建立財務靈活的商業模式,振興品牌并建立卓越領導的文化,就有了增長的基礎。
在開始制定戰略時關鍵是要有重點。雖然無法制定世界上最成功的戰略,而戰略自身卻能帶企業走向成功。市場機會十分誘人,品牌價值十分強大,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價值很高,并側重在這些明顯的貢獻上為股東創造價值以取得實質性成果。
領導者要能夠集中精力、行為趨同,而不是相同,這樣的戰略才能真正得到實施。戰略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是相互聯系的,且大部分取決于公司文化的改變。要擺脫癱瘓的境地,關鍵是領導層應該認識到決定要做(或放棄)的工作會帶來哪些后果,作為公司的領導,必須對這些后果“負全責”,并確保不會引起股東造反或在業務轉型時股價下跌。
在企業內建立的文化都和領導力有關。領導力培養是成功最重要的控制杠桿。公司不能控制客戶,因為客戶太多而且很獨立。公司不能控制環境,但領導者既能適應環境、又能管理任何工作,企業就能獲得成功。要培養更出色的領導者,必須改變他們的行為,而不是他們的個性。因此,企業要在幫助團隊成員成為優秀的領導者上花大量精力。為實現該目標也有一些辦法。對于公司文化來說比較重要的行為,要制定出完善的價值和指導原則,并花大量精力來培養每個人的領導能力,制定單獨的領導行為計劃和正式的培養流程。而且要經常對團隊成員進行輔導并提供反饋,幫助他們成為更加出色的領導者。雖然公司的價值觀由領導團隊制定,但企業老總要親自將指導原則、行為規則和領導模式整合到一本手冊中。指導原則要體現指引溝通和決策的行為與影響。這些原則包括開誠布公、承認錯誤、尋求幫助,以及尋求解決方案而不是責備等。行為規則也很重要。
價值觀是領導團隊可以建立的東西,擁有價值觀對企業很重要。指導原則和行為規則卻不同。為幫助員工成為更出色的領導者,必須能夠定義什么是領導者。首席執行官確實需要對公司文化負總責。如果首席執行官忽視公司文化將招致很大的風險。作為首席執行官,如果愿意深入了解一線工作的細節,就完全能夠塑造公司的文化。要通過不斷地宣傳將價值觀、指導原則和約定規則變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并讓大家都了解和遵守它,并持續強化“制勝文化”。
領導力行動計劃就是讓個人成為更優秀領導者的線路圖。具體來講,每個團隊成員制定自己的強項和改進領域,然后充分利用強項并改善需要改進的領域。團隊成員在進行個人評估時將獲得指導,團隊領導者將定期審查和修改每個人的個人評估結果。領導力行動計劃是一份“實況”文件,每個人每日 都應該參考這份文件,以專志于成為更好的領導者。
領導力培養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就像重構工作一樣。這里介紹一套更正式的領導力培養流程,每季度進行一次。根據個人的目標和領導力表現來評估進步情況。領導力行動計劃和領導力培養流程都提供反饋,來幫助員工成為更加出色的領導。制定了領導力行動計劃后,參與者將很快得到反饋。例如,如果某位領導者正努力提高會議決策力,則那位領導者的“伙伴”在會后將直接提出反饋,告訴他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哪些地方還可以改進等。大多數團隊成員都有“伙伴”,首席執行官也要有。領導者需要努力的方向是確保“伙伴”擁有能夠實現目標的工具。反饋是輔導的關鍵部分。如果沒有反饋,領導力就是一句空話。實際上別人不能讓“伙伴”變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領導者,必須自己努力才行。但是得到的反饋越多,就越能做得更好。而且,作為輔導的一部分,還必須身體力行。需要幫助員工如何管理其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并演示如何尋求幫助。
一般來講,企業要對遵守價值觀的員工大力栽培,而對不遵守價值觀的員工,即使業績很好,也不扶持。要很清楚地告訴員工,如果不遵守價值觀,業績好也無濟于事。為什么?因為挑戰是持續高速的內部增長,而不僅僅是一年的增長。要獲得持續成效,需要持續的領導力。可以在一年內的實現很好的業績指標,但能夠一直保持下去嗎?所以即使在一年內完成了業績指標,如果領導力得不到改善的話,也將很難維持這樣的指標。
總之,企業要明確了解并專注于客戶的需求,就能夠幫助客戶取得成功。這就需要制定有效和充滿活力的戰略。建立強大的資產組合、能夠適應和推動變革的領導文化,以及財務靈活的商業模式。這些將形成獨有的競爭優勢,將這些優勢綜合起來后,企業的明天將更加美好。